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18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6篇
  1篇
综合类   50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15篇
畜牧兽医   8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以魁蚶为研究材料,建立了魁蚶的AFLP分子标记反应体系。对其分析过程中的酶切链接、预扩增、选择性扩增等试验条件进行了检测与筛选,得到了清晰的AFLP指纹图谱,为探讨魁蚶种群之间的遗传关系和遗传图谱的构建等方面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92.
为研究海湾扇贝在海参养殖池中的生物沉积作用,将海湾扇贝分三组混养在海参养殖池中收集沉积物并设对照组。试验结果表明,海湾扇贝能加速养殖池悬浮物的沉积,海湾扇贝的生物沉积量与壳长、软体部干重呈正相关;单位重量的生物沉积量则与壳长和软体部干重分别呈负相关。海湾扇贝壳长(41.19±0.51)mm的生物沉积率为30.0~54.8mg·ind-1·d-1;壳长(52.49±0.42)mm的生物沉积率为33.5~67.5mg·ind-1·d-1;壳长(58.26±0.70)mm的生物沉积率为37.0~87.0mg·ind-1·d-1。养殖池水温、悬浮颗粒物的量能影响海湾扇贝的生物沉积作用。  相似文献   
93.
弯道后的水流调整不好,可导致进/出口存在严重偏流和水头损失增大.为了保证竖井式进/出水口的配水均匀性和水力稳定,采用三维RNG k-ε紊流模型,对某抽水蓄能电站上水库盖板竖井式进/出水口进行了数值模拟,并进行了模型试验验证.重点对比研究了竖井扩散段采用椭圆曲线与渐扩锥管两种形式在抽水工况出流时的流动特性.计算结果显示,渐扩锥管的配水均匀性和稳定性均好于椭圆曲线扩散管的.对比分析了弯道后渐扩锥管扩散角分别为4.3°,5°和7°时的配水均匀性,计算结果显示竖井式进/出水口应尽可能控制扩散段的扩散角,防止出现偏流;在弯管段后的扩散段的扩散角宜小于4.5°.采用物理模型对推荐体型进行了验证,模型试验显示按照推荐体型设计的进/出水口配水均匀,双机抽水工况下总水头损失系数为0.48;双机发电工况下,总水头损失系数为0.33.  相似文献   
94.
干旱胁迫和复水对冰草相关抗性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干旱胁迫是干旱与半干旱地区限制植物生长的一个最主要的环境因子。本文研究了15 d的干旱胁迫和6 d的复水对冰草(Agropyron cristatum)叶片抗旱相关生理指标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下冰草叶片具有较强的水分保持能力,并且在复水过程中叶片相对含水量快速恢复;干旱胁迫对冰草光化学系统的影响较小,10 d的干旱胁迫下,Fv/Fm仅下降了6.62%;5 d和10 d的干旱胁迫对冰草叶片电解质外渗的影响与对照差异不显著,而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叶片电解质外渗显著升高。在水分胁迫下, 冰草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逐渐降低,CAT对干旱胁迫最敏感,而POD活性下降最慢;复水后3种酶的活性升高,复水6 d后都恢复到干旱处理前的水平。由此表明,冰草的抗旱性可能和短期干旱胁迫下叶片的保水能力以及复水后叶片生理功能的快速恢复有关。  相似文献   
95.
大连海区青蛤的性腺发育和生殖周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大连海区青蛤Cyclina sinensis性腺的组织切片观察及肥满度的周年变化确定其繁殖期.依据青蛤性细胞本身的特点和发育规律将其性腺发育分为5期,即增殖期、生长期、成熟期、排放期、休止期;青蛤肥满度的周年变化与性腺组织学变化相吻合,肥满度最高为8.07%(8月2日),最低为5.27%(12月1日);大连自然海区的青蛤性腺发育过程以1年为1个周期,7月中旬至9月上旬为繁殖期,繁殖盛期为7月下旬至8月中旬,水温为24.0~26.8 ℃.  相似文献   
96.
