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7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3篇
林业   15篇
农学   16篇
基础科学   82篇
  30篇
综合类   187篇
农作物   22篇
水产渔业   8篇
畜牧兽医   81篇
园艺   42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7 毫秒
481.
【目的】探究光强对苗期大豆叶片水力导度、光合特性和叶水势的影响,分析叶脉性状对不同生长光强的适应机制,为提高大豆光能利用提供理论支撑。【方法】选用强耐荫型的大豆品种南豆12和弱耐荫型的大豆品种桂夏7为试验材料,在人工气候室进行盆栽试验,设置高光强((424.47±12.32)μmol·m-2·s-1,HL)、中光强((162.52±20.31)μmol·m-2·s-1,ML)和低光强((93.93±9.87)μmol·m-2·s-1,LL)处理。在处理20 d后研究不同生长光强对苗期大豆叶片水力导度、光合参数、叶片水势及叶脉性状的影响。【结果】相对于高光强处理,低光强处理下南豆12和桂夏7的叶片水力导度显著降低,南豆12的叶片水力导度在3个处理下均显著高于桂夏7。与高光强处理相比,在中、低光强处理下南豆12的叶片水力导度分别降低7.56%和21.24%,气孔导度分别降低43.96%和58.89%,净光合速率分别降低29.44%和46.49%。同样,桂夏7的...  相似文献   
482.
483.
将收集的猪COCs置于添加不同浓度(0.0,0.3,0.6,1.2μmol/L)甘草酸单铵盐(monoammonium glycyrrhizinate, MAG)的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培养液中培养46 h,统计成熟率,通过免疫荧光染色检测成熟卵母细胞ROS表达水平;对成熟卵母细胞体外受精,于胚胎培养液内体外培养48,120 h,分别统计体外受精胚胎卵裂率、囊胚率,并用Hochest荧光染色检测囊胚总细胞数;结合成熟率及IVF胚胎发育囊胚率选定最佳添加浓度,在体外成熟培养液中添加最适浓度MAG,以0μmol/L MAG为对照组,体外培养46 h后,利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猪成熟卵母细胞的线粒体膜电位水平和细胞凋亡水平。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MAG处理组猪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率均有所提高,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不同浓度MAG添加均可降低猪卵母细胞ROS水平,与对照组相比,0.3,0.6μmol/L组差异显著(P<0.05),1.2μmol/L组差异极显著(P<0.01)。0.3μmol/L添加组显著提高了猪体外受精囊胚率(P<0.05),但不同MAG添加组对...  相似文献   
484.
磷酸化是重要的蛋白翻译后修饰,在调节植物免疫方面起重要作用,但目前对柱花草与炭疽菌互作的磷酸化知之甚少。本文以太空诱变柱花草抗病株系‘2001-84’和感病株系‘2001-71’为试验材料,通过非标记定量磷酸化蛋白质组学,分析了两种株系接种炭疽菌前后的差异磷酸化蛋白。结果表明:在‘2001-84’和‘2001-71’中分别有138个和106个蛋白的磷酸化丰度特异性响应炭疽菌侵染。蛋白功能与代谢通路富集分析发现两者具有明显的差异:‘2001-84’特异性磷酸化蛋白主要定位在质膜附近,参与胞内信号传导,并显著富集在MAPK级联信号通路、植物激素信号传导、病原菌互作途径等代谢通路;‘2001-71’则更多的定位于细胞器膜上,参与细胞器的分解,代谢通路只在剪接体途径显著富集。通过对‘2001-84’特异性磷酸化蛋白进一步分析,发掘了跟抗病相关的蛋白。本文研究可为后续解析柱花草抗炭疽病的分子机制和培育柱花草抗病品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85.
以某氢燃料电池运输车车架为研究对象,对现有底盘燃料罐的布置方式进行优化,提出了将原来在车架上方的燃料罐布置到车架两侧的方案,采用有限元建立原车架模型和优化后车架模型,对两种车架的典型工况进行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优化后车架强度既满足设计要求,也不会产生共振,符合该运输车设计要求。这种车架的布置方法不仅可以规避原方案中燃料罐占据较大空间的弊病,还可以扩大载货使用空间。  相似文献   
486.
