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9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31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9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肠道共生微生物群落与家禽健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综述了肠道微生物群落的产生、共生微生物群落与消化功能的关系、肠道微生物对抵抗外部病原体的作用,以及饲料中添加益生素对肠道微生物群落的调节作用。鸡肠道微生物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得复杂,菌群的建立受饲料和鸡本身因素的影响。饲料益生素有利于肠道有益微生物生长的物质或者本身增加肠道有益微生物的数量,促进鸡的健康。肠道共生微生物通过竞争性排斥,对防止病原菌在肠道内的繁殖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2.
采集安徽省4个地区(合肥、宿州、阜阳、怀宁)定点屠宰场120头屠宰生猪的脾、肺、肾、腹股沟浅淋巴结共计480份样品,应用PCR方法进行猪圆环病毒2型(PCV2)检测。结果显示,怀宁屠宰场PCV2检出率最高、达23.3%,阜阳屠宰场为10%,合肥和宿州2个屠宰场均为6.7%;PCV2阳性屠宰生猪中,脾、腹股沟浅淋巴结的PCV2检出率与肺差异显著,与肾差异极显著。结果表明,安徽省定点屠宰生猪中存在一定程度的PCV2感染,脾和淋巴结为检测PCV2的最佳组织器官。  相似文献   
33.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分离株的致病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PRRSV安徽分离株的致病性,用从安徽省某发病猪场的病死仔猪组织中分离到的SCH07毒株接种40日龄健康仔猪,对其进行临床症状、病理剖检、病理组织学观察及抗体检测,结果表明:该毒株能引起仔猪高热、呼吸困难等明显临床症状和肺脏、淋巴结肿大、出血等剖检变化,病理组织学观察可见显著的间质性肺炎等病变,攻毒后第7天试验组仔猪血清中首次检测到抗体,并有一头在第15天死亡,证实安徽省已经出现临床高致病性PRRSV毒株。  相似文献   
34.
PRRSV感染猪体内多杀性巴氏杆菌的分离与血清型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常规方法和PCR技术,对来自安徽肥西、庐江、肥东、定远、桐城5个地区猪场检测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阳性的肺脏进行多杀性巴氏杆菌(Pm)的分离及其血清型鉴定。结果显示,49份病料中分离鉴定出7株Pm,且均属于A型,分离率为14.3%,高于其他细菌(副猪嗜血杆菌、猪链球菌)的检出率。表明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患猪继发或混合感染Pm的比率较高,而且A型Pm是安徽省感染猪群中的主要血清型。  相似文献   
35.
地顶孢霉培养物对保育仔猪生产性能及免疫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选择28日龄杜×长×大三元杂交仔猪32头,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25%地顶孢霉培养物,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期30 d。结果表明,试验组仔猪日增重比对照组提高10.4%,差异显著(P<0.05),饲料转化率提高2.6%,腹泻率降低57.7%;试验组平均猪瘟抗体效价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PRRS免疫抗体阳性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因此,地顶孢霉培养物具有促进仔猪生长和提高免疫力的功能。  相似文献   
36.
在鸡马立克氏病病毒流行地区,对400只1日龄肉用仔鸡进行鸡马立克氏病火鸡疱疹病毒弱毒冻干苗免疫接种,结果表明能有效地降低肉鸡的死亡率1%,且能有效地保证肉仔鸡生产性能的发挥。  相似文献   
37.
FRRSV和PCV-2双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美洲型标准株(ATCCVR-2332)的ORF7保守序列和猪圆环病毒2型(PCV-2)(AF381175)的ORF2基因保守序列,设计合成了两对特异性引物。用这两对引物,通过优化的PCR条件,对PRRSV阳性毒株反转录后的cDNA模板和PCV-2毒株的DNA模板进行双重PCR扩增,同时得到两条与试验设计相符的432bp(PRRSV)和630bp(PCV-2)特异性条带,建立了同时检测PRRSV和PCV-2的双重PCR方法。并用此方法对在安徽省不同地区所采集的72头份病猪的淋巴结、肺、肝、脾、肾等组织进行检测,证明建立的PCR方法可用于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38.
39.
陈申秒  魏建忠 《养猪》2007,(4):52-54
副猪嗜血杆菌是一种存在于猪上呼吸道的共栖菌,在特定的条件下常引起猪以关节炎、呼吸困难及高热为特征的传染性疾病。在目前流行的"猪高热性疾病"中常有分离到副猪嗜血杆菌的报道。近年来国内外针对副猪嗜血杆菌的诊断学与分子生物学逐渐深入,本文就有关副猪嗜血杆菌病的病原、流行病学、诊断及防治等方面的研究情况作一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40.
经鸡胚绒毛尿囊膜(CAM)接种、易感鸡接种试验、电镜观察,从安徽地区疑似病鸡的法氏囊组织分离到3株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分离株人工感染4周龄鸡,致死率分别为92%、83%、67%。接种9~10SPF鸡胚测得的鸡胚半数致死量(ELD50)分别为10-6.8/0.2mL、10-5.4/0.2mL、10-4.6/0.2mL。应用Nested-PCR分别对3株分离株VP2基因高变区进行克隆测序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3个分离株与国内外参考超强毒株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7.2%~99.5%,氨基酸同源性为99.3%~100%,VP2高变区核苷酸和推导的氨基酸符合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超强毒株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