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5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7篇
林业   9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2篇
  3篇
综合类   96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87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2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61.
多堆柄锈菌侵染不同抗性玉米的组织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不同抗感玉米自交系对南方锈病的组织病理学反应,为今后筛选不同类型抗病自交系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曲利苯蓝透明染色法,以4个玉米自交系为材料,研究了玉米南方锈病致病菌—多堆柄锈菌在不同抗性材料上侵染过程的组织学特征。[结果] 多堆柄锈菌侵入和定殖可以分为5个阶段:孢子萌发与芽管形成、附着胞形成、侵入细胞、胞内吸器产生、菌丝在细胞间扩展。在不同抗性的玉米材料上,病菌孢子萌发和芽管形成差别不明显,但侵入后病菌在不同抗性材料内的发育进程和发育程度具有显著差异。在抗病玉米材料上,病菌初生菌丝、吸器母细胞、次生菌丝的形成时间推迟,胞内吸器少,菌丝分枝少,菌丝生长缓慢。[结论] 这些抗性特征与田间表现出的细胞过敏性坏死、叶片上夏孢子堆少的特征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62.
自1979年以来,我们逐步系统地开展了甘兰型油菜品质育种的研究工作。先后征集了国内外优质种质资源113份(其中国外96份,余为我国新近育成的一些单低品系和株系),并已测试出优质材料419株和3个株系。从1982年开始,将工作重点转移到以双低育种为主体,兼顾单低育种。同年6-10月共完成了含油量分析7000余份,纸层析测试了3000余份,氯化钯快速测定了2760份,为进一步开展品质育种工作准备了大量试  相似文献   
63.
应用荧光染色技术,研究了向日葵锈菌夏孢子芽管在向日葵叶片上的结合现象及其核相状况.观察发现,夏孢子萌发后形成的芽管通常为双核,也有单核、三核及四核.夏孢子芽管可以在、2个、3个及多个芽管间结合并形成结合体.结合后的芽管拥有多个细胞核.在结合体内有双核、三核及四核.结合体可以继续产生菌丝.这一现象的发现,为进一步研究向日葵锈菌多核现象的生物学意义及其变异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4.
65.
乳羔羊育肥是根据羔羊早期生长速度快、饲料报酬高等特点,从羔羊开食到出栏,只喂精料不喂粗料,并且是为满足节日和供应空档、获得较高售价而安排的特殊生产方式。1材料与方法1.1试验羊的选择与分组选取10~15日龄的体重相近、公母比例一致、母羊胎次及产羔数基本相同的特寒F1♀×特克萨尔♂的F2代羔羊24只,随机分成3组,每组8只,保留原母子对,以初生重为个组初始体重,经检验,各组羔羊体重差异不显著(P>0.05)。1.2试验羊日粮配方及营养水平共设2个日粮配方,2个试验组使用一个配方,试验1组的饲料加工为颗粒料;试验2组的加工为粉料,对照组使用…  相似文献   
66.
采用聚丙烯酰胺垂直平板电泳技术对披碱草和野大麦及其杂种 F1和 BC1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做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 ,亲本披碱草和野大麦的 POD同工酶谱可明显地分成A、B两区 ,有 4条相同位点的基带 ,从酶蛋白分子水平验证出两亲本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杂种 F1的 POD酶谱主要表现为双亲酶带的互补类型 ,正交 (野大麦×披碱草 ) F1和反交 (披碱草×野大麦 ) F1的酶谱基本相同 ,在个别位点存在酶带活性强弱的差别 ;野大麦×披碱草×野大麦 (BC1)和披碱草×野大麦×野大麦 (BC1)的酶谱基本相同 ,但也存在一定的差别 ,BC1的酶谱明显偏向轮回亲本野大麦 ,特别是野大麦×披碱草×野大麦 ,说明通过回交使野大麦的某些性状在 BC1代中进一步加强 ;POD同工酶具有多态性 ,可作为遗传标记用于杂种的鉴定和回交后代目标性状植株的检测。  相似文献   
67.
披碱草和野大麦杂种F1与BC1F1代的生物学及农艺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披碱草和野大麦及其杂种F1与BC1F1代的生物学及农艺特性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亲本野大麦生长发育节律较快,较早地开花结实,果后营养期较长,生育期74d,生长天数达206d,具有很强的分蘖能力;披碱草生长发育节律较慢,生育期124d,生长天数193d;杂种F1的生长天数介于双亲之间,生长动态偏向亲本披碱草,分蘖能力介于双亲之间;BC1F1代生长发育节律较F1代提早,不同株系生长天数不同,生长动态偏向轮回亲本野大麦,分蘖能力有较大的变异。杂种F1代表现出较强的杂种优势,BC1F1代产草量较F1代有所降低,不同株系间存在明显的差异。总体上,BC1F1代的生产性能倾向于轮回亲本野大麦。  相似文献   
68.
就目前上海市的农业行政执法工作现状及体制、机构等诸方面存在的问题,从理顺农业行政执法体制,健全农业行政执法机构,整合现有执法资源,开展综合执法等方面进行探讨。目的在于提高上海市农业行政执法水平,规范农资市场秩序,有效打击违法犯罪行为,切实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69.
小麦与条锈病菌不亲和互作的超微结构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采用条锈菌同一小种的野生型菌系和弱毒突变菌系,分别接种同一小麦品种的方法,研究了不亲和互作的超微结构特征。在不亲和互作中,条锈菌的胞间菌丝、吸器母细胞和吸器明显受抑。吸器可以在发育早期受抑坏死,也可迟滞至吸器体形成之后坏死。吸器外质膜严重皱褶,并出现孔洞,吸器外间质加宽,沉积大量电子致密物质。侵染位点的小麦叶肉细胞表现与过敏性坏死反应相关联的一系列变化。细胞壁内侧还出现乳突状或颗粒状沉积物等防御结构或物质。  相似文献   
70.
利用感染了番茄黑环病毒、烟草花叶病毒和黄瓜花叶病毒的非洲菊叶片,建立同步检测非洲菊3种病毒的多重RT-PCR和实时荧光RT-PCR,多重RT-PCR可一次性扩增出3种病毒的DNA条带,最低可检测到相当于1μg的带毒叶片;实时荧光RT-PCR可分别检测相当于1 ng、1 ng和100 Pg的带毒叶片.同时采用茎尖、叶片和花托组织培养脱毒并结合培养基添加病毒A的脱毒方法,对接种3种病毒的非洲菊进行外植体脱毒试验,获得非洲菊组培苗脱毒方法.用建立的多重RT-PCR和实时荧光RT-PCR检测脱毒效果,茎尖脱毒率分别为75.0%和66.7%,花托脱毒率分别为52.0%和54.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