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5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36篇
林业   57篇
农学   18篇
基础科学   41篇
  33篇
综合类   235篇
农作物   22篇
水产渔业   64篇
畜牧兽医   196篇
园艺   31篇
植物保护   24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41.
为了解早期分级筛选对加州鲈和乌斑的生长及水质影响、用网箱将加州鲈(3. 15 依 0. 12 cm)和乌斑鱼苗 (1. 59 依 0. 08 cm)3次分级培养、每次分级将试验鱼按规格大小分成 3个密度培养 7 d。 结果发现、经过 21 d的分级培 养、两种鱼体质量和全长随密度增加而降低、但差异不显著;乌斑成活率随着分级培养显著提高。 加州鲈和乌斑的整 齐度随分级显著提高、体长变异系数平均值却随分级下降、并且差异显著。 经过分级培育、饲养水体中氨氮、总氮和 亚硝酸水平显著升高、总磷指标也随分级升高、并且差异显著。 结果表明、早期分级培养有助于提高加州鲈和乌斑鱼 体规格齐整性、并让乌斑的成活率提高 21. 92% 、但对加州鲈的成活率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2.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对我国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具有重大的意义.西南大学以学科平台、师资队伍、人才培养为基础,提出了开展“光炯行动计划”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的理念与思路;并从“光炯”创新实验班、大学生科技创新“光炯”培育项目、“光炯”学术论坛、创新型研究生后备生源“光炯”抚育计划、“光炯”奖学金等方面入手,构建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践证明,西南大学“光炯行动计划”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突出体现了以下特色:以“光炯”创新实验班作为实施单元,培养创新型人才;以大学生科技创新“光炯”培育项目为平台,培养科研型人才;以研究生后备生源“光炯”抚育计划为保障,优化“本—硕—博”连读培养机制;以“光炯”学术论坛为平台,加强名家大师与学生的交流;以“光炯”奖学金作为奖励手段,激励学生奋发有为.  相似文献   
43.
对独立学院生物技术综合实验课程的教学内容体系、教学模式、实验考核体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采取了相关的改革措施,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独立学院的实验教学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44.
本文以猪带绦虫成熟虫卵、孵化激活的六钩蚴以及人工感染的囊尾蚴为原始材料,采用Promega试剂盒法分别分离提取总RNA和mRNA,反转录合成cDNA,并用a-^32P CTP掺入法放射测定其含量。实验表明:合成的猪带绦虫虫卵、六钩蚴和囊尾蚴的cDNA含量高,均可达2500ng,片段大小在300bp以上,可满足构建不同发育阶段cDNA基因文库的需要。  相似文献   
45.
我市于1989年8月份起,建立了畜牧生产定点调查制度。在全市49个乡(镇)中,选具有代表性的10个乡(镇),20个行政村,600户饲养畜禽户作为调查对象。由工作责任性较强,业务素质较好的10名所在  相似文献   
46.
超级稻高产栽培试验与示范总结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骆建文  蔡秋萍  曾昭华 《江西农业学报》2007,19(11):107-108,110
介绍了4个超级中稻在江西遂川示范推广的高产关键技术,分析了超级中稻的试验示范结果。  相似文献   
47.
母牛的排乳是受神经体液系统控制和调节的。据测定,母牛每潮次排乳,催乳激素在血液中存在和作用的时间约6分钟,在此时间内榨奶的效率最高。目前一般单人手工榨奶,榨完一个潮次约需12分钟左右,大大超过了母牛最佳放乳时间,因此影响了母牛的产奶量。为了缩短母牛每潮次榨奶时间,我们进行了双人榨奶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8.
49.
蜂胶中含有很多的黄酮苷类物质,而黄酮苷类物质由于自身的抗氧化性能和在人体不能被充分利用使其抗氧化活性没有黄酮苷元的抗氧化活性强.探讨酶法降解黄酮苷的研究现状和在蜂胶加工中应用的可能性,得出结论,酶法降解蜂胶中的黄酮苷能够显著增强蜂胶的抗氧化活性,能够为蜂胶更深层次的利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0.
以甘薯丛枝病试管苗病株为材料,用热处理结合茎尖培养法对甘薯丛枝病病株进行了去除植原体 的研究。结果表明,0. 5 mm以下茎尖培养可以去除植原体,茎尖越小,去除植原体的效果越好,但成苗率降低; 0.8 mm以上茎尖培养不能去除植原体,但是成苗率较高。(39±1)℃高温连续处理2~3周后,剥取茎尖培养可以 提高去除植原体的效率,对成苗率影响不大,热处理时间越长,去除植原体效果越好,但被处理的试管苗易死亡。甘 薯丛枝病试管苗在(39±1)℃高温下,以处理3周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