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6篇
  2篇
综合类   49篇
农作物   29篇
畜牧兽医   9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81.
选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0%氰戊菊酯乳油、48%乐斯本乳油、3%啶虫脒乳油等杀虫剂于克拉豆Cratylia argentea Benth.花期进行保花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的保花效果最理想,施药后第1天和第3天防效分别为62.6%和71.1%;10%毗虫啉乳油3000倍液的防效次之,第3天的防效也达66.2%;20%氰戊菊酯乳油4000倍液、3%啶虫脒乳油5000倍液和48%乐斯本乳油3000倍液的防效依次为64.2%、53.5%、52.1%。  相似文献   
82.
比较不同种植模式对巴西香蕉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种植模式下,茎高、茎围、叶长、叶宽的生长规律相似;各处理的茎围、叶宽、青叶数、果指数、抽蕾率、果穗轴尾部直径之间无显著差异;茎高、叶长、吸芽数、果指长度与果指围度、果穗轴头部直径之间除了D2(矩形单行植,株行距为2.0m×3.0m,种植密度为1666株/hm^2)与D3[矩形宽窄行植,株行距为1.5m×(3.0+1.0)m,种植密度为3333株/hm^2]有显著差异外,其他无显著差异,而且茎围、青叶数、吸芽数、果指数、果指长度与果指围度、果穗轴头部与尾部直径均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减少;现蕾期与果生育期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有所延长且收获期较分散;单果重、单株产量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减少,单位面积产量则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83.
通过对渭北旱区火柿、水柿、木洼柿和柿属君迁子气孔形态和叶片解剖结构的研究表明,柿树对干旱有一定的适应性,其气孔的大小与气孔指数呈正相关,气孔在中午表现出"午休现象";干旱影响柿树叶片的形态建成,表现为春季叶片的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厚度比值、细胞密集度大于其秋叶.从柿树叶的结构和生理特性上看,柿树具有偏旱生植物的倾向.  相似文献   
84.
采用整株肢解法,研究不同生育期宝岛蕉全株及各器官(根、球茎、假茎、叶及果轴、果实)干物质及NPK养分累积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收获时宝岛蕉干物质及NPK累积量分别为5.73kg/株、108.07g/株、15.53g/株和440.36g/株。宝岛蕉干物质及NK养分均在花芽分化期前累积缓慢,干物质及N均在花芽分化期到幼果期累积迅速,而K在花芽分化期后累积迅速。P分别在花芽分化期到幼果期、幼果期到收获期累积缓慢、迅速。另外,叶片和假茎是宝岛蕉现蕾前主要的干物质和NPK累积器官;果实发育时,果实干物质、NPK养分累积迅速,以上累积量分别占收获时全株的63.45%、21.89%、34.45%和20.15%。因此,宝岛蕉生产中应重施氮钾肥,少施磷肥,氮磷钾肥分别侧重在花芽分化期到幼果期、幼果期到收获期、花芽分化期后施入;而在果实发育过程中氮磷钾养分的充足供应是宝岛蕉高产的保障。  相似文献   
85.
以七成熟的宝岛蕉为试材,研究200μg/mL乙烯利处理对采后宝岛蕉果实后熟期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宝岛蕉果实后熟过程中,果皮色泽由绿转黄,总叶绿素含量下降,果皮膜透性增加,硬度、淀粉含量、VC含量逐渐降低,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糖含量逐渐增加,果实达到最佳食用期;相比于对照,乙烯利处理可加速果实的后熟,且各项指标明显优...  相似文献   
86.
木薯是热带地区重要的粮食与能源作物之一,为使木薯避开寒冻害,同时达到高产优质的效果,需研究提前成熟收获技术。在木薯种植后的第五个月开始周期性地对木薯施用5种不同浓度乙烯利,并在距收获前90、60 d取样与正常收获时的鲜薯产量进行比较,以及探讨收获前90 d至收获期间的淀粉含量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周期性施用600~800 mg/L浓度的乙烯利至收获前60 d可达到收获期的木薯产量和品质的要求,其中800 mg/L的乙烯利浓度对木薯催熟比较明显,可基本实现木薯避开寒冻害并提前收获的目标。  相似文献   
87.
海南部分荔枝种质的RAPD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采用10个10碱基的随机引物,通过RAPD分析的方法,在分子水平上对海南30份荔枝种质进行鉴定、分类和亲缘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大多数种质相似系数在55% ~80%之间,说明他们之间的亲缘关系较近;在相似系数为0.61的水平上,30份海南荔枝种质被分为4组,与以龟裂片特征为主要分类依据的形态分类有一定的相关性,但是RAPD分类比形态分类的分类范围更细。因此,传统形态分类不能完全反映出品种间的亲缘关系,有待结合RAPD分析方法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88.
火龙果原产于中美洲的热带地区,由于具有很好的保健功能,在越南和我国的台湾省得到发展,我国大陆近几年才引进栽培,但发展迅速,现在在海南、广东、福建、广西、云南等省都有成片的栽植。尽管火龙果适应性强,病虫害少,易于栽培和管理,但是近几年在栽培中还是出现了各地都发展、品种混杂、管理粗放、为片面地追求产量而不合理地使用农药等问题,  相似文献   
89.
张生芳  覃新导 《植物检疫》2007,21(6):353-355
本文简述了豆象科三齿豆象属的属征;对入侵我国并已定殖的该属3个成员——紫穗槐豆象、菜豆象及银合欢豆象的鉴别特征、分布和寄主列表进行了说明;对危害银合欢属的4种豆象——银合欢豆象、曼氏银合欢豆表、包氏银合欢豆象及长齿银合欢豆象的鉴别特征、分布和寄主列表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90.
10份香蕉种质对枯萎病的抗性评价(简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苗期、田间抗性评价方法,对引进的10份香蕉种质(台蕉1号、台蕉3号、台蕉4号、台蕉7号、GCTCV-106、GCTCV-119、GCTCV-247、FHIA-03、FHIA-18、FHIA-25)进行枯萎病4号小种的抗性评价.结果表明:10份香蕉种质中,GCTCV-119、FHIA-18、FHIA-25抗性为高抗;台蕉1号、台蕉4号、GCTCV-247、FHIA-03抗性为抗:台蕉3号、台蕉7号、GCTCV-106抗性为中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