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12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3篇
  13篇
综合类   71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94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乌鲁木齐市西郊白星花金龟的寄主及发生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白星花金龟是近年来乌昌地区新发生的害虫,为科学制定白星花金龟防治措施,调查研究乌鲁木齐市西郊白星花金龟的寄主、发育历期、发生规律及越冬场所等.[方法]室内饲养和田间观察相结合.[结果](1)白星花金龟主要寄主有10科,21属,22种.其中作物14种,林木3种,花卉1种,杂草4种.(2) 白星花金龟卵期平均为10 d左右,幼虫有3龄,幼虫期平均为180 d, 成虫寿命90~130 d,共计完成一代需319~359 d.[结论]白星花金龟是杂食性为害,危害严重作物依次是玉米、向日葵、葡萄和桃.白星花金龟在乌鲁木齐市西郊一年发生一代.以2~3龄(老熟)幼虫在腐殖质丰富的牛、羊、猪粪中越冬,未见有成虫越冬现象.幼虫在不同牲畜粪便中越冬基数大小依次为:牛粪>猪粪>羊粪>牛羊混合肥.没有观察到白星花金龟幼虫有自残性.  相似文献   
42.
介绍了江苏现代蚕业技术推广应用示范基地的建设情况,分析了其特点及作用,并对建设现代蚕业技术推广应用示范基地、促进蚕丝业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制定政策性规划、加强标准化建设、实行产业化运作、加强产学研联合、坚持社会化服务等建议。  相似文献   
43.
本研究采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技术研究猪场沼气池细菌群落,对基于16S rDNAV3区的PCR-DGGE电泳的最佳变性剂梯度范围、电泳时间、染色时间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最佳变性剂梯度范围为35%~60%,电泳时间为12h,SYBR Green Fluorescent Dye染料的染色时间是30min,优化后的PCR-DGGE确保了实验的准确性、灵敏度和可重复性。运用此优化后的PCR-DGGE技术对5个猪场沼液细菌群落进行了研究,获得了较丰富的多样性。该实验为深入研究畜禽养殖粪污治理的菌种筛选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4.
牛病毒性腹泻是由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病毒(BVDV)引起的牛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可造成牛只的免疫抑制和持续感染,导致牛只繁殖率下降、流产、死胎以及犊牛多种疾病高发和高死亡率,严重影响养殖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以新疆不同养殖模式、不同年龄奶牛、不同区域(南疆和北疆)为研究对象,采集血清和耳组织,应用双抗夹心ELISA抗原法等方法,对7 个牧场的11 592 头奶牛BVDV的持续感染(PI)牛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各牧场均存在BVDV的PI阳性牛,场阳性率100.00%;群体阳性率为0.79%(91/11 592)。其中,南疆牧场的感染率高于北疆牧场,成母牛感染率高于犊牛,传统型牧场感染率高于现代化牧场。提示需要高度重视,全面开展PI牛的检测和淘汰阳性牛是控制该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45.
豆科绿肥替代化学氮肥促进柑橘幼苗生长和氮素吸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果园豆科绿肥还田是实现有机肥替代化肥的重要途径。研究不同绿肥替代化学氮肥比例对柑橘幼苗生长、氮素吸收、根系形态及土壤微生物量的影响,以期为柑橘减施氮肥和实现绿色有机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以1年生柑橘(Citrus reticulate L.)幼苗为材料进行盆栽试验,供试绿肥为拉巴豆(Dolichos lablab L.)和印度豇豆(Vigna sinensis Hayata)。在相同氮磷钾养分施用量下,设置5个绿肥氮替代比例:0 (100%F)、25% (25%G+75%F)、50% (50%G+50%F)、75% (75%G+25%F)和100% (100%G),磷钾量不足时由化肥补齐。在柑橘抽春梢期测定其各部位干物质量和氮素累积量,分析柑橘根系形态和根系活力,并测定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  【结果】  相比100%F处理,两种豆科绿肥替代化学氮肥均显著提高了柑橘干物质量和氮素累积量,以75%G+25%F和100%G处理的效果最好,其干物质量和氮素吸收量分别提高42.71%~82.95%和38.88%~53.31%;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提高了5.12%~48.42%,土壤微生物量氮含量提高了6.35%~133.67%,并且微生物量碳氮含量随着绿肥替代化学氮肥比例的增加而增加。绿肥替代化学氮肥处理明显提高了柑橘幼苗总根长和根表面积,其中以< 1.5 mm径级根提高最多。相比100%F处理,绿肥替代化学氮肥处理的柑橘幼苗总根长和根表面积分别提高88.34%~324.87%和78.82%~372.91%;柑橘根径级<1.5 mm 根长和根表面积随着拉巴豆替代化学氮肥比例增加而增加,而印度豇豆处理则以替代50%和100%化学氮肥处理最高。同时,相比单施化肥处理,拉巴豆和印度豇豆替代化学氮肥处理柑橘根系活力分别提高43.95%~47.48%和40.61%~66.14%。相关性和结构方程分析表明,两种豆科绿肥替代化学氮肥可直接影响柑橘干物质量,也可通过改善柑橘根系形态和活力,增加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柑橘氮累积量和干物质量;绿肥C/N值和柑橘氮素累积量存在显著正相关性,其通过直接影响柑橘氮素累积量,或间接改变柑橘根系形态、根系活力和微生物量,进而直接或间接影响柑橘干物质量。  【结论】  在等氮磷钾养分条件下,拉巴豆和印度豇豆替代化学氮肥均明显促进了土壤微生物增殖,提高柑橘根系活力、根系长度和根表面积,促进柑橘氮素吸收和干物质积累。在不改变柑橘常规氮磷钾施用量的前提下,豆科绿肥替代75%~100%的化学氮肥为较适宜的替代比例,其能够促进柑橘幼苗氮素吸收和干物质积累。  相似文献   
46.
