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6篇
林业   2篇
农学   12篇
  5篇
综合类   41篇
农作物   1篇
植物保护   2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4 毫秒
81.
应用秩次变量 nij和 n′ij,非参数统计量 Pi,P′i,Si 和 Dj描述了 2 0 0 1年国家绿豆品种区试资料的基本特征 ,并对参试品种进行综合评判。结果表明 :绿豆区试品种间丰产性和稳定性存在显著差异 ,92 39- 8和 930 9- 2 2是丰产性和稳定性较好的品种。2 0个试点中有 14个试点对品种差异具有较高的分辨力 ,其中分辨力最高的试点为山西长治 ,发现 80 .0 %的差数显著。  相似文献   
82.
为了解不同基因型绿豆群体的冠层温度分异现象及其光合性能,以不同产量水平绿豆品种为材料,在开花结荚期利用红外测温仪对绿豆冠层温度进行观测,并定期测定主茎开花节位叶片的光合性能。结果表明,参试绿豆品种在开花结荚期间存在冠层温度分异现象,低产品种“汾绿2号”、“洮9947 6”的冠层温度持续偏高,高产品种“冀绿9802 19 2”和“潍绿2116”冠层温度持续偏低,且高产品种主茎开花节位叶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以及胞间CO2摩尔分数等光合生理指标均优于低产品种。  相似文献   
83.
膳食补硒是人类摄入硒的主要途径,通过硒生物强化技术能有效提高作物硒含量。本研究以甜荞品种西农9976为试验材料,亚硒酸钠为硒源,采用大田试验,设置纯硒施用量0 (Se0)、5 (Se5)和20 g hm–2 (Se20) 3个水平。于2020—2021年连续两个作物生长季,研究不同外源硒浓度下甜荞光合特性、干物质积累与转运、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变化规律及其对各器官硒含量、硒转运因子及籽粒硒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喷施亚硒酸钠使甜荞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胞间CO2浓度(Ci)和水分利用效率(WUE)较对照平均增加13.12%、11.50%、5.48%、5.95%和5.77%,改善了叶片光合物质生产能力;喷硒处理显著增加甜荞叶片光系统Ⅱ的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II)及光化学淬灭系数(qp),降低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  相似文献   
84.
土壤盐渍化是影响农作物种子萌发出苗以及生长发育的重要限制因素,探究外源激素对盐胁迫条件下荞麦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的缓解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以荞麦品种西农9976为材料,采用培养皿萌发和盆栽发芽2种方法,研究褪黑素(MT)与2,4-表油菜素内酯(EBR)浸种对不同盐浓度胁迫下荞麦种子萌发、幼苗生长、抗氧化酶活性、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盐胁迫增加了荞麦种子和幼苗叶片丙二醛(MDA)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抗氧化酶(SOD、POD、CAT)活性,降低了荞麦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和成苗率,使荞麦种子胚芽长度、胚根长度和幼苗高度显著下降。MT、EBR浸种荞麦种子可有效缓解盐胁迫危害,使荞麦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和成苗率较对照分别增加14.9%~33.3%、11.5%~27.3%和20.0%~46.2%,显著提高荞麦种子胚根长度、胚芽长度、胚芽鲜重和干重、幼苗高度、幼苗鲜重和干重,并显著增加荞麦种子和幼苗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和SOD、POD、CAT活性,降低MDA含量。综上所述, MT和EBR浸种均能通过提高荞麦种子保护酶活性、减少活性氧积累、增加渗透调节物质含量,促进盐胁迫条件下荞麦种子发芽及幼苗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