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3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篇
  2篇
综合类   32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7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21.
食用菌居家栽培产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家庭农艺业的兴起,食用菌的居家栽培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该文综述了食用菌居家栽培的意义,分析并提出了市面已有的居家栽培产品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关键问题总结了居家栽培产品的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22.
枸杞红瘿蚊是宁夏枸杞上重要成灾害虫之一。枸杞白瘿蚊是继枸杞红瘿蚊后在宁夏枸杞上新发现的另一种瘿蚊科害虫。两种瘿蚊均以幼虫为害宁夏枸杞幼嫩花蕾使其不能正常发育,但形成的虫瘿结构差异明显。本文通过外部形态观察、石蜡切片等方法对两种虫瘿发育过程中的外部形态特征、内部组织结构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两种瘿蚊幼虫的取食不会引起花部结构的增加或缺失,但均影响花部结构发育,使其无法正常开花结果。枸杞红瘿蚊主要造成子房细胞数量增多形成虫瘿,枸杞白瘿蚊主要造成花冠细胞体积增大形成虫瘿。此外两种虫瘿在花柱、花丝、蜜腺、花药、花柄等处均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23.
为了解不同栽培环境下甘草在生长及抗性指标方面的差异,选择自然露地栽培和温室栽培2种栽培环境,以乌拉尔甘草和胀果甘草2种常见甘草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生物量及叶绿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游离脯氨酸、丙二醛含量等生理指标,研究不同栽培环境对甘草一年生实生苗生长指标及抗性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栽培条件下,苗高、地径、主根长、鲜质量、干质量等生长指标差异显著,自然露地栽培的甘草长势显著优于温室栽培处理,乌拉尔甘草在自然露地栽培环境下的生长量略低于胀果甘草,但在温室栽培环境下略高于胀果甘草;不同处理间叶绿素含量差异较小,乌拉尔甘草叶绿素含量高于胀果甘草,温室栽培甘草叶绿素含量高于自然露地栽培处理;可溶性糖含量及可溶性蛋白含量差别很大,自然露地栽培的甘草可溶性糖含量较高,乌拉尔甘草可溶性糖含量增加幅度最大,可溶性蛋白含量却是温室栽培的甘草较高;不同栽培环境下,游离脯氨酸含量差别不大,游离脯氨酸含量在9月份较高;自然露地栽培与温室栽培之间丙二醛含量差异不明显,丙二醛含量在7月份较高。综合来看,乌拉尔甘草在不同栽培环境下生长及抗性指标的表现更具优势,在环境适应性方面具有更大的适应范围,在环境适应性方面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24.
[目的]通过观察玉米杂交种在干旱环境下的生长性状表现,用玉米幼苗期的萌发抗旱指数来评价玉米的抗旱性,为抗旱品种选育提供借鉴。[方法]采用PEG-6000水溶液模拟干旱环境,比较4个玉米品种在幼苗期的发芽率、萌发性状的变化。[结果]随着天数的增加,4个品种的发芽率都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在10%~15%的PEG-6000水溶液浓度下玉米品种的发芽率高于其他浓度处理;N7、NT3在干旱胁迫下种子萌发指数相对较高。从萌发抗旱指数的差异分析来看,N7、NT3与N3、T3有极显著差异。[结论]N7、NT3的萌发性状表现同抗旱指数差异性一致,可以用来鉴定玉米萌发期的抗旱性强弱。  相似文献   
25.
低温胁迫对赤霉素代谢的调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4℃处理,对模式植物拟南芥与烟草赤霉素(GA)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低温胁迫 抑制赤霉素前体GGPP 合成通路众多基因的表达,而促进催化GA 失活酶编码基因及赤霉素受体基因的表达。通 过对超表达PtGA20ox、PtGA2ox1 及AtCBF1 的转基因烟草及4℃处理野生型烟草植株GA1 含量及代谢相关基因的 表达分析表明,低温胁迫下,GGPP 合成与GA 失活酶编码基因的表达属于主动调控,低温响应通路中关键因子 CBF1 可能参与了此调控过程,而赤霉素受体基因表达受到了低水平GA 的反馈调控。该研究揭示低温胁迫下生长 延滞可能是植物主动响应环境变化的过程,通过抑制前体积累及加速失活而降低GA 水平可能在植物适应低温胁 迫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6.
