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1篇
林业   2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3篇
综合类   34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28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7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68 毫秒
31.
连栋大棚梨先促成后避雨栽培效果初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97年上海地区在葡萄生产上提出“先促成后避雨”的栽培模式及配套技术,扩大品种选择的范围,减少病害,提高品质,提早成熟,调节市场,提高经济效益。在此基础上我们开展了梨、桃和李设施栽培技术研究与探索。松江区梨树研究所于2000年建成连栋大棚1hm^2,因城区建设需要2002年进行了搬迁,2003年恢复性生长,2004年上海市松江区梨树研究所、上海市农业科学院林木果树研究所两地同时开展梨树设施栽培试验。  相似文献   
32.
以大石早生和黑琥珀李为试材,探讨了果实中苹果酸含量与花色素苷合成的关系.结果表明,果实成熟前果皮中花色素苷含量逐渐增加,果肉中苹果酸含量逐渐下降,而果皮内苹果酸含量不断提高.苹果酸脱氢酶(MDH)和磷酸烯醇丙酮酸羧酶(PEPC)活性测定显示,果皮中的酶活性比果肉高,MDH 和PEPC酶活性变化与苹果酸含量变化无显著相关性.外源有机酸促进了果实着色,使果皮中花色素苷含量增加,这说明果皮内酸含量可能与花色素苷合成存在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33.
云杉内生优势毛壳菌的筛选及其生防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将从云杉针叶中分离得到的10株毛壳菌Chaetomium鉴定为球毛壳C.globosum、粪生毛壳C.funicola、印度毛壳C.indicum和近缘毛壳C.subaffine。通过平板生长筛选和拮抗性复筛,筛选出2株生长势高且对9种常见林木病害病原拮抗性好的优势生防菌株,分别为粪生毛壳菌株C-45和近缘毛壳菌株C-44。为了进一步了解2株优势毛壳菌的生防潜力和作用机制,对其进行了包括营养竞争、重寄生、胞外酶及代谢产物等生防机制的研究。结果显示,菌株C-45和C-44对病原菌的抑制是多种生防机制的协同作用。根据2株优势菌株在不同生防机制上表现出的差异,菌株C-44的生防作用强于菌株C-45,具有很好的生防潜力。  相似文献   
34.
套袋对翠冠果实外果皮褐斑形成结构及生理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套袋技术是提高梨果实外观品质的有效手段,为了探明梨果实发育期到成熟期套袋对锈斑发生的抑制机理,以半锈砂梨翠冠为试材,套袋果实为处理,不套袋果实为对照,观测果实发育期到成熟期锈斑的发生进程、测定不同时期果实外果皮果锈指数、木质素含量及相关合成代谢酶PAL酶、4CL酶、C4H酶、CAD酶、POD酶的活性。结果表明:套袋后梨果实外果皮锈斑发生进程明显减缓且程度轻,套袋果实锈斑发生在盛花后50 d,比不套袋(对照)晚20 d;果实迅速膨大期(盛花后70 d),套袋果实与不套袋(对照)果锈指数差异最大,套袋果锈指数减少41.67%;不套袋的翠冠褐斑严重,外果皮中木质素单体含量以及木质素合成代谢关键酶(PAL酶、4CL酶、CAD酶、C4H酶)活性普遍高于套袋翠冠果实外果皮。  相似文献   
35.
以大棚、露地‘早生新水’梨露白期花枝为材料,分别在25℃、35℃处理2 h、4 h和6 h,以及40℃处理1 h、2 h和3 h,模拟高温对梨花粉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大棚‘早生新水’梨露白期花蕾耐高温低于35℃,尽管花粉量较多,但花粉萌发率低,花粉有效数量低;露地‘早生新水’梨露白期花蕾也不耐35℃高温。35℃高温持续时间越长,花粉萌发率越低,40℃高温显著降低花粉萌发率。35℃高温处理后,露地‘早生新水’梨花粉活力较大棚梨的修复能力强,但不耐受40℃长时间高温。高温对花粉管长度影响小。可见,温度对花粉萌发率影响大,对花粉活力起关键作用,大棚栽培应避免35℃以上的高温长时间出现。  相似文献   
36.
在田间试验条件下,以巨峰葡萄为材料,研究了果实膨大期施用高效生物钾肥和磷酸二氢钾对葡萄叶片光合特性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根施300倍高效生物钾肥和叶面喷施0.2 %磷酸二氢钾显著促进了巨峰葡萄叶片叶绿素合成,提高了叶片净光合速率(Pn)和叶绿素荧光参数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潜在光化学活性(Fv/Fo)、光化学猝灭系数(qP),降低了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值,提高了果实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促进了果实着色,其中,根施300倍高效生物钾肥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7.
根据上海地区的气候、土壤特点及适宜栽培的猕猴桃品种,笔者在园地选择、苗木定植、肥水管理、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及采收标准等方面制定了适宜本地区猕猴桃生产的技术规程。  相似文献   
38.
以‘翠冠’梨为试材,研究2次套袋中套小袋时期对梨果实内在品质及外观的影响。结果表明:总体来说,与CK相比,‘翠冠’梨成熟时,果实单果重增加;果实硬度降低;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CK相比,4月22日套小袋、5月12日套大袋的A处理含量高(C黑除外);果皮厚度厚;果点密度增加;果点直径减小;果面亮度增加;套黑袋的果面绿色度极低,果面黄色度也低,套白袋的果面偏绿、偏黄。同处理套黑袋的比套白袋的单果重小,果实硬度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果皮厚度厚,果点密度增加,果点直径小,果面亮度亮,绿色度低,黄色度低。总之,A处理效果较好,与CK相比,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果实硬度较高,A白果实单果重大,A黑果实单果重较大。  相似文献   
39.
沪培2号葡萄是以无核品种杨格尔为母本,紫珍香为父本杂交,杂交胚经离体胚挽救而育成的无核葡萄新品种。果穗圆锥形,平均穗质量350g,果粒为长椭圆形或鸡心形,平均粒质量5.3g,果皮深紫红色,果肉中等硬,无核,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5%~17%,总酸0.65%,风味浓郁,上海地区7月中下旬果实完全成熟。该品种树势强旺,成花容易,早果丰产,适应性强。  相似文献   
40.
大棚栽培对梨花粉量及花粉生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大棚梨早生新水、翠冠和黄花为试材,对其花粉量、花粉萌发率及花粉管长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棚花粉量比露地的少,花粉萌发率比露地的低,花粉管长度比露地的短。大棚栽培对早生新水和翠冠花粉量影响大,分别为露地的37.78%和38.74%;大棚中黄花、翠冠花粉萌发率较高,约是露地的50%,早生新水花粉萌发率最低,仅为19%,生产上不宜作授粉用;花粉管长度大棚与露地差异不显著。大棚内梨花粉萌发率低花粉量少可能是坐果率偏低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