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22篇
农学   13篇
基础科学   23篇
  12篇
综合类   126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9篇
畜牧兽医   63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1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覆盖措施对春小麦田土壤含水量及耗水规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马莉 《中国农学通报》2016,32(35):130-133
高效节水措施的使用有利于提高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缓解我国荒漠绿洲区灌溉农业生产中水资源不足的问题。基于此设定了大田定点观测试验研究不同覆盖措施对荒漠绿洲区春小麦耗水规律的影响,试验分别设置石子覆盖(S)、地膜覆盖(B)、秸秆覆盖(M)和对照(CK)4个处理。试验结果表明:覆盖措施使土面蒸发量降低了25.6%~37.9%,有效的提高了土壤含水量。春小麦耗水量分别为B处理减少了13%,M处理减少了14%,S减少了8%,但B处理下的春小麦水分利用效率(WUE)和灌溉水分利用效率(WUEi)最高。可见,地膜覆盖是是适合该地区最佳的节水种植方式。  相似文献   
92.
1995-2014年陕西省粮食产量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陕西省1995-2014年统计年鉴,采用通径分析的方法,对陕西省粮食产量结构的变化特征及粮食产量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近20 a以来,陕西省主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呈下降趋势,粮食作物总产量和主要粮食产量呈现上升趋势,主要粮食作物单产量依次为 稻谷>玉米>小麦>大豆;粮食结构和粮食产量有较为显著的相关性,通径分析显示,玉米对陕西省粮食总产量贡献最大,稻谷单产的提高对粮食平均单产增加的贡献率最大;地膜使用量和平均单产呈显著正相关,地膜使用量的增加或减少可以使平均单产对总产量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93.
宋佃星  马莉 《中国农学通报》2016,32(19):147-151
为了定量评估气候变化对小麦产量的影响,进而指导区域建立适应气候模式。在运用滑动平均、线性回归对气候变化趋势探讨的基础上,对关键气候因子与小麦产量进行相关分析,采用标准时段解析小麦气候产量与技术产量。结果表明,宝鸡市气温及降水突变发生在1991 年,但季节性突变存在差异,气温及降水突变春、秋季均晚于夏、冬季。宝鸡市气温呈升温趋势,升温幅度为0.15℃/10 a,以冬季升温为主。降水呈下降趋势,下降幅度约为15.4 mm/10 a,夏秋季降水减少贡献最大。春季气温与小麦气候产量的相关系数达0.67,气候产量以27.5 kg/(hm2 ·10 a)速率增加。近54 年宝鸡市气候变化呈暖干化趋势,在满足灌溉的基础上,气温升高对小麦生产具有增产作用。  相似文献   
94.
喜炜  马莉 《草地学报》2024,(3):958-967
为了探究不同灌溉定额与种植密度对盐地碱蓬(Suaeda salsa)生长及吸盐量的影响,采用双因素试验设计[灌溉定额分别为2 500 m3·hm-2(W1)、3 500 m3·hm-2(W2)和4 500 m3·hm-2(W3),盐地碱蓬种植密度分别为20株·m-2(D1)、60株·m-2(D2)、120株·m-2(D3)]比较分析盐地碱蓬株高、茎粗、蓬径等生长指标和吸盐量对不同处理的响应。结果表明:灌溉水量和种植密度对盐地碱蓬生长、生物量、吸盐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均有显著影响,两者交互效应极其显著;灌溉水量提高对盐地碱蓬株高、茎粗、蓬径具有促进作用,种植密度增加则对盐地碱蓬生长具有抑制作用,两者协调整体效益提高;W2D2的盐地碱蓬生物量最高,达到了24.02 t·hm-2,较W1D2和W3D2处理分别提高了33.84%和11.16%;W2D2吸盐量较W1D2和W3D2分别...  相似文献   
95.
[目的]科学评估防洪减灾能力,为地区制定出科学有效的防洪减灾政策提供参考。[方法]由监测预警能力、防洪除涝能力、抢险救灾能力、灾害管理能力构成防洪减灾能力评估的指标模型,并采用最小相对信息熵原理和秩比法对传统熵权法进行改进,各指标权重由改进的熵权法来计算,然后用改进熵权法以及云模型来建立评估模型,并用来评估安徽省淮河流域的防洪减灾能力。[结果]淮河流域内的防洪减灾能力处于中下等水平;空间差异分布比较明显,流域北部相对高于南部,流域东部相对高于西部;市辖区的防洪减灾能力相对较高,县域防洪减灾能力相对较低;其中肥西县和淮北、蚌埠、淮南、滁州市防洪减灾能力处于高水平;长丰、五河、凤台、萧县和天长、阜阳、六安市属于相对较高水平;肥东、濉溪、砀山、泗县和宿州、界首、明光市为中等水平;其余市县则为相对较低水平。[结论]通过防洪减灾能力评估结果,可以找出流域内各城市防洪减灾能力的差异及存在的薄弱环节,提高流域内整体防洪减灾能力。  相似文献   
96.
介绍了干式空气滤清器的结构特点,及维护保养要点,以保证发动机稳定可靠运行。  相似文献   
97.
大豆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大豆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物质保障,人民只有在解决生存问题的前提下才能够有效的做好社会主义的建设和发展,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条件的不断恶化,对于我国的大豆生产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大豆在栽培的过程中对于水分的要求,对于土壤的要求,对于光照的要求等都有着客观的条件。本人工作的地区是安徽省太和县,自古以来太和县就是农作物的主要产区之一,大豆在该地区拥有大量的栽培范围。而且为全国各地持续不断的提供了大量的大豆,可以说对于太和县的大豆栽培的研究是比较具有代表性和价值性的,因此文章将以该地区的实际情况和在总结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分析一下目前我国在大豆栽培中的常态问题都有哪些。  相似文献   
98.
马玉林  李建民  马莉  张程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4):13092-13093
综述了对羌活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包括地理分布、资源现状及生物学特性、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的研究。最后分析了羌活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未来。  相似文献   
99.
宝鸡市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莉 《江西农业学报》2010,22(6):183-185
据陕西省1987~2008年统计年鉴,统计分析了宝鸡市耕地面积、粮食总产量的变化以及影响因素,得出总耕地面积与人均耕地面积变化呈总体减少趋势,人均耕地面积大于0.083 hm2,高于国际人均耕地面积警戒线0.054 hm2,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下,为了进一步明确宝鸡市耕地资源保护的目标,预测了宝鸡市2015年耕地需求量为31.75万hm2;2020年耕地需求量为31.15万hm2。  相似文献   
100.
在半干旱区的固原头营采用正交试验对影响苜蓿出苗的主要因子进行研究,应用直观分析法对不同组合条件下苜蓿出苗率和产草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播量(C)是影响苜蓿出苗率和草产量的主要因素,其次为播深(B)、播种方式(D)和行距(A)。最优组合为:行距25cm、播深2cm、播量19.5kg/hm2、播种方式为条播覆土,该组合条件下基本苗数135万株/hm2,干草产量16.88t/hm2,适于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