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16篇
  免费   67篇
  国内免费   112篇
林业   151篇
农学   141篇
基础科学   127篇
  137篇
综合类   963篇
农作物   152篇
水产渔业   116篇
畜牧兽医   639篇
园艺   239篇
植物保护   130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67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65篇
  2019年   92篇
  2018年   86篇
  2017年   75篇
  2016年   75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150篇
  2013年   101篇
  2012年   118篇
  2011年   155篇
  2010年   152篇
  2009年   136篇
  2008年   118篇
  2007年   120篇
  2006年   90篇
  2005年   87篇
  2004年   88篇
  2003年   66篇
  2002年   64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62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45篇
  1995年   45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49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43篇
  1989年   43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65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通过对海南4个市县13个槟榔种苗基地的系统调查和检测鉴定,明确了海南槟榔主产区发生的病害有由胶孢炭疽菌复合种(Colletotrichumfructicola、Colletotrichumarecicola和Colletotrichumsia-mense)引起的炭疽病、由槟榔坏死环斑病毒(Areca palm necr...  相似文献   
82.
为研究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肌肉生长抑制基因(mstn)多态性,开发其分子辅助育种新标记,采用重测序方法对120尾牙鲆(3个双克隆杂交家系:60尾;3个雌核发育家系:60尾)的mstn基因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SNP)位点筛选,并对不同基因型个体的生长性状进行多重比较及SNP标记验证。结果显示,共检测到7个SNPs位点,均为颠换型突变;外显子区3个(Exonl 1:G2063A; Exonl 3:C3883T, C4009A),为同义突变;内含子区3个(Intron 1:A2444T; Intron 2:T3816C, A3832C);3’端非编码区1个(3’UTR:C4564A)。SNPs与生长性状关联分析结果表明,A3832C和C4564A标记位点与牙鲆体质量、体长、体高等生长性状显著相关(P<0.05),其中A3832C位点AA基因型和C4564A位点AC基因型在生长上表现出优势,A3832C位点CC和C4564A位点AA、CC基因型在生长上表现出劣势,其他5个SNPs位点对牙鲆生长...  相似文献   
83.
基于数据挖掘及分子对接探讨以苦荞麦黄酮类化学物质为主的抗癌作用机制,采用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及文献查找挖掘苦荞抗胰腺癌的核心靶标和作用通路,通过GO分析和KEGG富集分析探讨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苦荞化学成分的作用靶点与胰腺癌的交集靶点有156个,苦荞成分槲皮素、山奈酚、大黄素、表儿茶素、芦丁等通过调控AKT1、TNF、TP53、IL6、VEGFA、IL1B、CASP3、EGFR等关键靶点,参与脂质和动脉硬化、乙型肝炎、人类巨细胞病毒感染、PI3K-Akt信号通路等,起到对胰腺癌的拮抗作用,且苦荞成分与各关键靶点均能够进行对接,且对接效果好。本研究预测苦荞对胰腺癌的拮抗作用可能是通过参与DNA与RNA之间转录过程抑制免疫信号通路中炎症因子与病毒感染的表达,促进癌细胞的凋亡,通过这种有效的靶向作用发挥抗肿瘤生物活性功能。  相似文献   
84.
为探讨野外实测光谱数据对土壤肥力的估算能力,采集青海省湟水流域表层0~ 20 cm土壤样品220份,同步测量其采样位置的野外实测光谱数据,实验室对土壤养分、机械组成含量以及pH值进行分析.基于上述数据,对野外实测光谱反射率进行多元散射校正(Multiplicative scatter correction,MSC)、S...  相似文献   
85.
为研究郑汴地区湿地景观变化,以遥感和GIS为技术依托,采用1992年、2002年、2013年3期Landsat影像数据结合郑汴地区湿地景观的区域特征,通过景观蔓延度指数、景观形状指数、香浓多样性指数、斑块连接度指数等空间格局指数的分析,系统研究了郑汴地区湿地景观的演变。结果表明:1992-2013年的近二十年间,郑汴地区河渠景观、滩地景观和库塘景观三大湿地景观面积总体上呈现出减小趋势,且减小幅度较大。景观格局动态变化表现为景观香浓多样性指数有小幅度增大。从景观形状指数上看,河渠景观和库塘景观下降,滩地景观略有上升,总体来看研究区景观形状指数呈上升趋势,景观几何形状趋向规则。蔓延度指数较小,景观呈多要素密集格局。自然变化特别是人类干扰对于郑汴地区湿地景观变化有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86.
文章通过总结前人对曲周县冬小麦的研究,总结曲周县冬小麦春季管理存在的问题,然后针对上述问题做出有相应的春季管理技术指导。发现曲周县冬小麦存在化肥过量施用,一次性追肥而不是按苗情分阶段追肥和追施磷肥不合理等现象。因此,根据以上问题提出相应的技术指导:避免过量施肥,降低成本;分苗情分阶段追肥灌溉,尽量避免一次性追肥;避免追施磷肥。  相似文献   
87.
