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29篇
农作物   18篇
植物保护   10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目的】研究取食外源施硅的玉米对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生长发育的影响,并探究施硅玉米被草地贪夜蛾取食后其防御酶活性的变化,为外源施硅提高作物抗虫能力提供实践范本和理论参考。【方法】以采集自福建省漳州市的草地贪夜蛾为研究材料,对玉米施以不同浓度[(1)对照(CK)(0 g Si/kg土),(2)5倍施硅处理(3.85 g Si/kg土),(3)10倍施硅处理(7.70 g Si/kg土)]的硅肥,观察施硅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将初孵草地贪夜蛾幼虫分别接在不同施硅处理的玉米植株上,至3龄后以7 d为一个周期调查记录草地贪夜蛾体重、体长、发育历期、化蛹率、蛹重和羽化率;利用试剂盒测定被草地贪夜蛾取食前后的玉米植株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变化。【结果】增施硅肥短期内(21 d)有助于玉米株高和茎粗的生长,其中对玉米茎粗生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P<0.05,下同)。取食外源施硅玉米影响了草地贪夜蛾的生长发育,在处理第21 d时取食10倍硅浓度处理玉米的草地贪夜蛾幼虫体重最轻,只有0.2023 g,显著低于CK,且较CK的发育历期显著延长26.02%,羽化率显著下降27.78%。玉米经不同硅浓度处理后,未被取食的玉米植株体内SOD、CAT和PPO活性均以10倍施硅处理最高,其中SOD和PPO活性均显著高于CK和5倍施硅处理,CAT活性在3种处理间无显著差异(P>0.05,下同);被草地贪夜蛾取食后24 h时,3个硅浓度处理间玉米植株体内的SOD活性无显著差异,而CAT和PPO活性均以10倍施硅处理玉米最高,且均显著高于CK和5倍施硅处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玉米叶片的防御酶(SOD、CAT和PPO)活性与草地贪夜蛾体重呈负相关关系,即防御酶活越高,草地贪夜蛾体重越轻。【结论】外源施硅可通过提高玉米植株体内SOD、CAT和PPO等防御酶的活性以参与玉米对草地贪夜蛾的防御响应。  相似文献   
23.
丙二烯氧化物环化酶(allene oxide cyclase,AOC)是茉莉酸合成途径的一个关键酶,在植物防御反应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基于甘蔗转录组数据库克隆到一个AOC基因,命名为ScAOC,并对其进行生物学分析、组织特异性分析和逆境胁迫下的表达分析,以初步了解该基因的功能。甘蔗ScAOC基因的开放阅读框(ORF)为744 bp,编码244个氨基酸,其蛋白分子质量是26.37 kDa。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ScAOC蛋白属于不稳定碱性亲水蛋白,含有1个Allene_ox_cyc Superfamily的PLN02343 domain的保守结构域;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ScAOC蛋白与高粱的蛋白具有较高的同源性。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ScAOC基因在甘蔗的根、茎、叶中均有表达,表达量从高到低依次是叶、根、茎。在PEG、NaCl及外源MeJA胁迫下,ScAOC基因相对表达量都是先上升后下降,而ABA对ScAOC的表达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在病原菌和粘虫取食的胁迫下,ScAOC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上升。结果显示ScAOC可能参与甘蔗对生物或非生物胁迫的防御反应。  相似文献   
24.
能糖兼用甘蔗新品种的评价与利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近年选育的12个甘蔗新品系进行了产量、品质及其主要工农艺性状的研究.结果表明:FN99-20169、FN02-3924和FN02-6404表现早熟、高产、高糖,且工农艺综合性状优良,可望选育成为能糖兼用新品种;FN02-6427也具有早熟、高产、高糖和茎粗等优点,但开花较早,有一定的推广价值,宜较早收获;FN01-0241工农艺性状和产量表现较差,生产利用前景有限,但具有早熟特高糖的特性,可试作高糖亲本应用.早期田间锤度研究表明,FN02-3924属特早熟高糖品系,作能源甘蔗可提早2个多月开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5.
近年来,国内糖价低迷,糖厂亏损严重。研究探讨甘蔗高产高糖、高效益低成本的栽培技术,对蔗糖业摆脱困境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闽南地区气候条件和洲地的土壤特点,从选用良种、合理密植、地膜覆盖、科学水肥管理、防风抗倒伏、化学除草、病虫鼠害的防治以及蔗田轮作、间套种等方面,总结了洲地冬植蔗高产、高糖、高效益综合栽培措施的一些经验,为甘蔗高产和蔗田多收增值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6.
甘蔗糖业在保障我国食糖安全中的地位举足轻重,而机械化已成为提高我国甘蔗糖业国际竞争力急需突破的关键技术瓶颈.本文探讨了机械化种植在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中的重要性,结合机械化种植对生态条件、耕层条件和高产苗期群体结构特点的技术要求,对甘蔗机械化种植的品种选择、种茎质量、下种量、植沟深度、覆土厚度、肥药使用、地膜覆盖等农艺技术进行了分析,为实现甘蔗全程机械化的高产稳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7.
多重PCR快速检测甘蔗转基因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单子叶植物常见外源转基因元件Ubiquitin启动子、NOS启动子、NOS终止子、Bar基因和Bt基因序列设计多重PCR引物,通过对PCR扩增体系中退火温度、Premix TaqTM浓度、引物浓度的优化,建立一种快速检测转基因甘蔗成分的多重PCR方法。结果表明:建立的体系一次能有效检测5个参数,其检测的最低DNA质量百分比可达1.0%,并在多个转基因甘蔗品种检测中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28.
甘蔗黄叶病及其病原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甘蔗黄叶病是由甘蔗黄叶病毒(Sugarcane yellow leaf virus,SCYLV)引起的一种病毒病害,在全球主要甘蔗种植国家或地区普遍发生,危害日益严重。SCYLV经甘蔗蚜虫以持久性方式传播,在寄主植株内主要侵染韧皮部组织。该病毒起源于黄症病毒科属间基因重组,被国际病毒分类命名委员会确认为黄症病毒科马铃薯卷叶病毒属成员。文章综述了甘蔗黄叶病毒生物学特征、病害发生和危害、病原鉴定和检测、分子进化和遗传多样性、基因组结构和基因功能以及抗病转基因等方面研究进展,并对甘蔗黄叶病抗病育种和防治措施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29.
甘蔗有性世代单叶净光合速率的遗传变异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甘蔗F1代10个家系单叶净光合速率的遗传趋势,结果表明,Pn的表型分布近似正态分布,属于数量性状遗传,受微效多基因控制。广义遗传力较低,为21.58%-30.68%,因此在低世代对Pn的选择应适当降低选择强度并根据与Pn密切 相关的性状进行筛选。不同家系遗传标准差和遗传变异系数有所差异,家系选15×崖90/31,粤农85/177×崖90/31和CP72/1210×崖90/31的Pn平均值较高  相似文献   
30.
高产多抗优质糖能兼用甘蔗新品种福农91-4621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福农91-4621是我所1990年以美国佛罗里达州主栽品种CP72-1210为母本,崖城野生种第2代湛74-141为父本杂交,经12年系谱选育而成的优良品种。在国家第二轮区试、生产试验和福建的多年多点表证示范中表现高产稳产,抗逆性强,适应性广,是一个中晚熟、高产、多抗、优质、糖能兼用优良甘蔗新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