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38篇
  免费   74篇
  国内免费   129篇
林业   289篇
农学   245篇
基础科学   176篇
  155篇
综合类   1447篇
农作物   106篇
水产渔业   95篇
畜牧兽医   759篇
园艺   289篇
植物保护   80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80篇
  2022年   90篇
  2021年   67篇
  2020年   75篇
  2019年   140篇
  2018年   110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86篇
  2015年   80篇
  2014年   232篇
  2013年   147篇
  2012年   189篇
  2011年   200篇
  2010年   142篇
  2009年   175篇
  2008年   136篇
  2007年   208篇
  2006年   162篇
  2005年   180篇
  2004年   139篇
  2003年   113篇
  2002年   71篇
  2001年   92篇
  2000年   79篇
  1999年   85篇
  1998年   71篇
  1997年   78篇
  1996年   60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56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主要通过对烟草野火病菌菌株(Pseudomonas syringae pv. tabaci)致病力与其粗毒素毒力的相关性的研究,评价了烟草野火病菌毒素在致病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①野火菌毒素毒力与其菌株的致病力呈极显著相关性,相关系数r达0.928;②高感和中感品种K326,云85对病原菌的感病性与对菌毒素的敏感性在P<0.05的水平上有相关关系;③从病斑处可以分离到该毒素,再接种能重现野火病症状;④抑菌物质对病原菌和病菌毒素的抑制作用相一致。  相似文献   
142.
盾叶薯蓣原生质体分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盾叶薯蓣叶片、种子愈伤为材料,探讨了不同的酶浓度、酶解时间及渗透压对原生质体分离的影响.结果表明:生长5~10d的叶片置于0.6%纤维素酶、0.5%果胶酶、0.9mol/L甘露醇的酶液中、黑暗处理21h,其原生质体产量和活力最高;悬浮培养5~10d的愈伤组织在2.0%纤维素酶、1.0%果胶酶、0.7mol/L甘露醇的混合酶液中黑暗处理6~8h原生质体产量和活力最高.  相似文献   
143.
淡水养殖珍珠对常德市水体主要水质因子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云  龙凤玲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1):17727-17728,17750
[目的]探讨淡水养殖珍珠对常德市水体主要水质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4个珍珠池塘养殖水面进行跟踪调查研究,对水体中的透明度、pH值、溶解氧、总氮、总磷、化学耗氧量、生化需氧量等水质因子进行测定。[结果]5~9月是三角帆蚌的快速生长时期,随着其生命活动增强,可使水体透明度增加,其增加幅度达96.4%,使水体中总氮、总磷、化学耗氧量、生化需氧量含量明显下降,分别下降67.2%、67.2%、40.3%和24.6%。[结论]淡水养殖珍珠可明显起到了控制水体富营养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4.
蚕沙发酵过程中pH值始终处于碱性状态,发酵开始后温度升高,1周后温度开始下降,并一直维持在40℃以上。发酵过程中有机质略有升高,全氮含量缓慢升高,C/N基本不变,有效氮含量降低后回升,全磷和全钾含量逐渐升高,有效磷和有效钾含量也随之逐步升高。从发酵阶段上看,新鲜蚕沙发酵1周后,发酵物温度在50~60℃,桑叶明显腐烂,但桑杆没有变化。发酵30d后,颜色变暗,嫩桑杆腐解,温度在45℃左右,蚕沙结块,微生物区系中有明显的优势种群,恶臭气味。发酵45 d后,温度在40℃左右,嫩枝条腐解,粗枝条不能腐解,颜色变黑,恶臭气味明显减少。发酵2个月后,温度下降为40℃以下,粗枝条未能腐解,蚕沙转化为块状物或者粉状物,恶臭消失,颜色黑,质地粘稠细腻,达到腐熟状态。通过肥料加工,制得3种肥料即粉状有机肥、精制有机肥和生物有机肥。  相似文献   
145.
为测定鸡蛋、鸭蛋、鹌鹑蛋3种蛋中的葡萄糖含量,将试验分为鸡蛋组、鸭蛋组和鹌鹑蛋组,分别分离蛋清和蛋黄,用葡萄糖氧化酶法对3种蛋中葡萄糖进行定量测定,结果表明,鸡蛋组蛋清葡萄糖含量为(3.77±0.14)mg/g、蛋黄葡萄糖含量为(1.95±0.09)mg/g、总蛋葡萄糖含量为(3.11±0.12)mg/g;鸭蛋组蛋清葡萄糖含量为(3.59±0.32)mg/g、蛋黄葡萄糖含量为(2.14±0.25)mg/g、总蛋葡萄糖含量为(2.88±0.27)mg/g;鹌鹑蛋组蛋清葡萄糖含量为(3.65±0.37)mg/g、蛋黄葡萄糖含量为(2.77±0.20)mg/g、总蛋葡萄糖含量为(3.19±0.16)mg/g;3种禽蛋的蛋清葡萄糖含量均高于蛋黄(P<0.05)。3种禽蛋的蛋清葡萄糖含量均要高于蛋黄。因此,在人们日常膳食中,多摄入蛋清不仅能给机体提供优质蛋白,还能提供优质糖源,这在人们日常营养膳食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6.
