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2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3篇
  5篇
综合类   40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9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1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41.
近年来中国奶牛养殖在畜牧养殖中所占比重持续攀升,由畜禽养殖废弃物造成的土地资源浪费、地下水氨氮超标、有害气体排放超过大气负荷、传染性疾病的发生、气候异常等问题日趋严重,人类当下面临亟待解决的环境污染难题。到2017年为止,全国畜禽养殖废弃物年产高达38亿吨左右,相对总利用率却不足60%[1],粪污中的重金属和抗生素残留问题也成为本时代关注的焦点,粪污的无害化处理与再生利用迫在眉睫。本文综合论述了奶牛粪便养殖蚯蚓的研究现状,讨论利用蚯蚓处理粪污来突破重金属残留和抗生素替代品研究两大焦点问题的可能性,以期为奶牛粪便高效资源化和无害化利用提供参考依据,通过奶牛粪便养殖蚯蚓来实现畜牧业循环经济,同时促进我国特种经济动物养殖业的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42.
目的 探究典型合成孕激素去氢孕酮(Dydrogesterone,DYD)在模拟太阳光下的光化学转化过程及转化路径。方法 利用光化学反应器,测试模拟太阳光下DYD的光解动力学过程,探究不同pH(5、7和9)、温度(15、25和35 ℃)和天然有机质(Natural organic matter,NOM)质量浓度(0、5和20 mg·L-1)对DYD光解速率的影响,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UHPLC-QTOF-MS)鉴定DYD光解后产生的潜在产物,并推测潜在的反应路径。结果 光照条件下DYD浓度逐渐降低,说明DYD发生了光降解过程。DYD的光解速率受溶液初始pH影响不明显,一阶光解动力学速率常数(k)为0.015~0.019 h-1;DYD的光解速率在高温和低浓度NOM条件下有所提升(k从0.019 h-1分别升至0.027和0.028 h-1),但在高浓度NOM条件下被抑制。UHPLC-QTOF-MS分析表明,DYD在光解过程中共生成19种产物,主要为羟基化、加氢、缩聚、光异构化以及开环后的反应产物。结论 DYD在地表水中会发生光降解作用,温度和NOM是影响其光解的重要因素;光解后形成的19种产物仍保留了DYD的分子骨架,因此可能仍具有潜在的内分泌干扰效应。  相似文献   
43.
本文分析了甲醛对人体的危害,介绍了板式家具甲醛控制的方法。  相似文献   
44.
利用人工林杨木生产人造板,可以缓解我国天然林木材资源短缺的问题。实验表明:杨木生材旋切出的单板表面光洁,背面裂隙率较低,能够满足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45.
46.
通化的地形、地貌、气候、温度等自然条件,非常适合山葡萄的种植和生长,山葡萄的大面积生长及种植,使得通化地区成为我国主要的山葡萄酒产区,为进一步提高通化山葡萄酒市场竞争力,本文从山葡萄酒的加工工艺和品质控制等方面进行分析,期望能有利于其品质的提升。  相似文献   
47.
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一直备受重视,但受教育教学理念、手段、考核评价、师生双方因素以及管理水平等影响,思政教学与专业脱钩,理论实践衔接困难,内容缺乏时代性等状况依然普遍存在,思政教育效果仍然不佳。扭转这种局面,就需要高职院校思政教学体系重新优化构建,做好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创新建设性可依托的教学载体,探索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和手段,建立科学的评价与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48.
为解决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与普通高职教育培养人才不能满足社会需要的矛盾。通过充分调研区域经济对人才的需求情况,以服务区域经济为目的,在校企深度融合基础上,通过"校中厂"和"厂中校"平台,构建了对人才的分方向、分层次的职业技能培养及基于终身教育理念的校企一体化育人模式,并建立高职实践能力培养与企业岗位能力与职业素养之间有效的沟通机制,并通过该模式下的毕业后育人阶段的实施,实现对学生真正意义的终身教育。  相似文献   
49.
不同措施黄绵土坡地暴雨侵蚀及磷素流失特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讨不同管理措施对10°、15°和20°黄绵土坡面侵蚀及磷素流失的影响,本文以60 mm·h-1为试验雨强,采用室内人工模拟降雨试验方法,以CK(裸坡,0%生物炭,平作)为对照,分析C1(裸坡,0%生物炭,横垄)、C2(裸坡,3%生物炭,平作)、C3(裸坡,3%生物炭,横垄)、C4(裸坡,6%生物炭,平作)、C5(裸坡,6%生物炭,横垄)、C6(植被,0%生物炭,平作)、C7(植被,0%生物炭,横垄)、C8(植被,3%生物炭,平作)、C9(植被,3%生物炭,横垄)、C10(植被,6%生物炭,平作)和C11(植被,6%生物炭,横垄)多措施下黄绵土坡地泥沙及磷素流失特征。结果表明:不同坡度下C1、C6、C7、C8、C9措施能有效降低黄绵土坡面侵蚀及磷素流失;施加生物炭(C2~C5、C8~C11)加剧了坡地尤其是陡坡的土壤侵蚀和磷素流失;在不同坡面上布设植被措施(C6~C11)均具有拦沙固磷作用,在15°坡面效果最优;横垄措施(C1、C3和C5)减沙固磷效应随坡度增大而减弱,在20°下易失效,故小于10°坡面上宜推广应用横垄措施;植被与横垄措施相结合(C7、C9和C11)在不同坡度下的消减率均在50%以上,故在实际农业生产中建议使用横垄搭配植被措施。黄绵土坡面磷素流失以颗粒态(PP)为主,PP/TP流失比例多在80%以上,并随坡度增大而增大;3种坡度下施加生物炭(C2、C4)均使PP占比增至90%以上,而横垄和植被措施能有效降低坡面PP/TP比例。综上,缓坡上设置横垄,陡坡上设置植被或者在植被覆盖基础上合理搭配横垄和3%生物炭措施,均有利于阻控黄绵土坡面土壤侵蚀和磷素流失。  相似文献   
50.
选择合川具有代表性的巴渝新居,对其庭院植物进行调查与群落多物种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在被调查的140户庭院中,共栽种161种植物,隶属于70科132属;种子植物的科属分布类型齐全,地理成分复杂多样,科和属的分布都以热带分布为主;对各村木本植物的丰富度、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分析,古圣村多样性指数较高,山林村多样性指数较低;合川巴渝新居庭院植物生活型丰富,乔木与草本植物最多,而灌木与藤本较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