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4篇
农学   3篇
  2篇
综合类   24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41.
近56年潍坊市降水量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61—2016年潍坊市9个县(市、区)降水量气候资源要素资料,采用线性趋势统计分析方法,对近56年潍坊市降水量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56年来潍坊市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春季和冬季降水量占全年比重很小。降水量总体呈减少趋势,以24.05 mm/10 a的速率减少;年代际变化显著,20世纪60、70年代降水量处于偏多的阶段,80、90年代降水量明显偏少。  相似文献   
42.
为探讨东北旱地秸秆还田量对磷素在土壤中垂直分布及玉米产量的影响,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进行玉米栽培试验,以常规施肥为对照(CK),在常规施肥的基础上添加秸秆,设置秸秆用量分别为0.25、0.50、0.75、1.00、1.25和1.50 kg·m-2。分别测定不同处理0—90 cm土层土壤中全磷(total phosphorus,TP)和速效磷(available phosphorus,AP)含量、淋溶液的累积淋失量和玉米产量。结果表明,土壤TP和AP含量随着土壤深度的加深逐渐减少。与CK相比,随着秸秆还田量的增加磷素向下迁移降低,秸秆还田量对土壤剖面磷素向下迁移影响显著;淋溶液中P含量显著减少,其中TP降低12.93%~59.85%,AP降低11.22%~46.28%。秸秆还田显著影响玉米产量,秸秆还田量为0.75 kg·m-2时产量最高,较CK增产14.61%。综上所述,秸秆还田可以增加耕层土壤速效磷含量,减少土壤磷素淋失,大幅提高玉米产量,为东北旱地秸秆还田减少磷素淋溶、控制农业面源污染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3.
为明确秸秆还田和氮肥供应对设施蔬菜土壤性质的影响,以夏秋茬设施番茄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秸秆还田量和氮肥供应情况下设施番茄土壤0~20 cm土层土壤肥力和土壤氮素淋溶的变化。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和氮肥施用提高了土壤0~20 cm土层有机质、全氮、速效钾和速效磷含量;不同秸秆还田量均可以提高土壤中脲酶、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施加氮肥对土壤脲酶活性有显著影响,土壤蔗糖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差异不显著;秸秆还田和氮肥减施可以分别降低淋溶液铵态氮、硝态氮、全氮浓度和淋溶损失量,最高可降低全氮淋溶损失量31.44%和49.25%,氮肥减施可降低硝态氮淋溶损失量达56.65%;秸秆还田和低氮肥供应可以增加设施番茄的产量,氮肥过量会导致设施番茄减产。  相似文献   
44.
为探明玉米秸秆添加量对设施土壤氨挥发和辣椒氮素累积的影响,采用室内盆栽的试验方法,以蔬菜大棚土壤作为研究对象,以辣椒为试材,设置4个处理,即在常规施肥(N 100 kg·hm-2、P2O5 70 kg·hm-2、K2O 80 kg·hm-2)的条件下不添加秸秆(CK)和加入秸秆量分别为4 500 kg·hm-2(S1)、9 000 kg·hm-2(S2)、13 500 kg·hm-2(S3)。采用通气法对盆栽辣椒土壤原位氨挥发进行监测,并在不同时期对土壤铵态氮、硝态氮含量及辣椒地上部总氮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监测期内不同秸秆添加量土壤的氨挥发量和氨挥发速率均在第7天达到峰值,S2的氨挥发量较CK、S1、S3分别减少了43.0%、12.8%和17.9%,氨挥发速率平均值分别降低了30.0%、7.5%和20.0%;土壤铵态氮含量各处理均在第7天达到峰值,S2较其他3个处理分别减少了24.2%、11.5%和14.8%,且S2与CK差异极显著;硝态氮含量在第21天达到峰值,S2较其他3个处理分别增加62.8%、25.8%和47.2%,且处理之间均差异显著;辣椒成熟期地上部总氮含量在第60天时,S1、S2、S3较CK增加了13.7%、19.1%和9.3%,且S2与CK、S1、S3均呈显著差异(P<0.05); S2处理辣椒产量与CK相比增加14.3%;在监测期内土壤氨挥发累积量与植株地上部氮素累积量和辣椒产量均呈显著负相关(P<0.01)。研究表明,秸秆添加量为9 000 kg·hm-2时能够显著减少设施土壤氨挥发量,有效降低土壤铵态氮含量,提高硝态氮含量,对植株氮素累积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可减少农业面源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