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5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1篇
  6篇
综合类   17篇
农作物   4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8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32.
本文分析了甘肃省植物新品种保护现状,针对目前品种权保护存在的问题,拟采取的对策作了阐述,以期为甘肃省植物新品种保护的发展和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3.
斑地锦入侵对马铃薯实生苗生长和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以斑地锦苗数比LK99实生苗数等于0:1为对照.设1/3:1、1:1、3:1三个水平处理,研究斑地锦入侵情况下LK99实生苗生长和活性氧代谢特性.结果表明,LK99实生苗生长和活性氧代谢受入侵水平和入侵时间的协同影响.1/3:1水平对LK99苗生长和活性氧代谢影响不明显;1:1水平下LK99实生苗徒长,茎粗减小,SOD和CAT活性持续升高,O2-产率、H2O2含量、MDA含量、Pro含量先升高后下降;3:1水平下,LK99实生苗生长减慢,SOD和CAT活性先升高后下降,O2-产率、H2O2含量、MDA含量、Pro含量持续升高;3个水平对根的伸长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34.
为明确马铃薯试管薯大田直播栽培技术的可行性及生物产量与块茎淀粉的积累,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在不同地区不同播种深度对试管薯植株生长发育、生物产量及块茎淀粉等因素的影响。试验以0.22~0.27 g的‘陇薯3号’试管薯为材料,以4、5、6、7 cm 4个水平的播种深度在甘肃省高寒阴湿区与干旱区进行大田直播试验,结果表明:(1)马铃薯试管薯大田直播出苗率在92.2%以上,高寒阴湿区要适当浅播(播深5 cm),干旱地区适当深播(播深7 cm)。(2)播种深度对株高无显著影响,在相同播深下高寒阴湿区株高显著高于干旱区株高,茎粗在不同播种深度之间以6 cm播深茎粗显著高于其他播深;(3)单株结薯个数在不同种植区及播深下无显著变化,试管薯块茎产量积累量在高寒阴湿区随播深增加呈现下降的趋势,干旱地区随播深增加呈增长趋势,且高寒阴湿区块茎产量积累量高于干旱区;(4)在同一生育期高寒阴湿区块茎淀粉积累量随着播深增加呈现显著减少的趋势,而干旱区块茎淀粉积累量随着播深增加呈现显著增加的趋势。在块茎膨大期、淀粉积累期、成熟期高寒阴湿区块茎淀粉积累量高于干旱区。  相似文献   
35.
试验研究了不同水平斑地锦入侵后,马铃薯LK99不同生育期形态和光合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LK99生长、光合特性和色素含量受入侵程度和入侵期协同影响.1/3:1水平入侵对LK99生长和光合特性影响很小;1:1水平下,LK99株高增大,茎粗减小,叶面积变大,根生长减慢,表现徒长趋势,其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降低;1:3水平下,LK99株高、茎粗、叶面积和根生长减慢,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水分利用效率和光合色素含量降低.  相似文献   
36.
从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试管薯规格、繁育的种薯级别、基本要求、繁育原原种等方面制定了马铃薯试管薯无土基质繁育原原种技术规程.  相似文献   
37.
在甘肃省兰州、白银、庆阳采集发病症状表现为植株矮化、叶片黄化、生长点坏死的辣椒病样,采用RT-PCR法和简易试纸条进行病毒检测。结果表明:通过RT-PCR法共检测出了6种病毒:辣椒环斑病毒(ChiRSV)、辣椒轻斑驳病毒(PMMoV)、辣椒斑驳病毒(PepMoV)、辣椒叶脉黄化病毒(PeVYV)、烟草轻绿花叶病毒(TMGMV)、番茄斑萎病毒(TSWV);且在同一个病样上,存在多种病毒复合侵染的状况。利用简易试纸条进行检测,只检测出了TSWV,但检出率较高。表明,甘肃地区辣椒生产上侵染的病毒种类多,TSWV的发生越来越普遍和严重。  相似文献   
38.
陇东旱塬区种植冬油菜和冬小麦后,土地闲置期可复种马铃薯,但蛴螬、金针虫等地下害虫对马铃薯为害严重,科学合理防治蛴螬、金针虫对保证马铃薯产量非常重要。为筛选出陇东旱塬区复种马铃薯田防治蛴螬、金针虫危害的低毒高效的适宜药剂,以马铃薯品种陇薯7号为指示品种,蛴螬、金针虫为防治对象,选用3种高效低毒杀虫剂对各药剂的拌种或喷沟处理进行田间防效试验,调查各处理蛴螬、金针虫虫口基数,出苗期的出苗率、受害率、安全性和成熟期的受害率、安全性。结果表明,35%噻虫嗪种衣剂、60%帮巧时种衣剂防效均达85%以上,且拌种处理和喷沟处理无显著差异。60%帮巧时悬浮种衣剂拌种和喷沟防效均好,分别为88.44%、90.36%;折合产量高,分别为16 407.41、17 066.14 kg/hm2,较空白对照分别增产16.71%、21.40%,较常规药剂对照分别增产12.07%、16.57%;保产效果好,分别为95.39%、96.20%。见于此,60%帮巧时悬浮种衣剂可作为陇东旱塬区复种马铃薯田蛴螬、金针虫防治的候选杀虫剂;并建议用48.00 mL的药量稀释10倍液后拌种薯100 kg,将525.00 mL的药量稀释250倍液,按225 L/hm2喷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