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8篇
综合类   19篇
植物保护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小麦淀粉合成关键键与淀粉主要理化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小麦子粒淀粉合成、关键酶的作用以及淀粉的主要理化特性,简要分析了小麦淀粉特性与品质的关系,并对该研究方向的发展作了进一步展望。  相似文献   
22.
23.
豫麦49号高产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豫麦49号是温县祥云镇吕平安农艺师继“温2540优系”之后培育出的高产、优质、多抗新品种。其综合性状好,自身调节能力强,产量三要素协调稳定,大分蘖多,成穗率高,高抗倒伏,是一个增产潜力很大的小麦新品种。1998年经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了探...  相似文献   
24.
在池栽条件下,研究了3种土壤(粘土、壤土、沙土)对3个不同筋力(强筋、中筋、弱筋)冬小麦品种籽粒灌浆过程中AGPP,SSS和SBE三个淀粉合成关键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粘土区藁麦8901和洛麦1号3个酶活性都较高,其变化趋势均呈单峰曲线,除藁麦8901的AGPP花后25 d达到峰值外,其余均在花后20 d达到峰值。表明粘土栽培可能  相似文献   
25.
灌浆期两个不同穗型冬小麦品种:多穗型品种豫麦49和大穗型品种豫麦66旗叶光合速率、SPS活性和WSC含量的变化均呈单峰曲线,但豫麦66的峰值出现偏晚,而且灌浆中后期叶片代谢活性下降缓慢,显示出源端较强的同化物持续供应能力.两品种旗叶NR活性变化趋势基本相同,但开花后5~20d内,豫麦49旗叶NR活性高于豫麦66,开花后20~35d内情  相似文献   
26.
 在池栽条件下,研究了粘土、壤土、沙土对3个不同面筋含量冬小麦品种籽粒灌浆过程中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GPP)、可溶性淀粉合成酶(SSS)和淀粉分支酶(SBE)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高面筋含量的藁麦8901在沙土上种植3个酶活性都较高,AGPP活性变化呈双峰曲线,在花后10 d和20 d分别有两个峰值,且第二个峰值显著高于第一个峰值;SSS和SBE变化趋势均呈单峰曲线,花后20 d达到峰值,表明沙土可能有助于藁麦8901籽粒淀粉的合成。豫麦49 AGPP和SSS活性表现为沙土>壤土>粘土;而SBE活性粘土和壤土较高,沙土较低,表明3种土壤质地对该品种籽粒淀粉合成可能都是有利的。低面筋含量的洛麦1号在粘土上种植3个酶活性都较高,其变化均呈单峰曲线,峰值出现在花后20 d,表明粘土可能有助于洛麦1号籽粒淀粉的合成。  相似文献   
27.
河南省小麦生产现状与入世后的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河南作为全国第一产麦大省 ,面对中国入世的新机遇 ,客观分析我省小麦生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积极采取应对措施 ,主动迎接挑战 ,对确保我省小麦生产实现持续稳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1 河南省小麦生产现状河南省地处中原 ,是我国小麦的最适生态区 ,全省小麦播种面积、总产量均居全国首位。改革开放以来 ,全省小麦生产始终保持着持续稳定发展的势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改革开放以来 ,全省小麦生产连续跨上三个台阶 ,小麦总产分别于 1 978~1 981年、1 982~ 1 984年和 1 985~ 2 0 0 1年突破1 0 0亿k…  相似文献   
28.
不同源库型小麦品种生理特点及其与穗粒重的关系   总被引:20,自引:4,他引:16  
以大粒小麦新品种兰考86(79)(源限型)、豫麦18号(库限型)和大穗小麦新品系黄8124(源库素作型)为材料,对其生理特点及其与穗粒重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源限型和源库素作型品种“源”的形成和发展较库限型品种更为合理,其光合势大,叶面积技续时间长,光合生产率高,叶版光合性能强,粒重增长快,穗部性养优良;子粒灌浆速度前期增加快,后期下降平缓,粒重与灌浆速度吁显著的正相关,面库限型品种这种相关关系不明显。叶片对源限型品种,叶鞘对源库互作型品种、茎行对库限型品种子粒增重贡献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