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12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8篇
  1篇
综合类   63篇
农作物   24篇
水产渔业   15篇
畜牧兽医   14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2.
中生菌素对水稻白叶枯病的防治机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对不同白叶枯病抗性水稻品种用200μg/ml中生菌素55℃温汤药液浸种,自然降温,秧田3—4叶期和移栽前5d各用30μg/ml中生菌素处理后,于成株期剪叶接种白叶枯病菌。结果表明中生菌素前期处理,于成株期接种白叶枯病菌时,高抗、中等抗性和感病品种中过氧化物酶、苯丙氨酸解氨酶和多酚氧化酶3种酶活性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且以中等抗性品种酶活提高最多,接种24和48h,3种酶活性较清水对照分别增加26.92%、26.74%、24.06%和7.09%、1.31%、1.60%。盆栽试验表明,中生菌素对中抗品种的防治效果最好,达58.4%。说明中生菌素对水稻防御酶活性的诱激作用是其防治白叶枯病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根据多年实践经验,对联合收割机割台部分进行了大胆创新,设计了一种螺旋搅切装置来代替拔禾轮、割刀组件、割台搅龙和割台4个部件的工作,从而大大简化了收割机的结构,减轻了重量,降低了制造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4.
用透射电镜观察了短尾鮠精子细胞和精子的形态以及细胞核、拟染色体和线粒体等的结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精子细胞的发育,核质凝聚程度逐渐增强。精子细胞时期细胞器较丰富,到精子细胞后期,细胞器的形态和数量发生了较大变化。短尾鮠的精子具有椭圆的头部和复杂的中片;近侧中心粒和远侧中心粒靠近核的中央;鞭毛呈9+2轴丝结构,并具有由外膜折迭形成的波浪形的鳍状结构。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用1M盐酸浸提树木样品——根、枝、皮、叶并且用湿灰化法对该样品加以处理。然后,分别利用火焰光度计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上述样品溶液中的钾、钙、镁含量。尽管处理样品使用的方法不同,但测定的结果却几乎完全一样。我认为大规模地测定树木样品中的钾、钙、镁含量用浸提法比湿灰化法既好、又快,而且简便。  相似文献   
6.
化学除草是目前玉米田主要除草方式之一,选择安全、高效、经济、环保的除草剂品种及使用技术对玉米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具有重大意义。本研究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玉米地新型除草剂26%噻隆·异噁酮悬浮剂在单用、混用(26%噻隆·异噁酮悬浮剂+38%莠去津悬浮剂)条件下的药效及安全性,并与目前玉米地常用除草剂乙草胺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药后57 d、77 d、103 d、119 d、133 d,26%噻隆·异噁酮悬浮剂在375m L/hm2剂量下对玉米田杂草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均在95%以上,与混剂(26%噻隆·异噁酮悬浮剂375 m L/hm2+38%莠去津悬浮剂1 800 m L/hm2)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无显著差异。另外,研究也显示26%噻隆·异噁酮悬浮剂在单用、混用对玉米田杂草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显著优于目前生产上应用的除草剂乙草胺。上述研究表明,26%噻隆·异噁酮悬浮剂的单用或混用对玉米地杂草的防效持效期长,且对玉米安全,并有一定的增产效果,可进行大面积推广应用,其中,以26%噻隆·异噁酮悬浮剂375 m L/hm2为佳。  相似文献   
7.
鲶繁殖生物学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魏刚 《水产学报》1997,21(3):225-232
嘉陵江鲶的卵母细胞划分为6个时相。第Ⅱ时相卵母细腻外不仅具有质膜,而且还有滤泡膜的结缔组织膜,第Ⅳ时相卵终细腻具漏斗状和精孔及椭圆形的精孔细腻。嘉陵江鲶的成熟年龄大多为1龄。生殖期雌雄经为2:1。繁殖季节中雌鱼的成熟系数高达14.5%。对鲶进行人工催产,成功地获得了鲶的受精卵。鲶的受精卵圆形、绿色,膨大后其直径为.05-4.57mm。温度在27.5-31℃,幼鱼孵出需要29个小时30分钟。初孵仔鱼  相似文献   
8.
于良  魏刚  王铭  朱鹏  董俊哲 《棉花科学》2021,43(4):66-72
根据近五年实验室检测大数据,分析我国进口巴西棉花品质指标的主体范围,总结不同主体指标各等级分布情况及变化趋势.结果 表明,巴西棉花的品级、长度和马克隆值合同品质符合率高,但不同指标不同时间段品质符合率略有偏差.综合认为:近五年巴西棉花品质一致性好,主体品质占比大,主体指标范围品质符合率高.  相似文献   
9.
魏刚 《淡水渔业》1987,(6):14-17,F003
本文对瓦氏黄颡鱼♀同长吻鮠♂的杂种胚胎和幼鱼进行了观察。杂种幼鱼具有比同期瓦氏黄颡鱼生长快的优势。杂种幼鱼具有相似子亲本的性状以及介子双亲之间的性状。证明对鮠科中这两种鱼的杂交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狂犬病是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重大动物疫病。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犬由原先看家护院的性质转变为经济型、宠物型、观赏型等多样化形式,宠物犬的数量在近几年内迅速增加,养犬的管理也成为了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