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3篇
农学   6篇
  4篇
综合类   30篇
农作物   16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在海南省陵水县采集3065个土壤样品.参照第二次土壤普查的资料,以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的变化为依据.分析这20多年来这些养分的时空变异。研究结果表明,陵水县有效磷的含量相比较20多年前有了一定的提高。碱解氮和速效钾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有机质的含量有下降趋势,养分空间分布不均匀.说明陵水县存在一定程度施肥结构不合理的问题。  相似文献   
22.
HaiSOTER是全球范围内第一个1:20万尺度的完整区域SOTER数据库,也是在国际土壤参比与信息中心直接参与下由中国建立的第一个具有规范方法和多种应用模型的数据库。通过介绍HaiSOTER数据库设计与实现过程,以及HaiSOTER数据库在海南岛土壤质量系统评价、热带作物适宜性评价、全岛土壤侵蚀危险性评价和土壤多样性理论研究中的成功应用,进一步说明了建立大、中比例尺的SOTER数据库系统在中国具有十分广阔的前景和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23.
基于GIS的县域耕地资源数据库建立及耕地地力评价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用现代耕地资源管理理论和方法,结合GIS技术,在第二次土壤普查资料基础上,通过实地调查对大量数据进行补充,用GIS软件建立了定安县1:50000耕地资源数据库。并在此基础上选取排涝能力、轮作制度、成土母质、土壤侵蚀类型、pH、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交换性镁、耕层厚度、障碍层状况12个要素作为评价指标。叠加土壤图、基本农田保护块图或土地利用现状图,得到2411个评价单元。根据模糊数学理论,采用特尔菲法、层次分析法和加法模型计算出耕地地力综合指数,运用等距分级法形成耕地地力等级。在此次以水稻土为主的定安县耕地调查中,查出耕地总面积66729.47hm2,按综合指数分级方案划分的地力等级结果表明,二级地2241.60hm2、三级地27261.27hm2、四级地26065.93hm2、五级地11160.67hm2,分别占定安县耕地总面积的3.36%、40.85%、39.06%、16.73%,没有一级、六级、七级和八级耕地,面积较大的耕地属于三级和四级地,将其归入全国耕地地力体系后,定安耕地整体在全国处于中等级水平。  相似文献   
24.
几种土壤氟吸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采用平衡法对我国几种土壤氟吸附的动力学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土壤氟吸附的动力学参数差异很大,黄壤的最大吸附量最高,棕壤最低,棕壤的平衡时间最短,石灰土的平衡时间最长。不同土壤的氟吸附动力学参数与土壤理化性质有很大相关性。供试土壤的氟吸附动力学过程用双常数方程和E lovich方程描述获得了良好的拟合效果。而一级动力学方程和二级动力学方程都不适合土壤氟吸附动力学过程的描述。不同土壤的k值和β值证明黄壤较其他土壤吸附速率大,对加入土壤中氟的缓冲性大。  相似文献   
25.
土壤重金属污染及植物修复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从重金属的概念及污染土壤的特点出发,概括了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现状及危害,论述了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技术原理、类型、研究现状及优缺点,并对植物修复技术的研究趋势及在我国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6.
海南中西部荔枝园土壤养分分布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解海南中西部荔枝园土壤养分状况,为该区的荔枝园水肥管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袁以海南岛中西部荔枝园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土壤pH值及养分含量,依据海南省第2次土壤普查的土壤养分含量分级标准对土壤养分进行等级划分。结果表明:海南中西部果园土壤多为酸性,且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和有效钾的含量普遍偏低,交换性钙、镁的含量较高;土壤中、微量元素含量较为丰富,其中铁、锰、锌的含量等级均达一级标准。荔枝园所处地形和管理方式是其土壤养分含量分布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7.
为揭示氮、磷施用水平对土壤pH值和有机质含量的影响,以海南水稻土为研究对象,采用水稻盆栽试验分析不同氮磷处理水平下的土壤pH值和有机质含量变化,以期为海南的合理施肥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施用尿素和过磷酸钙,总体上会降低土壤pH,导致农田土壤酸化,且土壤酸化程度与其初始土壤pH值有关;适当的施用氮、磷,可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在供试条件下,对于pH较低的土壤,N2P2处理下的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最为显著,而pH较高的土壤,N1P3处理下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显著.  相似文献   
28.
以昌江黎族自治县(昌江县)为研究区,借助于空间分析手段,分析区内第2次土壤普查期间到2009年土壤耕层土壤pH的时空变异特征,并阐述其主要成因.结果表明,在气候、地形、母质、植被等自然因素共同作用下,20世纪80年代研究区土壤pH在西北到东南方向上有逐级降低的特征.区内2009年土壤pH值低于第2次普查期间,且空间变异度变小,平均值由6.0降至5.8;土壤pH分布受施肥、工矿等人为生产活动的影响,原有的空间分布格局有所改变,主要表现在昌化、海尾、乌烈等地土壤出现酸化特征.  相似文献   
29.
以热研2号柱花草为研究对象,采用“3414”肥料试验方案,研究不同氮、磷、钾肥的配比对热研2号柱花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各施肥处理产量均显著高于不施肥处理,施N 4 kg/667 m2,P2O5 8 kg/667 m2,K2O 8 kg/667 m2(处理6),鲜草产量最高,为3 997.6 kg/667 m2。通过三元二次肥料效益函数求得热研2号柱花草的最佳施肥量为:N 4.33 kg/667 m2,P2O5 3.93 kg/667 m2,K2O 3.75 kg/667 m2,最佳经济产量为3 862.5 kg/667 m2。热研2号柱花草营养成分中,有粗蛋白和粗灰分含量在营养期高于初花期,粗纤维、粗脂肪和无氮浸出物在营养期低于初花期的规律。  相似文献   
30.
以海南省儋州市作为研究区域,综合运用地统计学和地理信息技术,对其耕地土壤的有机质空间变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儋州耕地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为20.64 g/kg,总体水平为中等偏上;变异系数为48.05%,属于中等变异;其空间变异变程约为16.50 km,C0/(C0+C1)值为37.34%,土壤有机质含量属于中等程度的空间相关性;Kriging插值分析结果可反映土壤有机质含量在空间分布上呈大块状分布,有较强的连续性,其分布变异不显著,以3级含量水平分布范围最广;北部最高,其余区域(南部、东部、中部、西部)逐渐降低。这种空间分布可能与当地的地表形态、地质状况及土地经营利用方式等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