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2篇
林业   4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8篇
水产渔业   63篇
畜牧兽医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以静水法研究了石油烃和镉对毛蚶(Scapharca subcrenata)的急性毒性试验和联合毒性效应,并采用水生毒理联合毒性相加指数法对毒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单一毒性作用时,24、48、72、96 h石油烃对毛蚶的LC50分别是6.863、5.129、2.965、1.914mg/L;24、48、72、96 h镉对毛蚶的LC50分别是12.27、7.86、6.16、5.17 mg/L.石油烃和镉对毛蚶的联合毒性作用,当采用毒性1∶1进行试验时,暴露时间分别为24、48 h 时,AI<0,表现为拮抗作用,暴露时间分别为72、96 h 时,AI>0,表现为协同作用;采用浓度1∶1试验时,暴露时间分别为24、48 h 时,AI<0,表现为拮抗作用,暴露时间分别为72、96 h 时,AI>0,表现为协同作用;表明随着暴露时间的增加,石油烃和镉的联合毒性从拮抗作用转变为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旨在探讨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易位子相关蛋白 α 亚基(translocon-associated protein alpha, TRAPα)基因特征及其在抗白斑综合征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WSSV)中的作用。通过 PCR 和 Sanger 测序技术, 获得凡纳滨对虾 TRAPα 的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 ORF)序列, 将该基因命名为 Lv-trapα, 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采用 real-time PCR 分析 Lv-trapα 基因在健康凡纳滨对虾和感染 WSSV 不同时间点的凡纳滨对虾肝胰腺、鳃、 肌肉、眼柄中的 Lv-trapα 表达水平。同时, 利用重亚硫酸氢盐测序技术(bisulfite sequencing PCR, BSP)检测健康凡纳滨对虾和感染 WSSV 后 96 h 的凡纳滨对虾肝胰腺组织中 Lv-trapα 基因上游 DNA 序列的甲基化水平。结果显示, Lv-trapα 的 ORF 全长 873 bp, 共编码 290 个氨基酸, 预测相对分子质量为 32466.4, 理论等电点为 4.45。多序列比对发现 TRAPα 蛋白的保守性较高。Lv-trapα DNA 序列中有 8 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SNP), 其中 1 个 SNP 位点处于外显子区域且属于错义突变, 其余 7 个 SNP 位点处于内含子区域。real-time PCR 结果显示, Lv-trapα 基因在凡纳滨对虾肝胰腺、鳃、肌肉、眼柄中均有表达, 且在感染 WSSV 后显著上调表达(P<0.05)。 值得注意的是, 在感染 WSSV 后 96 h, 体内病毒含量不同的凡纳滨对虾肝胰腺中 Lv-trapα 的表达水平差异显著, 高病毒含量组中 Lv-trapα 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低病毒含量组(P<0.05), 提示 Lv-trapα 表达水平和 WSSV 复制水平存在正相关性。BSP 结果显示, Lv-trapα 基因上游 1 个 CpG 位点(存在于 NCBI 数据库 NW_020872863.1 第 360336-360337 nt 位置)的甲基化水平和 Lv-trapα 表达水平呈负相关, 该 CpG 位点的甲基化水平和凡纳滨对虾体内 WSSV 病毒含量也呈负相关。本研究可为深入研究凡纳滨对虾抗 WSSV 的分子机制和抗病分子育种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
黄芪多糖脂质体对鸡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观察黄芪多糖(APS)被制备成黄芪多糖脂质体后是否能够提高其生物活性,用MTT法测定了其对鸡T、B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以APS溶液和空白脂质体作为对照。结果显示:APS脂质体在125~15.625μg.mL-1时无论是单独作用还是协同植物血凝素(PHA)作用均能显著促进鸡T淋巴细胞的增殖,并且在125~31.25μg.mL-1时,效果显著优于APS溶液和空白脂质体(P<0.05);APS脂质体在125~15.625μg.mL-1时无论是单独作用还是协同脂多糖(LPS)作用均能显著促进鸡B淋巴细胞的增殖,并且在31.25μg.mL-1的效果显著优于APS溶液和空白脂质体(P<0.05)。表明:APS脂质体能够提高APS促进鸡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因此,脂质体作为APS的载体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采用浓度梯度污染暴露室内模拟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的石油烃和Cd2+、Cu2+对毛蚶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的影响。不同质量浓度的Cd2+处理毛蚶16d,谷胱甘肽S-转移酶与对照组无显著变化;而Cu2+处理组,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受到显著的抑制;石油烃处理组,明显地诱导毛蚶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结果表明,毛蚶体内谷胱甘肽S-转移酶对重金属Cd2+的变化不敏感;毛蚶体内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受到重金属Cu2+抑制,但其最大抑制率低于50%;石油烃诱导毛蚶体内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最大诱导率高于50%,其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的变化与石油烃的质量浓度显著相关。毛蚶体内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可作为生物标志物用来评价水生态系统中石油烃的污染程度。  相似文献   
15.
