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2篇
林业   4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8篇
水产渔业   63篇
畜牧兽医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为研究Cd2+胁迫下脊尾白虾(Exopalaemon carinicauda)甘露糖集合凝集素(MBL)在肝胰腺中表达量的变化特征,本研究利用重金属镉(Cd2+)对脊尾白虾进行96 h急性毒性实验。实验共设置5组Cd2+浓度胁迫(0、0.01、0.0175、0.021和0.0278 mmol/L),分别在Cd2+胁迫后0、3、6、12、24、48、72和96 h共8个时间点取样。实时荧光定量结果显示,高浓度Cd2+(0.0175、0.021和0.0278 mmol/L)胁迫下,脊尾白虾MBL基因的表达量先呈上升趋势,在72 h达到峰值后随后下降,但各时间点表达量均与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Cd2+浓度为0.01 mmol/L时,脊尾白虾MBL基因的表达量整体呈下降趋势。进一步采用RNA技术干扰该基因表达后,发现Cd2+胁迫后的脊尾白虾个体死亡率显著增加。本研究表明,脊尾白虾MBL在应答Cd2+胁迫过程中可对机体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2.
毛蚶生物学特性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陈建华  阎斌伦  高焕 《河北渔业》2006,(9):24-25,49
毛蚶(Scapharca subcrenata)属于软体动物门、瓣鳃纲、翼形亚纲、蚶目、蚶科,毛蚶属,俗称毛蛤、麻蚶、瓦楞子等,广泛分布于日本、朝鲜、中国沿岸.在中国北起鸭绿江,南至广西均有分布,以莱州湾、渤海湾、辽东湾、海州湾等浅水区资源尤为丰富.毛蚶是中国、朝鲜、日本等国家海域常见的经济贝类,不但其肉味鲜美,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维生素含量高等特点,而且具有药用价值,深受消费者喜爱.20世纪70年代仅渤海湾的产量就达20多万t,但近年来由于过度捕捞及环境污染严重等因素,导致毛蚶资源日益匮乏,已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价格不断攀升.因此,近几年毛蚶的增殖工作已引起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33.
高焕  阎斌伦  蔡生力 《水产学报》2009,33(4):704-712
性选择作为生物进化的原动力,在物种形成和进化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也是动物行为学的研究热点之一。目前,水生生物中性选择相关的研究逐渐增多。水生生物复杂的性选择行为,不仅体现在交配前选择,还体现在配子水平上的选择,同时,鱼类还有性角色反转等现象。性选择依据一定的内在生理生化机制发生,相关研究显示,性选择行为与基因决定的遗传因素和环境等非遗传因素有关。这些非遗传因素包括了雌雄个体所处的时间和空间因素、人类活动和其它诸如捕食者和“偷情者”等生物因素等等。水生生物的性选择研究侧重点集中在鱼类上,还有待更多的研究发现来揭示水生生物复杂的性选择行为及其机制。  相似文献   
34.
为研究不同发育阶段脊尾白虾线粒体基因组表观遗传学特征,本研究在筛选硫化测序引物的基础上,对不同发育期的脊尾白虾线粒体基因组甲基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经引物筛选验证,选取了4对引物在脊尾白虾的受精卵、幼体期、仔虾期和成虾期共4个发育期进行甲基化特征的分析,结果表明,除ND5基因3′端序列(21#引物扩增区)无甲基化现象外,COX3基因的起始区序列(13#引物扩增区)、COX3基因的3′端序列(16#引物扩增区)和ND5基因5′端序列(19#引物扩增区)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甲基化现象。其中,COX3基因的起始区序列仅在受精卵孵化期和幼体期存在甲基化现象,COX3基因3′端序列在除受精卵外的其他3个时期均存在甲基化现象,且以上甲基化率随个体发育阶段的提高呈下降趋势;ND5基因5′端序列在4个不同发育期均存在甲基化现象,但甲基化率无显著差异。甲基化主要发生在COX3基因和ND5基因位点上,推测脊尾白虾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通过调节线粒体基因组甲基化来调节机体能量代谢过程。本研究首次从整个发育周期角度探讨了线粒体基因组甲基化特征,以期为进一步揭示甲壳类生长发育相关遗传机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35.
