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4篇
林业   17篇
农学   21篇
基础科学   20篇
  14篇
综合类   123篇
农作物   7篇
水产渔业   16篇
畜牧兽医   110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271.
东北大豆,特别是黑龙江省的大豆素以粒较大、近园形、脐色淡、皮金黄、有光泽的优良品质而驰名中外。1999年黑龙江省大豆却普遍出现了籽粒小、扁园形、脐色深、皮色青、色泽暗的外观,群众称之谓“青豆”现象。据调查,建三江地区200多万亩大豆“青豆”发生面积为448%,“青?..  相似文献   
272.
本文结合医院的特殊性,论述了在医院建筑设计中,只有从医院的服务主体、格局布置、智能交通等几方面考虑,才能设计出科学适用、体现以人为本的医院建筑。  相似文献   
273.
在产业集聚理论框架下,以产业集中度和区位商系数测算为分析工具,利用《中国畜牧兽医年鉴》2010-2018年全国及各省(市)自治区牛肉产量等数据,考察分析了中国肉牛主产区产业集聚现状及影响中国肉牛产业集聚发展的各种因素。研究发现,中国肉牛产业集聚程度高,具有比较优势,而资源禀赋条件、政府优惠政策的实施、标准化养殖技术的推广、区域品牌的形成是中国肉牛产业集聚程度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74.
黑龙江是我国农业第一大省,数字化技术和全产业链模式在黑龙江省农业领域的应用还处在初级阶段。文章旨在厘清黑龙江省农业全产业链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探寻适合黑龙江省农业全产业链发展的路径,推动农业数字化发展与升级,做好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  相似文献   
275.
为了挖掘西瓜磷脂酰肌醇4-磷酸5-激酶(PIP5K)基因的功能,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西瓜PIP5K家族成员进行鉴定和特征分析,并对其在多个组织的表达模式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西瓜基因组中含有8个PIP5K家族成员,分布在6条染色体上;多数基因定位在细胞质或细胞膜上;共线性分析发现4个 ClaPIP5K基因与5个 AtPIP5K基因存在共线关系,并且 ClaPIP5K基因间存在片段复制事件;进化树分析发现 ClaPIP5K基因和 AtPIP5K基因被分成4组,并且同一组内的基因具有相似的保守基序和基因结构;启动子分析发现 ClaPIP5K基因中含有激素和胁迫响应相关顺式作用元件;表达分析显示 ClaPIP5K基因在西瓜生长点、果柄、果肉、叶片、下胚轴、根以及花蕾等组织中表现出不同的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276.
试验旨在研究黄连解毒汤有效成分的提取及对其体内白色念珠菌的清除作用。分别采用水煎煮和乙醇回流提取法,随后乙醇提取物用3种不同极性的有机溶剂萃取(正丁醇、乙酸乙酯、石油醚),以最小抑菌浓度为指标优化出最佳抑菌效果的提取工艺;观察给药前后系统性感染白色念珠菌小鼠肾脏、肝脏的真菌负荷量及活性氧(ROS)含量水平的变化,并检测血清中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IL-1β、白细胞介素-1β前体(pro-IL-1β)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结果显示,黄连解毒汤抑菌效果最优的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30,乙醇浓度60%,温度80℃,提取时间1 h,提取次数2次,测得乙酸乙酯萃取物MIC90为0.3125 mg/mL。与模型组相比,黄连解毒汤乙酸乙酯提取物(EAHD)高剂量组能显著降低小鼠肾脏真菌负荷量(P<0.05),完全治愈率达40%,并明显高于氟康唑组;EAHD低、中和高剂量组(50、100及200 mg/(kg·d))均能显著降低肝脏真菌负荷量(P<0.05),其中中剂量组和氟康唑组降低肝脏真菌负荷量效果接近。同时EAHD高剂量组能显著或极显著降低感染后小鼠肾脏和肝脏ROS含量(P<0.05;P<0.01);显著或极显著提高血清中IL-6、IL-1β和TNF-α的含量(P<0.05;P<0.01),同时降低pro-IL-1β含量。综上所述,通过优化后的提取工艺得到的EAHD具有降低模型小鼠肾脏和肝脏ROS含量和调控炎症因子的作用,进而降低炎症反应,起到保护组织和抵抗白色念珠菌的作用。  相似文献   
277.
1 综合防控 预防猪流感有3个组成部分:预防猪流感,预防传染给人类,以及预防在人类之间传播.由于治疗选择有限、继发感染风险高、以及经常需要重症监护的H1N1肺炎患者、环境控制、包括高危人群接种疫苗和公共教育对控制猪流感暴发至关重要. 目前,接种疫苗被认为是控制SIV最有效的方法.最好接种2次,2次间隔时间为3周,如果猪只携带有母源抗体,则可在10周龄以后进行接种,以免产生干扰.而猪流感的防控绝不能紧紧只靠接种疫苗一种措施,做好基本的生物安全防范,加强日常饲养管理,保证猪舍内卫生,干燥通风,特别是在疾病多发季节注意环境的控制,保证圈舍温度,冬季做好防寒保暖的工作.加强猪舍内的卫生消毒,消毒主要通过0.5%过氧乙酸对工具、人员、圈舍、水源等进行消毒,也可在饲料中添加少量抗生素对其进行预防.因SIV可进行种间传播,所以还需注意控制猪群与其他动物,如家禽、野禽等的接触.  相似文献   
278.