甘草多糖和甘草酸对NDV感染鸡胚成纤维细胞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甘草中提取甘草多糖和甘草酸,进行抗病毒活性比较。用MTT法比较了它们对鸡胚成纤维细胞(CEF)生长及以三种加药方式(先药后毒、先毒后药、药毒同时)抵抗新城疫病毒(NDV)感染细胞的影响,并用平均病毒抑制率比较甘草多糖和甘草酸的抗病毒活性。结果表明,先药后毒,甘草多糖能显著抑制NDV感染细胞(P0.05),平均病毒抑制率为60.6%;先毒后药,甘草多糖和甘草酸都能显著抑制NDV感染细胞(P0.05),其中甘草多糖的平均病毒抑制率为74.28%,甘草酸为62.3%。通过平均病毒抑制率比较,表明甘草多糖的抗病毒活性优于甘草酸。  相似文献   
16.
鱼和虾类经常接触异常的水温、低溶氧量的水体、或高或低的盐度等不利生存的环境,在这些逆境胁迫下,生物有机体会特异开放一些基因的表达或提高某些特定蛋白的表达丰度,以度过难关。这些基因和蛋白质包括14—3—3基因、抗冻蛋白、热激蛋白和Na/K—ATPase酶等。同时,这些基因和产物对于人类研究生命的起源和进化、改良经济水生生物的品质及环境监测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的养殖水体水质情况以及微生物菌群的组成结构,本研究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手段,测定凡纳滨对虾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过程一级移动床生物净化、二级固定床生物净化、养殖水体的水质指标、水体和生物净化载体以及对虾肠道微生物菌群的组成。结果显示,水体的氨氮(NH4+-N)和亚硝态氮(NO2-N)质量浓度显著降低,分别为0.85和0.21 mg/L。养殖系统水体、生物净化载体和虾肠道样品中共有的优势菌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此外,一级、二级生物净化系统水体中的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为优势菌,生物净化载体中浮霉菌门(Planctomycetes)和硝化螺旋菌门(Nitrospirae)为优势菌;对虾肠道中的厚壁菌门(Firmicutes)为优势菌。另外,对虾养殖循环水系统中生物净化载体上的细菌物种含量比水样中的细菌物种少,但微生物多样性高于养殖水体,...  相似文献   
18.
随着新农科的发展,水产养殖业对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分析目前水产养殖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借鉴“科技小院”的发展思路,提出了建设“水产小院”的概念,分析了“水产小院”的工作模式,明确了建设“水产小院”的主要环节,最后阐明了“水产小院”在人才培养、科研成果转化等方面的功能和优势。  相似文献   
19.
三疣梭子蟹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疣梭子蟹作为重要的海洋经济动物,在基础生物学方面有较为全面的研究和总结,但在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同工酶谱分析、RAPD分子标记研究和线粒体基因组序列分析等方面.本文对三疣梭子蟹分子生物学,尤其是分子标记技术的应用研究取得的进展情况进行了阐述,探讨了三疣梭子蟹的研究发展方向,为今后更为系统地研究三疣梭子蟹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是对水泥混凝土路面所产生的病害进行研究,并根据维修路面的各种使用方法对沥青路面的施工进行维修,下文主要是对沥青层的质量的各个控制进行了有效分析,并提出了一些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