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1篇
农学   46篇
综合类   38篇
农作物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张太平  王军  魏忠芬  李德文 《种子》2004,23(8):79-79,82
本文系统介绍了利用引进的细胞核隐性核不育品系89-50的不育株作母本,用双低品种黔油双低2号作父本,采用杂交、自交、回交等方法选育双低不育系98-116AB的过程.98-116具有低芥酸、低硫甙、高含油量、高配合力等优良性状,具有较大的开发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2.
甘蓝型油菜“凸耳”性状是在油菜幼苗期(3~8叶)表现出来的一个在叶片面上长1~5片小叶的易于识别的形态标记性状,在油菜遗传育种研究与利用中有着较高的利用研究价值。通过对甘蓝型油菜“凸耳”性状遗传机制和遗传鉴定研究,在摸清其遗传控制基础和遗传规律基础上,对该性状在油菜遗传育种研究与利用中的利用途径和应用前景进行分析评价,有着很大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63.
通过“农作物父本中心式制种技术”的不同间比制种与常规行比比较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中心式技术各处理产量均大于对照行比法,以1:4处理的制种产量最高,2年平均制种产量为96.70kg/667m^2,比常规行比的平均制种产量77.60kg/667m^2增加19.1kg/667m^2,增产幅度为24.6%。(2)“农作物父本中心式制种技术”的核心是增加制种田中的不育株教。在父本花粉量能满足母本正常结实的条件下。尽量减少父本比例,增加母本株数,从而提高制种产量,降低制种成本。  相似文献   
64.
高产优质甘蓝型杂交油菜新品种黔油17号的选育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用甘蓝型油菜细胞核隐性雄性不育系98-116A与抗逆性强的双低恢复材料ZW004测配,通过单株成对测交筛选鉴定出强优势组合黔油17号.该组合在2000-2002年贵州省油菜新品种区域试验中产量为2 430.00kg/hm2,比对照油研7号增产9.64%.黔油17号表现出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生长势强、熟期适中等优点.  相似文献   
65.
甘蓝型杂交油采主要农艺性状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魏忠芬  何采平 《种子》1997,(1):36-39
试用灰色理论关联度法对贵州省农科所油料所近年来选育的11个甘蓝型杂交油菜新组合进行单位面积的油菜籽产量等7个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的杂交油组合同一性状与产量的关联度不同;同一组合内的不同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关联度也不同。JT  相似文献   
66.
从远缘杂交后代中选育出新的雄性核不育系,432AB,与经素选而得的IV185测配,得到杂种优势较强的组合“黔杂185”,省区试中平均每公顷产量2196.3kg,最高产量3416.7kg,较对照蜀杂1号增产14.5%,具有较好的丰产、稳产性及突出的早熟性。于1997年7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黔油10号”。该品种春性较强,可作为春油菜地区及多熟制地区的栽培品种,适应海拔800 ̄2000m,或更高一些的地区种植,累计推广面积已达5万公顷左右。  相似文献   
67.
甘兰型双低油菜细胞核雄性不育系黔油2AB育性遗传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遗传学原理,采用测交、回交、自交及兄妹交的方法,研究黔油2A的育性遗传规律。结果表明:黔油2A属双基因显性“杂合两型系”,其育性是受两对显性基因MsMs和RfRf互作控制的,其中Ms是显性不育基因,Rf是显性恢复基因,同时抑制不育基因性的表达,使育性恢复可育。其不育株基因型为Msmsrfrf,保持株基因型为msmsrfrf,恢复株基因型Ms-RfRf和msmRfRf。  相似文献   
68.
黔油17号施用金福隆植物生态营养剂效果简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遵义市万物恒温科技研究所研制的金福隆植物生态营养剂(液肥)具有提高种子发芽率、促进植物生长发育、增强植物光合作用、延长开花期、授粉期、保花保果、子粒饱满、抗旱、抗寒、提高品质和增产等功能。遵义市农科所的钟永先等已在油菜上进行了鉴定试验。黔油17号系贵州省农科院油料研究所选育的甘蓝型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为了探索金福隆植物生态营养剂对杂交油菜黔油17号产量及主要经济性状的影响,于2003-2004年度进行了试验。  相似文献   
69.
为了探索不同氮磷钾肥配施对优质杂交油莱产童和主要品质性状的影响,指导优质杂交油莱生产,采用"3414"试验设计,研究氮磷钾不同配方施肥对黔黄油21号产量及籽粒芥酸、硫甙和含油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施纯N 12 kg/667m2、P2O58 kg/667m2、K2O6 kg/667m2时,黔黄油21号商品籽粒的品质最优:...  相似文献   
70.
不同生态条件下黔黄油21号的产量及品质特性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为探索甘蓝型优质黄籽杂交油菜品种黔黄油21号在各生态环境条件下的产量及主要品质特性的变化规律,研究了7个不同生态试验点不同生态因子对该品种产量和主要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生态条件下黔黄油21号产量及主要经济性状存在明显差异,海拔在1000 m的生态条件下黔黄油21号的产量达284.9kg/667m2,芥酸(0.2%)及硫甙含量〔22.00μmol/(g.饼)〕低,含油率高达45.94%;黔黄油21号在所有生态点的平均产量为212.04kg/667m2,说明,该品种在贵州不同生态条件下均具有较高的生产潜力,适应性广。海拔高度与黔黄油21号的芥酸和硫甙含量呈不显著正相关,在海拔254~1000 m时硫甙呈下降趋势,当海拔在1000 m以上,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硫甙含量呈上升趋势。在不同海拔高度下种子蛋白质含量和含油率均呈无规律的变化趋势,其相关程度很低。但本试验各生态条件下其日照时数、年均温、降雨量等生态因子对黔黄油21号的芥酸、硫甙、蛋白质、含油率等主要品质性状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