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3篇
农学   6篇
  4篇
综合类   30篇
农作物   16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31.
为探明万宁市水稻土养分状况,采集3 061个水稻土耕作层土样进行养分测定, 并与第2 次土壤普查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属中等水平,并呈下降趋势;有效磷有较大幅度提高,速效钾也有所提高。但是有效磷钾含量不高,全市耕地土壤少磷缺钾状况依然存在。  相似文献   
32.
海南省万宁市水稻土壤养分状况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明万宁市水稻土养分状况,采集3061个水稻土耕作层土样进行养分测定,并与第2次土壤普查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属中等水平,并呈下降趋势;有效磷有较大幅度提高,速效钾也有所提高。但是有效磷钾含量不高,全市耕地土壤少磷缺钾状况依然存在。  相似文献   
33.
HaiSOTER是全球范围内第一个1:20万尺度的完整区域SOTER数据库,也是在国际土壤参比与信息中心直接参与下由中国建立的第一个具有规范方法和多种应用模型的数据库。通过介绍HaiSOTER数据库设计与实现过程,以及HaiSOTER数据库在海南岛土壤质量系统评价、热带作物适宜性评价、全岛土壤侵蚀危险性评价和土壤多样性理论研究中的成功应用,进一步说明了建立大、中比例尺的SOTER数据库系统在中国具有十分广阔的前景和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34.
基于GIS的县域耕地资源数据库建立及耕地地力评价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用现代耕地资源管理理论和方法,结合GIS技术,在第二次土壤普查资料基础上,通过实地调查对大量数据进行补充,用GIS软件建立了定安县1:50000耕地资源数据库。并在此基础上选取排涝能力、轮作制度、成土母质、土壤侵蚀类型、pH、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交换性镁、耕层厚度、障碍层状况12个要素作为评价指标。叠加土壤图、基本农田保护块图或土地利用现状图,得到2411个评价单元。根据模糊数学理论,采用特尔菲法、层次分析法和加法模型计算出耕地地力综合指数,运用等距分级法形成耕地地力等级。在此次以水稻土为主的定安县耕地调查中,查出耕地总面积66729.47hm2,按综合指数分级方案划分的地力等级结果表明,二级地2241.60hm2、三级地27261.27hm2、四级地26065.93hm2、五级地11160.67hm2,分别占定安县耕地总面积的3.36%、40.85%、39.06%、16.73%,没有一级、六级、七级和八级耕地,面积较大的耕地属于三级和四级地,将其归入全国耕地地力体系后,定安耕地整体在全国处于中等级水平。  相似文献   
35.
【目的】研究化肥减施与有机肥增施对荔枝秋梢生长及叶片质量的影响。【方法】以‘妃子笑’荔枝(Litchi chinensis Sonn.)为试材,采用L9(34) 正交设计方法,研究不同的枝叶还田方式和有机肥、无机肥的种类和施用量对荔枝的秋梢的秋梢总长、末次秋梢的长度、粗度、复叶数及小叶数和秋梢叶片的叶面积、比叶重,叶绿素含量及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T6和T7的秋梢总长、末次秋梢小叶数等性状显著优于其他处理,枝叶还田对秋梢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正向促进作用;2019年叶片干重、叶面积、比叶重和叶绿素含量等指标较2018年全部都有明显提高,两年的试验结果以T7最优。土壤增施有机质和有机肥可以提高叶片质量;T9叶片净光合速率最高,无机肥对净光合速率的影响最大。【结论】T7(枝叶粉碎深埋+羊粪10kg+过磷酸钙1kg+尿素0.25kg)是最适合该果园秋梢生长的施肥方式;本试验中影响荔枝秋梢生长和叶片质量的主要因素为枝叶还田方式和有机肥。  相似文献   
36.
为解决目前抗生素与重金属复合污染问题,采用紫根水葫芦基活性炭(Long-root Eichhornia crassipes-activated carbon,LREC-AC)吸附水溶液中的氧氟沙星(Ofloxacin,OFL)和Cu2+,并对其吸附特性和机理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LREC-AC对OFL和Cu2+的吸附均符合Langmuir模型及拟二级动力学方程。LREC-AC对OFL的吸附机理包括电子供体-受体相互作用、氢键作用和静电引力作用,而对Cu2+的吸附机理则包括静电引力作用,以及电子交换或共价键等作用。在此基础上,考察OFL-Cu2+复合体系中LREC-AC对OFL和Cu2+吸附特性和机理。在复合体系中,LREC-AC对OFL和Cu2+的饱和吸附量分别为59.34 mg·g-1和37.46 mg·g-1。在OFL浓度为10 mg·L-1、Cu2+浓度<2 mg·L-1时,Cu2+可与OFL络合,从而促进LREC-AC对OFL的吸附。研究表明,LREC-AC可通过多种吸附机理共同作用有效去除水体中OFL和Cu2+,同时其对重金属和抗生素复合污染也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  相似文献   
37.
38.
该研究通过田间试验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手段,研究不同耕作方式对热带果园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荔枝生育期的肥力指标呈现出了不同的变化趋势;枝叶还田、生草翻压、生草覆盖等保护性耕作技术较大地提高了土壤各项肥力指标,从而提升了整个荔枝园的土壤综合肥力。其中以枝叶还田效果最为显著,其次是生草翻压和生草覆盖,翻耕裸地处理下各种肥力指标均较低。  相似文献   
39.
化肥减施对荔枝园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明化肥减施对荔枝园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影响,利用Biolog ECO技术对不同施肥处理[T0(果农习惯施肥处理)和T1~T9(不同化肥减施处理)]荔枝园土壤微生物的功能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平均颜色变化率(AWCD值)增长的拐点在培养120 h时,以此时的AWCD值为指标进行正交试验方差分析...  相似文献   
40.
[目的]揭示海南省东方市耕地土壤养分时空分布特征并分析其成因,为热区耕地土壤养分管理提供思路.[方法]采用野外调查、采样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分析土壤养分含量基础上,阐述土壤养分现状,并与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结果进行对比,探讨区内土壤养分分布时空变化规律.[结果]东方市耕地土壤总体呈弱酸性,pH为5.49;土壤养分含量空间分布不均,土壤有机质、大量元素(氮、磷、钾)和中量元素(钙、镁、硫)含量为中等偏下,土壤有效硼和有效锌含量较丰富;与我国第二次土壤普查结果相比,该市土壤酸化特征明显,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显著,降幅为6.0 g/kg,土壤有效磷含量提高15.2 mg/kg.[结论]东方市耕地土壤养分含量总体水平为中等偏下且土壤养分含量空间分布不均,土壤酸化和养分含量分布不均主要与气候、母质分布和施肥不平衡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