[目的]掌握玉溪红花大金元烟叶主要化学成分含量水平及其协调性指标和烟叶质量的情况。[方法]对2009~2012年种植的红大烟叶1 685个样品主要化学成分、协调性指标以及烟叶外观和感官质量等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试验表明,玉溪市红大烟叶烟碱、总糖、氯、氧化钾含量水平基本在红塔集团要求的适宜范围,两糖差、非烟碱氮/总氮与红塔集团对烟叶质量目标要求的符合性较低,两糖差偏小,非烟碱氮/总氮偏大。烟叶主要化学成分及其协调性指标年度间和部位间存在差异,年度间下部烟叶变化较大,上部烟叶较稳定;部位间烟碱、氯、总氮从下部到上部逐渐升高;氧化钾、非烟碱氮/总氮、钾氯比、糖碱比、氮碱比从下部到上部逐渐降低。烟叶外观质量总体较好,年度间波动较小。感官质量以清甜香为主,总体以2009年略好,2012年略差。[结论]研究可为红塔集团卷烟工业主要原料红大烟叶的种植、烟叶配方及卷烟生产等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7.
河北省玉米主产区土壤重金属污染水平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面积调查的基础上,通过现场调查取样、实验室检测、数据统计分析等,对河北省15县20.53万hm2玉米主产区土壤中重金属的污染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河北省玉米主产区域所监测的1 535个样点中,6个样点综合污染指数超过0.7,处于警戒限或轻污染等级,其他区域土壤质量良好,全部为清洁;根据河北省土壤重金属本底值和国家一级土壤环境质量标准评价,所监测的8种重金属在河北省玉米主产区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累积现象;全省总污染面积占到了监测总面积的12.0%;不同重金属污染程度不同,不同县域污染程度不同。用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价所监测的15个县,均存在污染等级处于警戒限和轻污染水平的土壤,其中警戒限水平的土壤面积占到了监测总面积的39.8%,轻污染水平的土壤面积占到了总面积的4.6%。  相似文献   
148.
土法炼锌区土壤重金属形态及其转化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废弃地复垦成为土法炼锌区面临的主要问题,而重金属(Pb、Zn、Cd)的调控又是复垦中的首要问题.为了探索土法炼锌区废渣和污染土壤中重金属的迁移扩散和转化规律,对经过土法炼锌区河流进行了监测,以及用水浸提废渣、用HNO3和NaOH分别调控废渣和污染土壤的pH值、采用5步萃取法测定重金属化学形态、用腐殖质、EDTA、不同量的石灰等处理污染土壤后进行苗圃盆栽试验.结果发现,河流重金属主要来源于水土流失,集中在悬浮物和沉积物,防止水土流失非常必要;废渣中的重金属用水浸提溶出量很少;废渣中的重金属随pH值降低溶出量显著增大,污染土壤中的重金属随着pH值的增加溶出量减少,增加到9以后,溶出量反而增加,因而控制废渣的pH降低和适当提高污染土壤pH值可减少重金属的潜在危害;废渣中重金属可交换态含量极低(<0.1%),其他的形态含量远远高于背景土壤,污染土壤中重金属可交换态含量远远高于背景土壤和废渣;施用石灰使土壤中Pb、Zn、Cd的DTPA提取态分别降低了83.9%、23.1%和79.4%,白菜中Pb、Zn、Cd的含量分别减少97.2%、94.7%和89.4%,因而在土法炼锌区废弃地复垦中调控pH值是一种实用而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9.
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乡、村两级债务问题逐步暴露出来,已经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根据河南省税改办转发《关于开展清理化解乡村债务专题调研的函》的要求,为全面掌握乡村两级债务情况.我们对胡村乡乡、村两级债务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0.
药用植物地黄不同部位粗提液体外抑菌活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分光光度法分析比较了药用植物地黄不同部位乙醇提取液的体外抑菌活性。以地黄花、叶、根等3个部位为试验材料,以80%乙醇为提取溶剂,制备乙醇提取液,以常见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受试菌株,测定各处理菌悬液OD值,并计算抑菌率。研究结果表明,地黄不同部位醇提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抑制作用,不同部位抑菌效果不同,其中以地黄叶醇提液抑菌作用最强,当浓度为80g/L时,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达到72.43%,MIC为5.0g/L,EC50值为10.651g/L,并且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与提取液质量浓度间正相关性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