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59篇
林业   12篇
农学   19篇
基础科学   7篇
  14篇
综合类   92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9篇
畜牧兽医   120篇
园艺   11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小鼠睾丸支持细胞和胰岛共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成功分离睾丸支持细胞和胰岛的基础上,以小鼠睾丸支持细胞作为饲养层与胰岛进行共培养,通过形态学方法和胰岛素荧光免疫测定法观察单独培养和共同培养条件下胰岛的生长特性及胰岛素分泌功能。结果表明,睾丸支持细胞能够为胰岛提供良好的生长微环境,促进胰岛增殖,显著延长体外培养条件下胰岛的生存期限,共培养19d后胰岛的存活率依然在90%以上。在功能上,共培养组胰岛的胰岛素分泌水平从第7天开始就显著高于单独培养组(P〈0.01),培养15d后2个共培养组的胰岛素刺激指数分别为2.13±0.13和2.58±0.11,表明睾丸支持细胞饲养层能保持胰岛素高分泌水平和良好的糖刺激反应性,是一种比较理想的胰岛体外长期培养方法。  相似文献   
72.
 IGF基因家族对肌肉发育起重要的调控作用,而目前对牛肌肉发育过程中IGF基因家族的表达变化研究还不充分。本研究利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技术分析了南阳牛3月龄到24月龄期间背最长肌组织中IGF,IGF受体和IGF结合蛋白基因的表达变化规律,发现IGF1,IGF2,IGF1R,IGF2R,IGFBP1和IGFBP3的表达量均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其中18月龄和24月龄时的表达量与3月龄时相比显著低(P<0.05);IGFALS也呈现出下降的趋势,但表达量在各个时期没有显著的差异(P>005);IGFBP2,IGFBP4和IGFBP6在6月龄时表达量上升,在12月龄和18月龄时表达量降低,在24月龄时表达量再次上升,但各个时期表达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IGFBP5表现出先升高而后降低的趋势,6月龄比24月龄时表达量显著高(P<005),其他各月龄之间差异不显著。本研究对IGF基因家族在南阳牛肌肉发育过程中的表达变化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为进一步深入分析IGF系统在牛肌肉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3.
中国地方黄牛GH基因遗传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以鲁西牛、南阳牛为试验动物,利用PCR-SSCP和PCR-RFLP技术研究了以上2个地方黄牛品种生长激素(GH)基因第3内含子、第4内含子、第5外显子、3’端和5’端位点的遗传多态性。检测结果表明:GH基因第3内含子1547bp处发生碱基C→T的替换;GH基因第4内含子位点多态的产生是由于1947bp处发生碱基T→G的替换;GH基因第5外显子2141bp处碱基C→G的突变,使得亮氨酸变成缬氨酸,造成氨基酸发生变化。GH基因3’端的PCR-RFLP结果表明:由于2639bp处碱基GCC→GGC的突变造成HaeⅢ酶增加1个酶切位点;GH基因5’端位点多态的产生是由303bp处碱基C→T的突变造成。  相似文献   
74.
山羊毛囊干细胞分离、培养及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2.4U/mLDispase酶消化和机械切割法分离毛囊隆突部,经胰酶(0.5mg/mL胰酶+0.2mg/mLEDTA)消化从山羊耳部皮肤分离得到毛囊干细胞,用自制无血清培养基培养,并用形态学观察、细胞生长曲线、克隆形成率及免疫组化染色检测,探讨毛囊干细胞体外分离培养方法及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所分离细胞具备毛囊干细胞特征:体积较小、表面光滑、立体感强,呈现未分化细胞特征;K19、integrin-β1以及p63免疫组化染色阳性;第3、5、7代干细胞克隆形成率分别为25.6%&#177;2.6%、31.8%&#177;1.9%和27.0%&#177;3.9%,极显著高于对照组角质细胞克隆形成率(P〈0.01)。采用配制的无血清条件培养液可使山羊毛囊干细胞体外维持未分化状态并传代至19代。  相似文献   
75.
为制备和纯化对氧磷酶(PON1和PON2)蛋白做准备,对牛的PON1和PON2基因进行克隆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从牛肝脏组织中用RT-PCR扩增PON1和PON2 cDNA的全长编码序列,连接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中,构建重组表达质粒并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DE3)中,以IPTG诱导表达目的蛋白,SDS-PAGE分析表达情况。 结果表明,成功克隆了PON1和PON2两个基因的cDNA的全长编码序列,酶切及测序鉴定证明,获得含有目的基因片段的重组质粒,表达的牛的PON1和PON2融合蛋白以可溶性的形式存在。这为进一步制备和纯化PON1和PON2蛋白,以及探索其在家畜使用寿命中的研究和提高犊牛初生重的作用等方面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6.
