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18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6篇
  1篇
综合类   50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15篇
畜牧兽医   8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21.
天津市郊区果园土壤重金属铜积累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针对目前天津郊区果园土壤全铜积累状况不明的问题,笔者通过样品采集与分析,对铜污染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葡萄园土壤表层(0~10cm)全铜含量为216.7mg/kg,已经发生轻度污染,桃园、梨园土壤表层全铜存在环境潜在风险。土壤表层铜积累程度远高于10cm深度以下土壤,尤其在葡萄园。随着果树树龄的增长,土壤表层铜积累加重。最后指出,喷施含铜杀菌剂和施用规模畜禽养殖粪便等外源铜的输入是果园土壤铜积累的重要原因。该研究为天津果园土壤重金属铜环境质量状况研究和治理提供了参考,对果园合理管理,发展优质、高效果园生产有一定的积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2.
采用实地调查与抽样调查、典型调查、资料查询相结合的方法,选取安康市中心城区17个具有代表性园林绿地,调查蔷薇科植物的种类、应用情况、观察并详细记录其生长状况。结果表明:安康市中心城区蔷薇科植物有6属14种;常用蔷薇科乔木是红叶李、樱花、枇杷和大叶石楠,常用灌木是红叶石楠,木瓜和李树在安康市中心城区的园林绿地中应用的数量较少;大叶石楠、红叶石楠、月季、玫瑰、樱花、红叶李适于在安康市中心城区生长,枇杷健康状况没有其它的好,可能主要是因为养护管理不当或者土壤条件不适宜等条件造成的,应用在安康中心城区的碧桃健康状况不好。  相似文献   
23.
虾夷扇贝卵巢酶水解产物抗氧化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耐热蛋白酶水解虾夷扇贝Patinopecten yessoensis卵巢,加水分解得到富含多肽的蛋白粉末,测定酶水解产物中残存氧的浓度和对DPPH自由基活性消去的能力。结果表明,酶水解物的产率为17.8%,酶水解物中蛋白质的含量为87.92%;10 g/L虾夷扇贝卵巢酶水解产物能消去DPPH自由基61.68%的活性。试验表明,虾夷扇贝卵巢酶水解物有较好的抗氧化性。  相似文献   
24.
为了提高甜荞单产水平,参照玉米杂种优势利用的技术路线,育成了甜荞‘矮B近交系’和‘野生自交系Ⅰ’、‘野生自交系Ⅱ’3个亲本系,配制成2个组合进行杂交制种及生产利用。对田间花朵雌蕊花粉载量、正交、反交杂种率进行了观察统计,其结果是:在盛花期午后2点采样,显微镜观察,每朵花三列柱头载花粉粒量15~55粒不等,平均23粒;正交(矮B系×野生系),杂交率60%~65%;反交(野生系×矮B系),杂交率30%;生产表现:在穴播生产田中,一穴中既有F1植株,也有亲本植株,二者差别明显,F1植株强壮、繁茂,产量是亲本3倍以上,表明F1代杂种优势强,区试结果比亲本增产11.7%,比其他品种平均增产29%。本研究认为,野生近缘种是珍贵的种质资源;甜荞与野生近缘种杂种优势强,有望提高甜荞的单产水平;还存在花期不遇等原因,造成杂交率远未达到2/3的理论数值。  相似文献   
25.
猪舍自动清粪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设计了一种猪舍自动清粪控制系统,主要包括刮粪板和保温隔热门、猪舍内外环境数据采集、清粪设备运行状态监测、主控制单元、自动清粪控制APP五个主要部分,并在云服务器的模型对接上传数据以及下达控制指令。通过传感器采集环境数据定时上传云服务器,经模型计算后得到控制指令,发送给舍内主控制单元,进而控制刮粪板及保温门的协同工作,清粪运行状态监测装置反馈运行状态至云服务器,同时APP可以后台监控数据及下达控制指令,最终实现猪舍内粪污的动态化清理。  相似文献   
26.
用RAPD方法对扇贝科中的虾夷扇贝、海湾扇贝和栉孔扇贝的基因组DNA的特异性遗传标记进行分析,筛选了43个随机引物,有13个引物获得了片段长度在250~2000 bp之间且重复性良好的谱带,每个引物分别获得了4~17个大小不等的片段,共获得了170个扩增片段,其中12个引物得到特异性片段58个,可以将两种或者3种扇贝区别开来。通过Popgene 3.2分析软件包统计表明,虾夷扇贝与海湾扇贝的遗传距离最大,为0.2481;栉孔扇贝与海湾扇贝的遗传距离次之,为0.2161;虾夷扇贝和栉孔扇贝遗传距离最小,其值为0.2133。根据遗传距离指数,用MEGA3统计软件中的UPGMA方法进行聚类分析,构建系统树。  相似文献   
27.
