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8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44篇
林业   69篇
农学   53篇
基础科学   61篇
  64篇
综合类   402篇
农作物   38篇
水产渔业   37篇
畜牧兽医   201篇
园艺   31篇
植物保护   1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72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51.
玉米是黑龙江省重要的粮食作物。近几年由于受总量过剩。品质不佳,成本高等因素的影响。在加入WTO后黑龙江省玉米将面临国外质优价廉的挑战。本文从黑龙江省的玉米生产实际出发,在黑龙江省具有发展前景的饲料原料(饲料玉米)。工业加工(高淀粉,高油玉米),青贮饲料(青贮玉米)。青穗利用(糯,甜玉米)。食粮(硬粒型玉米)和种子生产6个方面阐述当前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2.
应用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开发了安塞纸坊沟流域数字高程模型(DEM)、数字正射影像图(DOM)和三维透视景观图等数字化产品,研究表明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产品在水土保持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3.
黄土区玉米氮磷钾适宜配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关中西部黄土区不同肥力土壤大量平衡施肥田间试验,验证(?)磷钾肥施用效果,用聚类分析方法建立玉米产量与N、P、K施用量的数学模型,得出在该件下玉米适宜施肥量和比例。结果表明,玉米施用NPK均获得一定幅度增产增值效果。玉米最佳经济施肥量为N112.3~162.7kg/hm~2,P_2O_5 67.1~106.7kg/hm~2,K_2O_58.4~66.8kg/hm~2,N:P_2O_5:K_2O为(1:0.42)~(0.68:0.36~0.59)。施肥利润409.06~1198.48元/hm~2。适当增施(?)肥,中低产田土壤,磷钾比例可低,高产田磷钾比例要偏高。  相似文献   
54.
银晶软占是采用经典成熟的水稻杂交育种技术培育而成的具有高整精米率和优良食味的优质高效水稻新品种,2006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该品种在广东省区试和生产应用中表现出整精米率高、食味优良、高产稳产、国标优质、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其中以整精米率高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55.
选用7对SSR引物对7个水稻×玉米远缘后代不育株系及其双亲进行SSR分析。与母本扩增带型相比,共扩增出18条特异带,即表现为多态性。在检出的18条特异带中,13条的带型与父本相同,另5条的带型不同于双亲,即为变异带型。7个参试后代不育株系都检测到了SSR多态性标记,但各株系间检出多态性位点的数量存在差异,最多的一个株系ys-2同时检测到3个多态性标记。试验结果表明通过远缘杂交技术很可能将玉米的某些DNA片段成功地导入了水稻两用核不育系,表明研究在籼稻两用核不育系的改良上取得了初步的成果。  相似文献   
56.
广东省水稻品种布局的现状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对广东省主要稻作区1998 ̄1999年水稻生产情况的调查结果,阐述了广东省水稻品种布局的现状和特点,并指出广东省水稻品种布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57.
高效纤维素分解菌的分离鉴定及堆肥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CMC-Na平板法和刚果红染色法从自然发酵的牛粪中分离获得高效纤维素分解菌,通过形态学观察、生化试验及16S rDNA分子生物学对菌株进行鉴定,采用单因素法确定菌株的最佳培养条件,最后接种牛粪进行堆肥发酵观测其效果。结果表明:获得的菌株Y2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经产酶条件优化后,菌株Y2的滤纸酶活力(FPA)为15.83 u·mL~(-1),羧甲基纤维素酶活力(CMCA)高达100.81 U·mL~(-1),分别是优化前的1.3、2.76倍。堆肥试验结果表明:接种Y2组和EM菌剂组均在第3 d进入高温期(50℃),且高温期分别维持了9 d和8 d,接种Y2组纤维素降解率达到42%,而EM菌剂组为35%,接种无菌水组只有10.5%。菌株Y2在堆肥发酵方面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58.
通过计算每种重金属含量极差,制作每种重金属次数分布图,对河北省优势农产品——小麦、玉米主产区20.53万hm2农田的1 535个土壤样品中8种重金属含量检测数据进行了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河北省小麦、玉米主产区不同的土壤重金属含量分布也不同,有的元素接近正态分布,如砷和镍,有的是属于偏态(对数正态)分布,如铅、镉、锌、铜、汞和铬。在剔除异常数据后,对剩余数据再制作次数分布表,可以看出,将数据修正后,铬、锌、铜接近正态分布,铅和汞仍然属于偏态分布。  相似文献   
59.
菌糠饲料对繁殖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平菇菌糠组成 2 0 %、2 5 %、30 %三个浓度配方日粮试验组 ,以常规配方日粮作对照组 ,每组 1 0头 ,进行了对繁殖母猪空怀、妊娠和哺乳不同生理阶段与其生产性能相关性饲喂试验。连续 3个繁殖胎次结果表明 :对窝均产活仔数、平均初生重、泌乳力和断奶周内返情率等繁殖性能的影响作用均呈显著正相关 ,以30 %菌糠组的表达力最强 ;对 0~ 2 1 d、2 1~ 35 d阶段增重影响 ,亦以 30 %菌糠组作用最为显著 ;均对提高仔猪断奶成活率、降低仔猪腹泻等疾病和猪只定型行为发生的作用明显。故菌糠作为其他饲料所不及的特殊功能性饲料 ,对我国节粮、高效、安全肉猪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0.
高云宏 《中国乳业》2011,(11):44-45
本文依据JJF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GB5009.5-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评定了凯氏定氮法对乳粉中蛋白质含量检测结果的不确定度。通过引入数学模型,分析了各不确定度所占分量。乳粉中蛋白质测定结果为:(23.1±0.5)g/100g(包含因子k=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