J.  L.  Martin  淮亚红 《中国畜牧兽医》2007,34(5):156-156
我们用了3年时间研究了170头小母牛的母亲怀孕后期和泌乳早期营养对其生长和繁殖性能的影响,试验母牛按照2×2因素处理设计。怀孕后期试验组母牛或者每天补充0.45 kg含有42%的粗蛋白质补充料(PS组)或者不补充粗蛋白质(NS组)。在泌乳早期试验中,所有来自怀孕后期处理组的母牛被饲喂干草或者放牧在地下灌溉的草场。试验结果表明,母牛营养对其女儿的出生日期和出生重影响不显著(P>0.10)。饲养在牧场和PS组的试验母牛其女儿205 d出生重要高于饲喂干草和NS处理组(P=0.02;P=0.07)。PS组母牛妊娠诊断女儿体重较大(P<0.04),但泌乳早期母牛营养对其女儿体重没有影响(P>0.10)。怀孕后期和泌乳早期母牛营养对女儿初配年龄或青年母牛转群率没有影响(P>0.10)。泌乳早期母牛的营养差异对女儿受胎率影响差异不显著(P>0.10)。来自PS组母牛的女儿受胎率较高(P=0.05),并且在第一胎产犊季节的第21 d产犊的比例较高(P=0.005)。母牛营养对女儿的平均产犊时间、难产率以及初产季节犊牛出生重没有影响(P<0.10)。PS组母牛的女儿在第二胎繁殖季节的体重较大(P=0.005),而它的体重并不受泌乳早期母亲营养状况的影响(P>0.10)。母牛营养不影响女儿的平均日增重(ADG)或者饲料转化效率(G∶F)。如果泌乳早期母牛被饲喂干草,那么PS组母牛的女儿较NS组有较高的干物质摄入量(DMI)(P=0.09)和剩余采食量(P=0.07),但如果泌乳早期母牛被放牧在草场上,情况就不是这样。PS组母牛的女儿断奶重、初配体重、第一次妊娠诊断和第二次繁殖季节体重较高。在泌乳早期,放牧在草场的母牛女儿有较高的断奶重,而不是断奶后重。尽管初配年龄和青年母牛转群率相似,PS组母牛的女儿第一胎产犊季节在第21 d产犊的比例较高(P=0.05),并且受胎率比NS组母牛的女儿高。总之,这些结果表明母牛营养对女儿断奶后体重和繁殖率有影响。  相似文献   
77.
牛抗病基因BoLA-DRB3的新等位基因的发现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BoLA-DRB3基因是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基因家族中的Ⅱ类基因,它是该基因家族中最主要的功能基因,所编码的MHC抗原与免疫应答、抗病性密切相关。其第2外显子是编码抗原的主要功能区。本试验以地方良种鲁西牛、秦川牛、晋南牛和南阳牛为研究对象,采用PCR—RFLP方法对DRB3基因307bp的扩增产物进行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DRB3基因第2外显子的第154位C→A,从而产生新的等位基因。经x^2适合性检验,鲁西牛在MHC-DRB3基因第2外显子的Msp I酶切位点未达到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  相似文献   
78.
79.
80.
提取鲁西牛血液DNA样品,PCR扩增后用基因自动测序仪进行基因扫描分型,研究Y-STR微卫星位点UMN0929,UMN0108,UMN0920和INRA124在鲁西牛群体中的遗传多态性。结果发现,156头无亲缘关系的鲁西牛公牛在4个Y-STR微卫星位点均有遗传多态性;UMN0929检测到4种等位基因,UMN0108检测到5种等位基因,UMN0920和INRA124均检测到2种等位基因。UMN0929、UMN0108、UMN0920和INRA124位点各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别为0.25,0.41,0.17,0.17;0.14,0.28,0.28,0.14,0.16;0.38,0.62和0.73,0.27;基因多样性(GD)分别为0.71,0.78,0.47,0.39。共发现了58种单倍型(Haplotype),单倍型多样性(Haplotype diversity,HD)为0.94。表明UMN0929、UMN0108、UMN0920和INR124 4个微卫星位点在鲁西牛群体中有遗传多态性,在鲁西牛的起源、个体识别和亲子鉴定的研究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