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 RNAi)是真核生物中高度保守的基因沉默现象,在医药与植物保护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潜力,相关产品已进入或即将进入医药与杀虫剂市场。近年来,科研工作者在基于RNAi技术的植物病原微生物的防控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取得了进展,但仍无法实现基于RNAi防治植物病原真菌技术的商业化应用。本文概述了RNAi研究从1990年至今的发展历程,从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角度提出了RNAi病害防控技术产品化瓶颈问题的新见解,同时讨论了基于RNAi的杀菌剂对传统化学杀菌剂的影响,可为RNAi杀菌剂的创制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87.
物种适生分布区的预测是指导引种和栽培的有效途径。油松Pinus tabuliformis是我国主要的用材树种之一,种植范围广泛,对于水土保持起着关键作用。本文以黄河流域一级支流伊洛河流域为研究区,采用MaxEnt模型,依据76个油松有效地理分布样本点和筛选出的相关性低的10个环境特征变量,随机选择75%的油松分布点进行建模,25%的油松分布点进行模型验证,利用GIS空间技术平台,预测伊洛河流域油松的适生区域。结果表明:(1)MaxEnt模型具有良好的模拟效果,训练数据集工作特性曲线下的面积为0.957,测试数据的面积集为0.935;(2)年平均降水量是影响伊洛河流域油松适生分布区最重要的变量,其次是土壤类型、海拔、降水季节性变化、温度季节性变化,其贡献率分别为35%、24.8%、19.9%、9.2%和7.1%。油松适生降水量季节性变化范围为70~74 mm,平均年降水量为710~850 mm,气温季节变化范围在7.8~8.5℃,海拔范围在1 156 m以上;(3)油松在伊洛河流域东北部分布较少,中部和南部是主要的油松适生分布区,油松适生分布区面积为9074.84km2  相似文献   
488.
以伊洛河胡沟小流域为研究区,通过2007—2020年长期的野外观测,研究了农作物(普通小麦Triticum aestivum)、乔木林(大叶杨Populus lasiocarpa林)、经济林(皂荚Gleditsia sinensis林)、灌木林(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林)和草(长芒草Stipabungeana)地5不同植被类型对土壤水分动态和水分胁迫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生长季初期和生长季末期,5种植被类型土壤水分储量均呈下降趋势,其中,灌木林的土壤水分下降趋势明显小于其他植被类型,乔木林与草地的土壤含水量具有较大的下降趋势。(2)各植被类型实际蒸散发(ET)与潜在蒸散发(ETP)的比值总体呈下降趋势,其中,灌木林的ET/ETP比值最大,其次为草地、农作物、经济林和乔木林。乔木林较低的ET/ETP比值主要是由于土壤含水量降低,导致土壤压实,地表径流增加。(3)各植被类型实际蒸散发与降水的比值(ET/P)在2007年、2011年、2012年、2014年、2017年和2019年均大于1。各植被类型的ET/P比值从大到小依次为:灌木林>草地>农作物>...  相似文献   
489.
哺乳期母驴挤奶对驴驹的生长发育造成了严重损害,开发使用高效哺乳期驴驹代乳料是驴奶生产企业的当务之急。本文探讨了两个配方的代乳料在生产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证明,高质量的代乳料对哺乳期驴驹在间断哺乳,吮食量严重减少的情况下对驴驹正常生长发育所需营养物质有良好的补充作用,最大限度降低了因哺乳量不足而导致的增重损失。  相似文献   
490.
滨州市博兴县是山东省的重要无公害蔬菜产地,设施西红柿种植已具规模,成为当地主导蔬菜产业。多年设施种植产生的土壤盐渍化、土壤动物和微生物种群改变等连作障碍问题,造成农产品品质下降和经济效益不高。为此,滨州市科技特派员服务队就制约博兴西红柿产业发展问题开展了调研。本文介绍了博兴县西红柿产业发展及土壤营养现状,分析了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以期为博兴县西红柿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