干旱胁迫条件下几种胡枝子渗透物质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以胡枝子属中的6个种为材料,研究了干旱胁迫条件下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及热稳定蛋白质的变化.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对胡枝子脯氨酸含量变化有较大的影响.在土壤相对含水量从75%~80%下降到55%~60%时可溶性糖的含量增加较少,而当土壤相对含水量下降到35%~40%时则迅速增加.随着土壤相对含水量的下降,各种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呈逐渐下降趋势.热稳定蛋白质含量在土壤相对含水量从75%~80%下降到55%~60%时增加,而当土壤相对含水量下降到35%~40%时则迅速减少.认为在脯氨酸、热稳定蛋白质与可溶性糖之间可能存在着互为补偿的作用.  相似文献   
27.
为了研究乙烯拮抗剂STS预处理对切花金鱼草瓶插生理效应的影响,以"凉爽"金鱼草切花为供试材料,选用蔗糖、8-HQ、柠檬酸作为瓶插保鲜液的基本成分,进行了不同浓度STS预处理液的组合配方对比。结果表明:STS作为乙烯拮抗剂,在适合的浓度范围内可延长切花金鱼草瓶插寿命、提高观赏品质,保持切花水分平衡,抑制乙烯的合成。各个处理当中以浓度为0.2 mmol·L-1的STS预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8.
通过设置不同温度处理,研究其对蕙兰形态发育的影响,为设施蕙兰栽培提供温度管理可信赖参考.试验条件下,白天/晚上温度为25℃/20℃、30℃/25℃的B、C处理显著促进了叶芽、花芽的发育.B、C处理叶芽的出现比对照早10d以上,叶芽出现后,每10d的生产数量为0.8~0.9个,在试验末期,叶芽数量为5个左右,较对照高38%~54%;花芽发育比对照提前5d以上,每10d的花芽生产数量分别为0.6~0.8个,比对照高出50%以上,试验末期,花芽数量达到4~5个.蕙兰花箭的出现也与温度处理有关,B、C处理较对照分别提前16d、8d,A处理和对照基本一致,试验末期,B、C处理花箭高度分别为42.5 cm、24.75 cm,较对照14.75cm高出188%和68%.最终蕙兰开花数量B、C处理为72朵、25朵,分别是对照的10倍、3.5倍.试验采用20℃~25℃的温度处理可以有效地促使蕙兰提前打破休眠,从而达到提前开花的目的.  相似文献   
29.
在盆栽条件下用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 fungi)接种黄檗一年生实生苗,研究丛枝菌根对黄檗(Phellodendron amurense Rupr.)生长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丛枝菌根显著提高了黄檗的生长及吸收能力,苗木株高、地径及主根长等都显著大于对照植株,增强了苗木根系活力,提高了叶片吸收NPK的能力;接种G.mosseaeG.diaphanum的苗木平均高比对照苗木增加了近20 cm;根系活力与对照相比提高了2.5~2.7倍。丛枝菌根促进了黄檗的生长发育,提高了叶片光合效率,促进根系对矿质营养的吸收,叶片N、P、K含量均有提高,其中接种G.diaphanum的苗木光合效率提高最为突出,光合速率为12.23 μmol·m-2·s-1。研究结果可以为黄檗的菌根化育苗和资源保护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30.
何莎  汪志荣  马传鑫  高琼 《安徽农业科学》2010,(25):13761-13763
天津市水资源短缺,污水排放量大、回用率低,污灌年限长,土壤盐碱化复杂多样、程度高,采用室内模拟的方法,研究利用典型劣质水灌溉砂壤土后,土壤中盐分的迁移变化。结果得出,劣质水灌溉后土壤的pH值低于清灌,全盐量、SAR、ESP稍高于清灌。在小麦根系活动层,清水灌溉后,砂壤土由中度碱化土减轻为非盐碱土和轻度碱化土;劣质水灌溉后,土壤由中度碱化土减轻为轻度碱化土和中度碱化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