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1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10篇
  6篇
综合类   37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7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建立了一种考虑催化再生的微粒捕集器碳烟沉积量估计模型。通过试验数据辨识出NO_2与碳烟的反应以及热催化再生反应参数和载体捕集特性参数。在不同工况下,碳烟沉积量估计模型的计算值与实际碳载量称量值相比,误差可以控制在10%以内。经过计算,随着排气温度的不断提升,碳烟再生量权重不断提升,催化再生有效地降低了颗粒物沉积量,延长了主动再生周期。通过深床层离散分层和饼层累积碳载量计算,碳烟加载量主要分布在饼层,深床层占比较少,且深床层碳烟量主要集中在离散层的第1层中。经过验证,引入NO_2辅助再生及热催化再生反应的模型有效地估计了碳烟加载量并对碳载量分布特性给出了有效的分析,为微粒捕集器内碳烟颗粒物主动再生时机的判断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2.
春小麦/春玉米间作模式光温环境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春小麦/春玉米间作是我国西北地区一种较为普遍的间作种植模式。于2013年在内蒙古河套灌区开展试验,分析了小麦/玉米间作在不同供肥水平下光合有效辐射和土壤表层温度的空间和时间变化特征,以及光温环境改变对小麦和玉米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麦玉共生前期,间作玉米接收的太阳辐射减少,透光率平均比单作玉米降低3.9%~6.3%,土壤表层温度降低2.42~2.63℃。在共生后期,间作玉米的光照条件改善,透光率比单作玉米平均升高19.3%,土壤表层温度降低1.51~1.73℃。小麦收获之后间作玉米接收的光强显著增加,土壤温度平均比单作玉米升高2.14~2.37℃。间作条件下小麦的生长得到促进,表现出明显的边行效应;而间作玉米的营养生长受到限制,叶面积在各生育期都显著低于单作玉米。综合分析表明,间作模式对各组分作物农艺性状的影响主要是由于光温环境的改变所致。  相似文献   
53.
Plug-in混合动力汽车能量管理策略优化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PSAT前向仿真软件及矩阵分割全局优化算法,对并联式Plug-in混合动力汽车(PHEV)在不同电能消耗续驶里程(CDR)下的能量管理策略进行了优化设计研究.结果表明:PHEV电能消耗续驶里程越大,优化控制参数对整车经济性影响越小;小CDR优化控制参数的整车平均经济性能好于大CDR优化控制参数;利用优化设计得到的PHEV能量管理策略可以使整车平均等价油耗降至2.70 L/(100 km),相对于原型车经济性提高了近58%.  相似文献   
54.
为明确硅酸钠作为速效硅肥在水稻生产中的施用效果,2020年采用小区的试验方法,以常规施肥为对照,设计硅酸钠不同用量梯度等5个处理,研究硅肥不同用量配施化肥对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在水稻主要生育期通过调查植株性状,表明施用硅酸钠可促进植株分蘖,增加干物质积累,特别在水稻灌浆期,施硅肥增加了叶片面积,加快水稻抽穗进程。测产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相比,配施硅酸钠45kg/hm2效果最佳,比对照公顷增产766.6kg,增产率为8.27%,其产量的增加主要是通过增加分蘖、提高穗粒数来实现的,配施硅酸钠能有效降低空瘪率。  相似文献   
55.
将构建好的重组质粒转化宿主菌BL21,利用IPTG(1mmol/L)诱导实现了VP2蛋白主要抗原域的高效表达,表达产物经SDS-PAGE电泳鉴定其表达形式;经滤膜、饱和硫酸铵、Ni-NTA树脂层析进行纯化。结果表明:重组质粒得到高效诱导表达,并且重组蛋白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获得高纯度的重组蛋白。  相似文献   
56.
客观分析了西安市推广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必要性,概括总结了西安市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应用现状,深入探讨了实际推广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发展对策,以期能为西安市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应用及现代农业可持续性发展提供一定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57.
正玉米是世界上重要的谷类作物之一,种植面积和总产量仅次于小麦和水稻。我国是世界玉米第三大生产国,年生产量占全球的18%~([1])。黑龙江省是我国重要的玉米商品粮生产基地,玉米播种面积位居黑龙江  相似文献   
58.
高莹 《农业考古》2015,(1):158-167
明清时代的学田,在其定义上有了进一步的细化,出现广义同狭义之分。广义学田可称之为提供学习和应举之资的田地,狭义学田只是赡学校之田。在此基础上,借助政书和福建地方志,对明清时期,主要是清代的学田在教官交接时和赈济时的制度进行阐释。同时在狭义学田定义下,对古代学田的起源进行探究,初步对主要学田起源说进行辨析。  相似文献   
59.
绿色植保素(一施壮)系陕西秦阳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出品的生物制剂,该产品能活化植物细胞,调节植物基因,增强植物免疫力,为验证其增产效果,特做此试验.  相似文献   
60.
植物检疫是防止检疫性有害生物传播蔓延、保护农业生产安全的重要措施。也是保证农产品贸易顺利进行的前提。为杜绝带疫种子进入市场,切实保护农民利益和农业生产安全,辽宁省植物保护站于春耕时节组织各级植物检疫部门在全省范围内开展种子市场植物检疫专项执法检查,发现了一些值得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