为了了解fad基因在胡麻蒴果发育过程中对不饱和脂肪酸的调控,对高、中、低三个不同亚麻酸(C18:3)含量的胡麻品种(’CDC Gold’,‘内亚7号’,’Linola’)进行了不同时期的品质测定,以及脂肪酸去饱和酶2a基因(fad2a)、脂肪酸去饱和酶2b基因(fad2b)、脂肪酸去饱和酶2c基因(fad2c)、脂肪酸去饱和酶3a基因(fad3a)、脂肪酸去饱和酶3b基因(fad3b)的qRT-PCR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蒴果成熟,可溶性糖含量呈降低趋势,粗脂肪与粗蛋白不断积累,且差异显著(p<0.05)。fad2a基因、fad3a基因以及fad3b基因在各个时期中的表达符合正态分布。以0 d的蒴果为对照,在胡麻种子形成过程中,‘内亚7号’的三个基因在5 d和15 d的表达量迅速增加,到30 d时急剧减少,15 d的fad2a基因表达量为5.23倍,fad3a基因表达量是fad2a基因表达量的14.52倍,fad3b基因的表达量是fad2a基因表达量的16.14倍,表明这三个基因参与不饱和脂肪酸积累过程。在低亚麻酸含量品种‘Linola’30 d中,fad3a基因是fad2a基因表达量的52.71倍,fad3b呈下调趋势;在高亚麻酸含量品种‘CDCGold’30d中,fad3a基因与fad2a基因的表达量均呈下调趋势,fad3b的表达量为3.92倍;在中等亚麻酸含量品种‘内亚7号’中,fad2a基因表达量降低了0.31倍,fad3a基因是fad3b基因表达量的1.87倍。fad2b基因、fad2c基因熔解曲线不稳定,峰值低,可以在后续试验中继续探索。  相似文献   
88.
甘蔗产量和品质性状的相关遗传力及其通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甘蔗20个杂交组合的实生苗群体为材料,分析了9个产量和品质性状的相关遗传力及其通径系数。结果表明,丛重对丛含糖量的相关遗传力明显大于蔗糖分,高含糖量基因型的选择更多地依赖于产量组分,株高对丛重的相关遗传力大于其他的产量组分,对丛重的直接作用也大,而茎径对4个品质性状有正的相关遗传力。说明实生苗世代,以株高和茎径为选择方向并适当兼顾丛有效茎数,能达到高产高糖基因型的选择目的。  相似文献   
89.
大熊猫野化培训圈森林植物群落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应用植物群落学理论分析了卧龙大熊猫野化培训圈的植物种类组成、区系地理成分、优势树种以及生活型谱等特征。结果表明:大熊猫野化培训圈主要为野核桃、红肤杨、华西枫杨、连香树、扇叶槭、五裂槭、大翅色木槭、长序稠李、槐树等树种组成的落叶阔叶林。栖息地群落中分布的常见种子植物有71种,分属39科,58属,其中裸子植物3种,双子叶植物63种,单子叶植物5种;且以槭树科、杜鹃花科、忍冬科、蔷薇科、竹亚科、虎耳草科、菊科、百合科、禾本科等科植物构成优势组分。占组成植物总数的40.8%以上。从植物地理成分分析来看,无论是科分布型,还是属分布型,大熊猫栖息地植物都以温带分布类型为主,分别占57.5%和46.55%。植物群落生活型谱中以高位茅植物占优势,达56.34%,反映出大熊猫野化培训圈的植物群落具有温带落叶阔叶林特点,这与卧龙大熊猫栖息地的植物群落的生态特征相似。根据植物群落分类原则,将野化培训圈的植物群落共划分为连香树-拐棍竹-黑鳞耳蕨群落、野核桃-短锥玉山竹群落、野核桃-拐棍竹-艾蒿群落和野核桃-薄叶鼠李-小鳞苔草群落等4个类型。  相似文献   
90.
严重水分失衡状态下四照花蒸腾表面的削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斐  山本晴彦 《林业研究》2009,20(4):337-342
应用RGB图像分析的方法,研究了日本山口市街区生长的四照花(Comus kousa Buerg.)对2007年夏季干热多风的环境的响应。结果表明,许多四照花叶尖叶缘出现焦枯,清晰的暗棕色防护带显示在焦枯的叶片上。这些防护带逐渐从叶尖向叶基退缩直到成功控制焦枯为止,且留下许多不成功的防卫痕迹。焦枯的叶片呈现鲜明的逻辑斯蒂函数式变化趋势。依据气象数据分析,四照花叶片退缩型焦枯几乎与干燥峰值期同步。这表明在干燥度突然升高期间,极端的水分亏缺诱发了四照花的防卫反应,从而保护其余部分免于进一步的失水。像素分析结果表明,截止到2007年8月底四照花样树通过局部叶片退缩型焦枯减少了40.2%的叶面积。相比之下,鉴于上半年雨量充足,2008年,相同的样树只有13.2%叶面积减少。不管怎样,四照花的确削减了蒸腾表面积,并且表现出一种独特的蒸腾表面减少方式。既不同于落叶也不同于地上部枯死。依据脱水过程的分析,四照花在突然的干热胁迫下叶尖始发的干缩和叶片防卫反应的共同作用被认为是其蒸腾表面削减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