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3篇
农学   34篇
基础科学   2篇
  3篇
综合类   97篇
农作物   10篇
水产渔业   23篇
畜牧兽医   33篇
园艺   14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31.
在室内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于(25±1)℃恒温条件下研究了不同盐度(0.1、0.5、1.0、1.5)对长额象鼻溢Bosmina longirostris生长、存活、繁殖和内禀增长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长额象鼻涵是一种对盐度急变的耐受性极低和对盐度变化极为敏感的淡水枝角类,该溢24h LC50为4.62,生活的最适盐度为0.1—0.5,盐度仅在很低和微小增加时,才对其生活的某些方面有积极的影响;该潘的内禀增长率(rm)为0.241d^-1,低于其他种类,开发作为经济水产动物活饵料的潜力不大;从对盐度变化的敏感性来看,该涵有可能作为淡水污染、盐碱化等方面的监测生物,对环保、饮用水的生物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2.
以锦鲤Cyprinus carpio皮肤(带鳞片)和尾鳍中的总类胡萝卜素含量作为锦鲤体色的衡量标准,研究了微生态制剂(投喂和泼洒)与着色剂对红色锦鲤幼鱼体色的影响。结果表明:对照组锦鲤皮肤中的总类胡萝卜素含量随饲养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并在饲养的第8周达到最大值(38.69 mg/kg±8.64 mg/kg);投喂着色剂和微生态制剂的两组锦鲤皮肤中总类胡萝卜素含量也随投喂时间的延长显著增加(P〈0.05),均在第6周达到最大值,分别为(45.78±3.16)mg/kg和(53.91±4.49)mg/kg,在停止投喂着色剂和微生态制剂两周后,该两组锦鲤皮肤中的总类胡萝卜素含量均有所降低,分别为(44.05±4.78)mg/kg和(50.99±5.45)mg/kg;而只投喂微生态制剂的两个试验组和只泼洒微生态制剂的两个试验组锦鲤皮肤中的总类胡萝卜素含量均随饲养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加,在试验的第8周达到最大值,与对照组表现出相同的规律,且投喂微生态制剂的两个试验组在数值上要略高于对照组,分别为(40.21±5.74)mg/kg和(39.74±4.96)mg/kg,而泼洒微生态制剂的两个试验组与对照组含量相当,分别为(38.31±9.31)mg/kg和(38.34±6.78)mg/kg。这说明微生态制剂无论是作为饲料添加剂投喂或是水体泼洒使用对锦鲤体色的作用都是安全的,并且投喂微生态制剂虽然短时间内对锦鲤体色的影响不明显,但长时间投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增色的作用,不会因停止使用而发生褪色的现象。微生态制剂和着色剂对锦鲤尾鳍中总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33.
蛋白核小球藻对铅、镉和汞吸附速率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田丹  赵文  魏杰  王媛  张鹏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1,30(12):2548-2553
通过吸附时间、藻细胞密度和重金属浓度等参数条件的变化,研究蛋白核小球藻(Chlorella pyrenoidosa)对海水中Pb2+、Cd2+和Hg2+的吸附.结果表明,蛋白核小球藻对pb2+、Cd2+和Hg2+的吸附率分别在2~4 d内快速升高后趋于平衡,而吸附量在第1d达到最大值后逐渐变小.藻细胞密度为1×106 ...  相似文献   
34.
深入剖析了重庆主城区机动车尾气污染严重的成因,从人们的认识、管理与执法以及政府政策导向等方面,以一个中学生的角度对重庆市主城区在用机动车尾气排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35.
选取丁虫腈、氯虫·噻虫嗪等11种杀虫剂对早稻1代二化螟进行防治,结果表明,甲氧虫酰肼与阿维菌素、甲维盐、乙基多杀菌素的混剂效果较好,可有效控制二化螟为害,三唑磷防效下降明显,马拉硫磷、杀螟硫磷、二嗪·辛硫磷等有机磷药剂、丁虫腈、氯虫·噻虫嗪等防效较差,助剂怀农特增效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36.
以枸杞花蕾为材料,经常规石蜡切片及脱蜡技术,采用4种干燥法处理样品,再经电镀、扫描电镜观察拍照,通过图片分析比较,从而获得一种适合植物花蕾扫描电镜制样的干燥方法。结果表明:叔丁醇结合真空冷冻干燥仪干燥处理植物花蕾效果更佳,通过此法,获得的图像清晰,细胞及其组织的三维结构可被完好地保存  相似文献   
37.
采用定点定位方法,对影响茶树产生生化物质的环境因子:种植密度、机械损伤、不同茶树品种、不同生长阶段、茶叶不同叶位生化特征、温度、光照等的调查研究,可以了解环境因子对茶树产生生化物质的影响。为茶叶高产、稳产以及茶叶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38.
为明确山东省冬小麦田猪殃殃Galium aparine对常规除草剂氯氟吡氧乙酸、苯磺隆及双氟磺草胺的抗性水平和抗性种群的乙酰乳酸合成酶(acetolactate synthase,ALS)靶标抗性机理,在温室内采用整株生物测定法测定21个猪殃殃种群对氯氟吡氧乙酸、苯磺隆和双氟磺草胺的抗性水平,同时根据猪殃殃ALS基因序列设计引物,提取猪殃殃高抗种群单株基因组DNA进行测序,并与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敏感型ALS基因进行比对,查找突变位点分析其抗性机理。结果表明,21个猪殃殃种群对氯氟吡氧乙酸均敏感,尚未产生抗性;90.48%的猪殃殃种群已对苯磺隆产生了抗性,其中低抗、中抗和高抗种群分别占总种群数的23.81%、23.81%和42.86%,相对抗性指数最高为1 134.82;71.43%的猪殃殃种群已对双氟磺草胺产生了抗性,其中低抗、中抗和高抗种群分别占总种群数的19.05%、9.52%和38.10%,相对抗性指数最高为87.05。高抗苯磺隆种群XZ-1和LW均发生了ALS基因第197位氨基酸功能位点的突变,其中XZ-1种群发生了CCC(脯氨酸)到TCC(丝氨酸)...  相似文献   
39.
Lancaster群体改良自交系株型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分析8个含有Lancaster血缘的自交系与4大类群代表系中5个自交系的一般配合力(GCA)和特殊配合力(SCA)。结果表明:株高、穗位高、茎直径、雄穗长、雄穗分枝的GCA和SCA方差均达极显著水平;一般配合力及小区产量较高的自交系有N305、N575、N583、吉853、丹340、丹988;N575×丹340的总配合力效应值最高,是最好的杂交组合。在供试的8个自交系中,N575、N583、N305与各父本所配杂交组合产量较高,是比较理想的自交系。株型性状间的相关分析表明,株高与穗位高、雄穗长度有较大的正相关,穗位高与茎直径相关性较大。  相似文献   
40.
江苏苏农种业科技有限公司(邮编:210014,电话:025—84390857)选育的中早熟半紧凑型超甜玉米新品种“绿领甜3号”,前不久通过了江苏省品种审定。 该品种生育期88天左右。籽粒淡黄间白色,马齿形,千粒重288.0克左右。抗病、抗倒性较强。外观品质和蒸煮品质达到部颁鲜食甜玉米二级标准。水溶性糖含量19.7%.还原糖含量6.2%,达到甜玉米标准。平均667平方米(1亩)产量达917.9公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