硅钙对日光温室黄瓜光合作用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明硅和钙对黄瓜生长发育的调控机理,以'津优35号'黄瓜(Cucumis sativus L.'Jinyou35')为试材,用盆栽基质培养方法,以不添加硅、钙为对照,研究单施硅(Si)、单施钙(Ca)和硅钙配施(Si+Ca)对黄瓜光合特性、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Si、Ca和Si+Ca处理均能提高黄瓜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_n); Si处理的气孔导度(G_s)和蒸腾速率(T_r)显著小于对照,Ca处理显著大于对照,Si+Ca处理与对照差异不显著;Ca和Si+Ca处理可使胞间CO_2浓度(C_i)明显升高,而Si处理与对照差异不显著。与对照相比,Si、Ca和Si+Ca处理Rubisco活化酶(RCA)、果糖-1,6-二磷酸酶(FBPase)、景天庚酮糖-1,7-二磷酸酶(SBPase)、果糖-1,6-二磷酸醛缩酶(FBA)和转酮醇酶(TK)活性显著升高;Si+Ca处理的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RuBPCase)活性也明显升高,Si、Ca处理无显著变化。Si、Ca和Si+Ca处理的Rubisco大亚基(rbcL)和小亚基(rbcS)、RCA、FBP、SBP、FBA和TK mRNA相对表达量均显著大于对照。Si、Ca和Si+Ca处理叶片的暗适应下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无显著变化,但光下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均明显高于对照。Si、Ca和Si+Ca均可促进黄瓜植株生长,产量分别比对照增加11.75%、14.23%和21.28%,黄瓜果实的可溶性糖、蛋白质、游离氨基酸、维生素C含量显著升高,亚硝酸盐和单宁含量明显降低。可见,Si、Ca和Si+Ca可提高黄瓜叶片的Calvin循环关键酶活性与基因表达,增强光合碳同化能力,提高光化学效率,从而促进植株生长,产量和品质显著提高。3个处理相比,Si+Ca处理的光合能力最强,生长量最大,提质增产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79.
番茄新品种“金冠十二号”是以自交系08B94为母本,自交系09BT278为父本配制成的番茄一代杂种.植株为无限生长类型,第6~7节着生第1花序;成熟果实粉红色,无绿果肩,扁圆形,硬度高,耐贮运,平均单果质量187 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4.2%;耐低温弱光,连续坐果能力强,平均每667 m2产量6 000 kg,田间表现抗烟草花叶病毒病、叶霉病;适宜辽宁、河北、山东等地保护地种植.  相似文献   
280.
基施黄腐酸肥料情况下减施化肥提高设施辣椒产量和品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黄腐酸 (FA) 可提高作物的光合作用,提高产量和品质。研究底施黄腐酸后减少化肥用量对辣椒生长的影响,为辣椒生产中减少化肥施用量提供可行的途径。  【方法】  以‘长剑’辣椒为试验材料,在山东农业大学日光温室内进行小区试验。以常规化肥施用量 (N 450 kg/hm2、P2O5 120 kg/hm2、K2O 900 kg/hm2) 为对照 (CK),在底施黄腐酸肥料600 kg/hm2基础上,分别设减施氮磷钾化肥常规用量的45% (T1)、30% (T2)、15% (T3) 和0% (T4) 处理。在辣椒盛果期,测定其生长量、干物质含量、光合荧光参数、碳代谢、品质等指标,并统计产量。  【结果】  与CK相比,T1处理的株高显著增加,T2处理的株高、茎粗、总干物重、糖含量和蔗糖合成酶 (SS) 活性显著增加,T3和T4处理的干物重、光合速率 (Pn)、糖含量、蔗糖磷酸合成酶 (SPS) 和SS活性均显著增加,同时,T1、T2、T3和T4处理较CK处理显著降低了蒸腾速率 (Tr),提高了单株结果数和单果重,产量分别比CK增加了29.48%、13.91%、37.79%和26.37%;以T1处理的综合品质最差,T3处理的辣椒果实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均高于其他基施黄腐酸处理,维生素C含量虽低于T2处理,但仍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综合效果最优。  【结论】  在本试验条件下,底施黄腐酸肥料600 kg/hm2可促进设施辣椒生长发育,增加干物质量积累,提高净光合速率,增强碳代谢相关酶活性,显著提高其产量及品质。在底施黄腐酸肥料基础上减施化肥常规用量的30%仍可保持较高的产量和品质,而减施15%的化肥可以大幅提升辣椒植株的生长发育和碳代谢酶活性,进而显著提高其产量和品质。由于是一年的试验结果,基施黄腐酸肥料减施化肥的长期效应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