陈建华  阎斌伦  高焕 《水利渔业》2011,32(4):125-129
通过对斑尾刺鰕虎鱼(Acanthogobius ommaturus)肠道内岐口福斯特吸虫(Faustula qikouensis)种群动态的研究发现,随着宿主体长的增加,其平均密度、感染强度及感染率均呈上升趋势;在宿主体长小于26.5cm时,其种群平均拥挤度、扩散性指标随着鱼体长的增加而增大,分布参数k值则呈减小趋势。...  相似文献   
36.
方斑东风螺是国内近年来新兴的一个养殖品种,市场消费潜力巨大,但产量有限,市场上供不应求,为发展方斑东风螺养殖业,对其生物学特性和养殖技术进行了研究.生物学特性研究主要包括形态特征、生活习性、食性与生长等;养殖技术研究包括苗种繁育技术和成螺养殖技术,目前方斑东方螺成螺养殖方式主要有池塘养殖、对虾高位池养殖、自然海区砂滩养殖、海区沉箱养殖、鲍笼养殖等;另外,还探讨了方斑东风螺的病害防治对策,认为应以预防为主,采用防治相结合的原则.鉴于方斑东风螺市场消费潜力大、养殖适应性广等特点,对其养殖前景十分看好.  相似文献   
37.
介绍了西葫芦绵腐病、绵疫病、枯萎病、细菌性叶斑病、软腐病、花叶病和根霉腐烂病的危害症状、发病特点。提出防治这些病害应加强栽培管理,提高植株抗病能力,采用以铲除菌源和药剂保护为重点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8.
干露下三疣梭子蟹家系间血淋巴免疫因子活性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设置了10 ℃、20 ℃和30 ℃ 3个温度干露条件,比较了不同三疣梭子蟹家系血淋巴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过氧化氢酶(CAT)、一氧化氮(NO)含量、过氧化物酶(POD)等5种非特异免疫因子活性随干露时间延长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酸性磷酸酶(ACP)指标在3个家系间没有差异,碱性磷酸酶(AKP)、过氧化氢酶(CAT)、一氧化氮(NO)含量和过氧化物酶(POD)在3个家系间存在着差异,其中一氧化氮含量(NO)可以作为指示家系是否具有耐干露特性的一个指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这些差异的原因及在培育三疣梭子蟹耐干露新品种上的意义。  相似文献   
39.
40.
研究了超低温冷冻保存(-196℃)对脊尾白虾精子内琥珀酸脱氢酶(SDH)、乳酸脱氢酶(LDH)、Na+/K+-ATP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还原酶(GR)与顶体酶活性的影响,以期为提高脊尾白虾精子超低温冷冻效果提供理论依据.设置对照组(未添加抗冻剂)、3个实验组[分别添加DMSO (V/V) 10.0%、12.5%、15.0%],于冷冻0、1、3、5、7、15d取样测定各酶活性.结果表明,经冷冻后,除GR外,其他所测酶活性均出现显著下降(P<0.05),且以对照组酶活性下降幅度最大.GR活性在冷冻7d内显著升高,且对照组明显高于实验组(P<0.05),在冷冻15d时又出现下降.添加15.0% DMSO组所测酶活性均高于同期其它各组,表明15.0% DMSO对精子内酶的保护作用较好.冷冻15 d后15.0% DMSO组的SDH、LDH和Na+/K+-ATP酶活性由(28.500±1.453) U/mL、(1290.836±27.603) U/L和(2.605-0.232) μmol/(mg·h)分别降至(15.300±0.950) U/mL、(363.713-13.943) U/L和(0.542-0.186) μmol/(mg.h);SOD和CAT活性由(106.497±7.217) U/mL、(383.632±4.731)U/g分别降至(17.036 ±0.321)U/mL、(166.940±1.910) U/g;顶体酶活性从(3.521±0.010)μIU/106降至(1.212±0.043)μIU/106;而GR活性由(217.042±6.962) U/L上升至(302.787±24.558)U/L.从冷冻后各酶下降幅度来看,超低温冷冻对SOD活性的影响最大,其次是Na+/K+-ATP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