田甜  周艳  高悦  李杨  王中江  李良 《农业机械学报》2019,50(10):337-342,351
利用大豆分离蛋白-磷脂酰胆碱作为复合乳化剂包埋异硫氰酸苄酯(BITC),通过射流空化机制备成纳米乳液以提高其冻融稳定性。以出油率和乳层析指数为稳定性指标,研究了射流空化压力及冻融循环次数对纳米乳液冻融稳定性的影响;通过乳液冻融过程热特性分析,研究了不同射流空化压力下改性大豆分离蛋白-磷脂作为乳化剂时冻融过程中乳液结晶及融化的热行为。结果发现:当空化压力为0. 8 MPa时,所制得的BITC纳米乳液乳层析指数比未处理样品降低了51. 39%,出油率较未处理样品下降83. 64%,平均粒径为(252±6. 2) nm,PDI为0. 114±0. 034,ζ-电位为(-27. 2±0. 6) m V;通过光学显微镜观测到,BITC被包埋于复合乳化剂中,且均匀分布在乳液体系,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样品热特性的差异对比表明,射流空化改性蛋白-磷脂能显著增加乳液冻融稳定性。  相似文献   
97.
对张家口坝上地区康保、沽源、尚义和张北4县1960-2017年错季蔬菜温室育苗期4月上旬至5月上旬各旬不同级别大风日数以及大风出现概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极端风速多出现在20世纪70-80年代;康保、尚义出现风灾的概率略大,沽源出现风灾的概率最小;4月上旬至5月上旬坝上最大风速出现在张北,为29.7 m/s(1981年5月2日);近些年最大风速和大风日数均有所减少。  相似文献   
98.
为了从微观结构的角度深入研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道边坡土壤的渗透特性,对膨胀土开展显微CT扫描试验,得到了土样裂隙的二维图像和三维裂隙网络模型,并对裂隙的分形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膨胀土内部裂隙网络十分复杂,裂隙尺寸分布范围广泛,可以划分为大、中、小3类;由裂隙数量分布特点可看出膨胀土内部大裂隙的数量较少,但面积占比较大;按照形状可以将大裂隙分层4类,包括:扁平状、似椭圆多边形、长条状和树枝状,其中树枝状裂隙大多为连通裂隙,而连通裂隙是膨胀土吸水膨胀和失水干缩特点的先决条件;从分形几何的角度研究裂隙规则度,发现膨胀土内部的裂隙具有明显不均匀性,裂隙不均匀性可以作为影响渠道边坡稳定性的潜在因素。  相似文献   
99.
苏北杨树黄化病对苗木生长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苏北杨树黄化病发生情况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苏北杨树黄化病感病区域内发病情况严重,感病指数达63%。同时,随着发病程度的增加,其苗高、地径等生长指标显著下降,最高降幅达63.7%和56.51%,严重影响了苗木质量。对土壤分析显示,土壤中Mg、Zn元素的含量与感病指数、苗高、地径存在着典型相关性。严重黄化区域土壤中Mg、Zn含量均与正常区域有显著差异,表明土壤中Mg、Zn元素可能是苏北杨树苗木黄化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0.
为了探讨PDGFA基因的结构和功能,采用RT-PCR方法获得梅花鹿PDGFA基因,并运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其序列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梅花鹿PDGFA基因开放阅读框大小为591 bp,共编码196个氨基酸,蛋白的分子质量约为22 ku,理论等电点(pI)为8.53,是亲水性蛋白,具有信号肽。二级结构分析显示,含有47.45%无规则卷曲、39.29%α-螺旋、13.27%扩展链。进化分析显示,PDGFA蛋白与白尾鹿(Odocoileus virginianus texanus)、家牛(Bos taurus)、山羊(Capra hircus)、野猪(Sus scrofa)、白犀牛(Ceratotherium simum)、小鼠(Mus musculus)、密西西比鳄(Alligator mississippiensis)、原鸡(Gallus gallus)、绒啄木鸟(Picoides pubescens)的蛋白质序列相似度分别为98%、97%、96%、94%、93%、89%、81%、79%、7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