以天津市桃园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Tiessen磷分级方法研究绿肥栽培并利用条件下土壤磷组分含量变化和磷素活化周转特征。试验共设3个处理:绿肥覆盖(SC)、翻压(BU)和清耕对照(CT)处理。分别于绿肥处理1,4,7年后采集0—20,20—40 cm的土壤样品,测定全磷、活性磷库(Resin—Pi和NaHCO3—P)、中稳性磷库(NaOH—P)和稳定态磷库(Dil.HCl—Pi、Conc.HCl—P和Residual—P)含量。结果表明,与CT处理相比,SC和BU处理在各采样年份均提高了土壤全磷、Resin—Pi、NaHCO3—P、NaOH—P和Residual—P含量,降低Dil.HCl—Pi和Conc.HCl—P含量,处理间差异性随绿肥利用年限的增加而增加;其中,各指标BU处理均优于SC处理,且0—20 cm土层变化最为明显。绿肥利用7年后,BU处理0—20 cm土壤Resin—Pi、NaHCO3—P、NaOH—P和Residual—P含量较CT处理分别显著增加48.82%~128.41%,145.93%~231.16%,206.26%~590.06%和34.67%~37.66%,Dil.HCl—Pi和Conc.HCl—P含量分别显著降低12.37%~15.79%和43.72%~91.39%。综上,相对于清耕对照处理,果园绿肥栽培并利用可显著增加土壤活性磷库和中稳性磷库的比例,并显著降低稳定态磷库的比例;同时,随着绿肥利用年限的增加,土壤活性磷库和中稳性磷库的比例随之增加,稳定态磷库的比例随之降低。研究结果表明,果园绿肥栽培并利用可以有效促进土壤难溶性磷的活化周转,提高土壤磷素生物有效性。  相似文献   
47.
长期施肥对稻麦轮作紫色土有机碳组分及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明西南地区长期不同施肥处理对稻麦轮作紫色土有机碳组分和碳循环相关水解酶活性的影响,依托重庆北碚29年稻麦轮作紫色土长期定位试验,选取不施肥(CK)、单施氮磷钾肥(NPK)、有机无机配施(NPKM)、秸秆还田配施含氯化肥[(NPK)clS]和秸秆还田配施无机肥(NPKS)5个处理,测定土壤各组分有机碳含量及与土壤碳...  相似文献   
48.
[目的]新疆某规模化牧场奶牛乳房炎较严重,治疗许久未愈。探究致病原因,找到合理应对措施。[方法]本试验采集典型奶牛乳房炎病料,对其进行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病原菌分离纯化结果表明,该牧场奶牛乳房炎主要为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梭菌等多种细菌混合感染所致。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大肠杆菌对复方新诺明、卡那霉素、恩诺沙星、环丙沙星高度敏感,其中环丙沙星极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复方新诺明、卡那霉素、恩诺沙星、氯霉素极度敏感;梭菌对氯霉素、头孢曲松、氨苄西林高度敏感。[结论]本研究对乳房炎奶样分离,得到了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梭菌,建议该牧场对患病牛采取隔离措施,并使用替米考星、头孢噻呋钠及梭菌疫苗进行联合用药治疗。  相似文献   
49.
基于重庆市2017年以来的225份调研数据,以产量数据前5%的平均值为产量潜力,产量水平为分类依据,分析当前小农户生产的施肥现状、产量差及其影响因素、化肥减施潜力,以期为区域花椒生产增产增效提供参考依据。重庆花椒平均产量为8.66 t/hm2,产量潜力为16.7 t/hm2,产量差达8.02 t/hm2,当前椒农平均生产水平仅实现了产量潜力的52%,高、中、低产农户的产量差分别为3.11、7.84、12.2 t/hm2;椒园氮、磷、钾化肥用量分别为N 283 kg/hm2、P2O5 182 kg/hm2、K2O 237 kg /hm2。高产组椒农的化肥减施潜力大,其氮、磷和钾肥可分别减施36%、19%和16%;农户平均施肥以及中、低产组农户施肥水平均低于线性-平台模型拟合的合理施肥量,高产组农户是化肥减量和效益提升的主要对象。当前生产条件下,优化施肥量(氮肥N 299 kg/hm2,磷肥P2O5 228 kg/hm2,钾肥K2O 307 kg/hm2)、施肥次数(4~5次)、种植密度(密植,2000株/hm2以上)和整枝管理(果枝长度1.5 m以上,单株结果枝条数47~48条/株)能有效削减花椒产量差15.4%~43.3%;其中,施肥量、施肥次数和种植密度是影响花椒产量的主要因素,三者的贡献率高达52%。综上所述,重庆花椒生产上农户间产量、施肥量差异较大,提升农户科学施肥认识、整枝管理水平、耕地保护意识以及合理密植观念有利于削减花椒产量差和提高花椒生产效率,同时助力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0.
曾经风靡几时的蚕桑,被列为农村致富工程、支柱产业,1995年下半年却完全陷入困境,茧价大幅度下跌,蚕茧压库,丝厂全面亏损,出口严重受阻,导致桑园大面积被毁,形势十分严峻.今年秋茧收购将近,收购价格和政策如何,丝绸价格和出口形势有没有好转,会不会再出现去年那种可怕的收购形势,蚕桑生产何去何从等等,都令蚕农和行业内外人士普遍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