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3篇
  1篇
综合类   34篇
农作物   2篇
植物保护   1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41.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植物体组织内普遍存在各类内生菌,这些内生菌有的可提高植物对不良环境的抗逆性,有的可抑制或延缓植物病原菌的侵染危害,而且它们定植于植物体内,不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比传统生防菌的防病效果更稳定和持久。  相似文献   
42.
 采用对峙培养和显微观察方法,对采自山西晋中、运城、临汾、长治、大同等5个地区的92个灰霉病菌单孢菌株进行了营养体亲和力测定。结果表明:供试的92个菌株,根据其营养体亲和性初步划分为7个不同的菌丝融合群(AG1、AG2、AG3、AG4、AG5、AG6、AG7),而且不同地区融合菌群的分布存在一定差异。晋中分布有4种类型(AG1、AG2、AG3、AG4),运城3种(AG1、AG3、AG5),临汾4种(AG1、AG2、AG3、AG6),长治4种(AG1、AG2、AG5、AG7),大同3种(AG2、AG3、AG6),其中AG2分布最广、数量最多,为山西境内分布的灰葡萄孢菌的优势菌群。  相似文献   
43.
运用归纳统计方法对发生在山西省植物上的746种真菌病害的病原类群及其寄主范围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目前山西省植物病原真菌共有121个属704种,涉及寄主植物43个科269种。按照Ainsworth分类系统,由半知菌亚门引起的植物病害数量最多,占病害总数的64.3%;子囊菌亚门占17.7%;担子菌亚门占10.2%;鞭毛菌亚门占7.0%;接合菌亚门占0.8%。  相似文献   
44.
太谷菜园植物寄生线虫种类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太谷县境内种植的白菜、甘蓝、番茄、辣椒、茄子、黄瓜、丝瓜等各类蔬菜田植物寄生线虫种类的调查,共从150份不同菜田根际土样和病株根系中分离鉴定出8个属10个种的植物寄生线虫。其中,普通丝尾线虫(Filenchus vulgaris)、甘蓝矮化线虫(Tylenchorhynchus brassicae)、马舒德矮化线虫(Tylenchorhynchus mashhoodi)、斯克里布纳短体线虫(Pratylenchus scribneri)、双宫螺旋线虫(Helicotylenchus dihystera)、扰乱滑刃线虫(Aphelenchoides confuses)等为山西省新记录种。  相似文献   
45.
尖镰孢EST-SSR信息分析及分子标记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尖镰孢(Fusarium oxysporum)表达序列标签(expressed sequence tag,EST)序列中简单重复序列(simple sequence repeat,SSR)位点的分布特点,开发尖镰孢EST-SSR引物,为镰孢菌遗传多样性分析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从NCBI公共数据库下载尖镰孢EST 9 304条,利用SSRIT软件查找SSR位点,Primer Premier 5.0软件设计EST-SSR引物,用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PAGE)电泳分离SSR-PCR扩增产物,并选用能够扩增出与预期产物大小一致且具有多态性的引物,对23株尖镰孢菌株进行SSR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在尖镰孢EST序列中,共搜索到92个SSR位点,分布于90条EST序列中,出现频率为1.0%。其中二核苷酸重复类型是最主要的SSR类型,占总SSR的比例为59.78%。其次为三核苷酸与五核苷酸重复类型,占总SSR的比例分别为17.39%、11.96%。出现频率最高的基序是(AC/GT)(0.51%)。设计合成的30对引物中有20对(66.7%)能够有效扩增,其中14对引物(46.7%)能够扩增出与预期产物大小一致且具有多态性的产物。尖镰孢的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利用筛选出的14对引物扩增出62条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59条,多态性位点比例为95.2%,平均每对引物可扩增4.2条。供试菌株间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487-0.933,平均为0.686。供试菌株间存在明显的遗传分化。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当遗传相似系数为0.781时,除14号菌株外,所有菌株均根据寄主来源划分为不同的SSR类群。【结论】基于尖镰孢EST序列开发SSR标记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研究开发的14对引物可用于尖镰孢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相似文献   
46.
通过在SMCS培养液中加入不同的碳源、氮源,改变培养时间、温度及培养液的pH值,研究了盾壳霉产葡聚糖酶的培养条件.结果表明:盾壳霉接种在改良的SMCS液体培养基中置于恒温摇床(200 r/min,20℃)上培养15 d,可以诱导产生大量的葡聚糖酶.改良的SMCS培养液配方为:KH2PO4 680 mg,K2HPO4 870 mg,KCl 200 mg,NH4NO3 1 g,MgSO4·7H2O 200 mg,CaCl2 200 mg,FeSO4 2 mg,ZnSO4 2 mg,MnSO4 2 mg,蔗糖 10 g,加水1 000 mL,调pH值到6.5.  相似文献   
47.
测定了番茄内生放线菌ts-6对灰葡萄孢菌的拮抗作用及其防病效果,结果表明:对峙培养时ts-6菌株对灰葡萄孢菌菌丝生长有明显的拮抗作用,培养7d后可形成直径30mm的抑菌圈,抑菌带宽度达12mm。显微镜下可见抑菌圈边缘菌丝体畸形膨大,分隔、分枝增多,部分菌丝顶端膨大呈泡囊状,有的泡囊破裂、原生质外泄t。s-6菌株胞外分泌物对灰葡萄孢菌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的抑制试验说明,其胞外分泌的拮抗物质中既有能耐高温的抑菌物质,又有遇高温易失活的抑菌物存在。离体和温室防治试验说明,ts-6菌株培养液对灰霉病的防效显著高于菌悬液和无菌滤液。挑战接种间隔期为24h时,无菌滤液的防治效果高于菌悬液;挑战接种间隔期为48h时,菌悬液的防治效果高于无菌滤液。  相似文献   
48.
对菌核重寄生菌盾壳霉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 :盾壳霉菌可在 5~ 2 5℃温度范围内生长繁殖 ,菌丝生长和繁殖的最适温度为 2 0℃ ;菌丝生长的pH值范围是pH 3~ 10 ,pH 5时最适宜于菌丝生长 ;孢子萌发需 95 %以上的相对湿度 ,空气湿度为 10 0 %时孢子萌发率较高 ;光照对孢子成熟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该菌在PDA培养基上菌落生长迅速且产孢量最多。  相似文献   
49.
番茄内生真菌的分离和拮抗生防菌的筛选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采用内生菌常规分离法对健康番茄植株体内的内生真菌进行了分离和筛选。结果表明: 番茄的不同品种不同部位内生真菌的数量有所不同, 同一品种茎部比根部种类多。经初步鉴定, 除1种属于子囊菌外, 其余均为半知菌。拮抗结果表明: 无孢菌、曲霉对灰霉和菌核病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产生明显抑菌带。其它部分菌株对病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无孢菌Fq72菌株培养滤液活性测定结果表明: 其培养滤液对6种病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拮抗作用, 尤其对菌核病菌和灰霉病菌抑制率最高, 而且其培养滤液高温处理后活性不丧失, 对病菌仍有较强的拮抗作用, 因此其具有一定的生防潜能。  相似文献   
50.
本文共记载了发生在山西园林植物上的真菌病害11 种, 并对其症状、病原及分布作了详细描述。所报道的11 种真菌病害分别寄生在6 科9 属9 种寄主植物上, 其中8 种为国内寄主新纪录( 标记为* ) 。所有标本均保存于山西农业大学植物真菌病害标本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