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7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49篇
林业   41篇
农学   40篇
基础科学   97篇
  52篇
综合类   449篇
农作物   44篇
水产渔业   37篇
畜牧兽医   122篇
园艺   76篇
植物保护   61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63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66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77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姜黄素是从姜科植物姜黄中提取的一种多酚类活性物质,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近几年,姜黄素作为天然抗氧化剂对机体抗氧化功能的影响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其作为一种绿色、新型的饲料添加剂应用于肉鸡生产也成为了国内外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主要介绍了姜黄素的理化性质、生物利用率、抗氧化功能及其在肉鸡生产中的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42.
观光长廊在大庆地区形式丰富多样且发展迅速,促进了当地的采摘、旅游和餐饮农家乐消费,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介绍了特色观光长廊的建造与栽培管理技术。建造技术主要包括走向、跨度、长度和结构材质等方面;栽培技术着重介绍了品种选择、苗期管理、水肥管理、植株管理、花果管理和植保管理等5个主要方面。  相似文献   
43.
张怡卓  谭菲 《安徽农业科学》2014,(1):141-143,152
纹理一致性影响着实木地板档次,针对目前实木地板纹理分类速度慢、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一种适合区分直纹、抛物纹、乱纹3类纹理的在线检测方法。方法首先对纹理图像进行缩小,运用视觉心理学的Tamura方法提取粗糙度、对比度、方向度、线性度、规整度、粗略度等6个纹理特征;同时在原图像提取反映图像全局信息的灰度均值、方差、熵等3个统计量;然后,运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对3类纹理9个特征进行降维融合操作;最后,采用线性判别分析方法(LDA)构建3类纹理的辨识模型。采用200幅实木地板纹理图像进行实验,当主成分个数为7时,分类正确率稳定达到85%,较传统Tamura方法的83%和全局基本统计量的70%有所提高;特征提取时间为0.5548S,比缩小前图像的Tamura特征提取时间55.7000S明显减低,而分类正确率没有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44.
GDSL酯酶为脂肪水解酶家族的一个分支,参与植物生长发育和防御反应等多种功能。半定量RT-PCR分析结果显示,毛果杨GDSL酯酶基因Potri.002G253400在顶端茎组织中高丰度特异性表达;构建Potri.002G253400-GFP融合的植物表达载体,转化模式植物拟南芥并获得其过量表达的转基因株系7个;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结果显示,GFP荧光蛋白高丰度表达于转基因植株根的细胞壁区域,说明Potri.002G253400蛋白可能定位于细胞壁。  相似文献   
45.
香蕉与枯萎病菌4号小种互作过程中防御酶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香蕉被枯萎病菌4号小种(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e race 4)侵染后防御酶活性的变化规律,采用伤根浸孢子液接种法,对粉蕉(ABB)和巴西蕉(AAA)的香蕉苗进行人工接种试验,测定香蕉苗与枯萎病菌互作过程中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5种防御酶的活性变化。结果表明:接种的香蕉苗体内PAL、POD、PPO和SOD酶活性都高于未接种的对照香蕉苗,且各种酶活性变化也比未接种的变化复杂,表明这4种酶在枯萎病菌侵染过程中积极参与了香蕉苗体内的抗病反应;但接种与未接种的香蕉苗体内CAT活性变化大致相似,表明CAT活性的变化与枯萎病菌的侵染无关。  相似文献   
46.
47.
为明确复水对糜子叶片衰老与活性氧代谢的影响,建立糜子抗旱节水栽培技术体系,以榆糜2号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控水方式,研究复水对水分胁迫条件下糜子叶片衰老与活性氧代谢特征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随胁迫程度的加剧和胁迫时间的延长,糜子功能叶片自下而上依次衰老,其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逐渐降低,丙二醛(MDA)含量持续上升。复水后,中度水分胁迫拔节期复水效果最佳,糜子顶三叶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SOD和POD活性分别比对照高出7.65%、4.20%、5.30和3.52%,表现出超补偿效应;开花期复水产生了等量补偿效应;重度水分胁迫条件下,拔节期复水对糜子叶片SOD、POD产生了部分补偿效应,对叶绿素、可溶性蛋白质和MDA含量产生了等量补偿效应;开花期复水后各指标的补偿效果不明显。相关分析表明,糜子产量与生育后期各功能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SOD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与POD活性呈显著正相关,MDA含量与产量呈现显著负相关。拔节期复水对中度水分胁迫下糜子生长的补偿效应最佳。  相似文献   
48.
轮作连作荞麦田主要微生物类群及土壤酶活性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荞麦不同连作和轮作模式对土壤环境的影响,在连续4年定位试验基础上,通过平板涂布计数法和比色法,研究隔年作、轮作和连作荞麦生育期间土壤微生物数量、酶活性与土壤肥力的变化。结果表明:土壤微生物总数随着荞麦生育进程的推进而增加,尤其是荞麦连作田土壤微生物——细菌,开花期至灌浆期增长显著,并于灌浆期达到轮作细菌数的4.3倍。土壤酶活性连作总体偏高,脲酶、碱性磷酸酶表现尤为明显,均高于隔年作和轮作,且达到1%极显著水平。连作土壤碱性磷酸酶、蔗糖酶活性与细菌呈显著正相关;脲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则与土壤微生物数量之间无显著相关关系。由此,荞麦短期连作下表现出的B/F[(细菌+放线菌)/真菌]比值更大,土壤脲酶、碱性磷酸酶活性更强,说明短期连作较利于荞麦田土壤理化性质的改善。  相似文献   
49.
探索了光照和土壤盐分条件对金叶接骨木和紫叶风箱果叶色变化的影响,分析了这两种植物叶片中叶 绿素( chl ) 及类胡萝卜素( car ) 含量的变化规律。 结果表明院遮光处理下,金叶接骨木在 20 d后叶色转绿,chl (a+b)与 car 含量的比值为 3. 1颐1,远高于处理第 1 d 的比值 1. 2颐1;紫叶风箱果在 50 d 后叶片呈现绿色,chl (a+b)与 car含量的比 值为 3. 4颐1,远高于 6月的比值 2. 3颐1,表明遮光处理均会影响金叶接骨木和紫叶风箱果的叶色表达。 在正常园林管 理、中盐土壤、高盐土壤这 3 个不同盐分的处理下,金叶接骨木 chl a含量随着盐分的升高而逐渐增加,叶色呈金黄 色;紫叶风箱果在中盐处理与正常园林管理下的各色素值变化趋势一致,而经过高盐处理后,chl a明显增加,部分叶 片枯萎呈黑色。  相似文献   
50.
室内模拟条件下玉米秸秆的分解特征及物质组成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玉米秸秆为材料,研究了在室内模拟的条件下不同处理的玉米秸秆的腐解率、粗纤维以及全钾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腐解时间的延长,各处理的腐解率不断增大,在其他条件一致的前提下,添加微生物的处理平均腐解率 大于未添加微生物的处理,秸秆长度为1 cm的处理平均腐解率大于秸秆长度为3 cm的处理;粗纤维含量的变化总体趋势是下降,其他条件一致的前提下,秸秆长度为1 cm的处理粗纤维含量小于秸秆长度为3 cm的处理,在添加物微生物的处理中秸秆长度为1 cm且C/N=25的处理粗纤维平均含量最小,其含量为31.57%;其他条件一致的前提下,秸秆长度为1 cm的处理全钾含量大于秸秆长度为3 cm的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