大田环境下利用无人机施药,筛选防治双斑长跗萤叶甲有效药剂,探讨玉米中后期害虫一体化防治的可行性。结果表明, 5%高效氯氟氰菊酯 EW、 5%甲维盐 WG、 30%噻虫嗪 SC、 30%噻虫嗪 SC减量 20%+CQMa421施药2 d后对双斑长跗萤叶甲防效均在 97.90%以上。5%高效氯氟氰菊酯 EW和 30%噻虫嗪 SC对蚜虫防效好,且持效期长。5%高效氯氟氰菊酯 EW、 200 g/L氯虫苯甲酰胺 SC、 200 g/L氯虫苯甲酰胺 SC减量 20%+CQMa421施用后玉米螟活虫数为 0~1.67头/百株。研究表明,玉米吐丝初期利用无人机喷施 5%高效氯氟氰菊酯 EW、 5%甲维盐 WG或 30%噻虫嗪 SC能有效控制双斑长跗萤叶甲,其中, 5%高效氯氟氰菊酯 EW能兼防蚜虫和玉米螟,可实现玉米中后期害虫一体化防控。  相似文献   
28.
以水稻品种宁粳43号为材料,在宁夏灌区就施用氮肥和添加生物炭进行田间裂区试验,设计不施氮(N0,0kg·hm-2)、优化施氮(N1,240kg·hm-2)和常规施氮(N2,300kg·hm-2)3个氮肥水平以及4个生物炭水平(C0,0kg·hm-2;C1,4500kg·hm-2;C2,9000kg·hm-2;C3,13500kg·hm-2),共12个处理。在水稻收获期利用土钻取样,测定土壤基本性质;在分蘖期、拔节期、灌浆期随机取植株样,分别对水稻总根长、根系表面积、根尖数等根系生长指标和根冠比、植株地上生物量等水稻生长指标进行测定;成熟期采用五点取样法对各处理水稻产量进行测定,以探究不同施氮水平下添加生物炭对土壤条件和水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施加氮肥无法改善土壤养分状况,而生物炭的添加可以增加土壤养分含量;(2)施用氮肥和添加生物炭均能促进水稻根系生长,且优化施氮水平与常规施氮处理间不存在显著差异;(3)优化施氮与常规施氮处理间水稻产量无显著性差异,而生物炭添加可以增加水稻产量,其中优化施氮处理中,9000kg·hm-2的生物炭添加水平增加了15.5%的理论产量。因此,生物炭的添加可改善土壤养分状况,促进水稻生长,进而增加水稻产量,可配合施用生物炭对宁夏稻田进行氮肥减量。  相似文献   
29.
松褐天牛引诱是松材线虫病综合治理技术之一。作者通过对不同诱捕器器型与不同诱芯进行组合应用试验发现,十字挡板型诱捕器的诱捕量显著高于多层式诱捕器,十字挡板诱捕器(A型)的平均诱捕量为69.3头/器,是多层型诱捕器(B型和C型)平均诱捕量的5.75—17.69倍;而Z,H诱芯的诱捕效果则明显高于L诱芯,Z,H型诱芯的平均诱捕量分别为40.6头/器和37.0头/器,而L型诱芯的平均诱捕量仅为7.7头/器;通过综合比较,初步筛选出了十字挡板型诱捕器+Z诱芯和十字挡板型诱捕器+H诱芯2种对松褐天牛具有高效诱捕作用的组合模式。其中,十字挡板型诱捕器+Z诱芯模式的诱捕效果最好,平均每套年诱捕量为90.7头;十字挡板型诱捕器+H诱芯模式的诱捕效果次之,平均每套年诱捕量为75头。  相似文献   
30.
参照林业危险性有害生物风险分析指标体系,从分布情况、扩散蔓延的可能性、潜在的危害性以及危险性管理难度等几个方面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对悬铃木方翅网蝽的危险性做出风险性分析。评价结果表明,悬铃木方翅网蝽在江苏省的风险性R值为1.60,属于中度危险性的林业有害生物。作者依据分析结果,提出了有效的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