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4篇
农学   35篇
基础科学   2篇
  13篇
综合类   72篇
农作物   13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22篇
园艺   52篇
植物保护   1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对30个西瓜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niveum菌株基因组DNA进行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SRAP)分子标记分析,以探究其遗传多样性与地理来源的关系。采用尖孢镰刀菌西瓜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f.sp.niveum0、1、2号生理小种的基因组DNA为模板,对225对SRAP引物进行筛选,筛选出20对多态性、重复性较好且条带清晰的引物,对30个菌株进行PCR扩增,共扩增出386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有371条,多态性比率为96.11%,平均每对引物扩增出19.3个位点和18.55个多态性位点。UPGMA法聚类分析结果显示,供试菌株两两之间的遗传相似系数范围为0.69~0.90,平均为0.79,说明尖孢镰刀菌西瓜专化型的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基于SRAP标记聚类分析表明,30个菌株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70处被划分为3个类群,I类群包含24个菌株,其中18个来自湖南省,Ⅱ类群只包含1个来自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的菌株,它和另一个来自黑龙江地区的菌株被划分到不同的类群,且遗传距离相对较远;Ⅲ类群包含了5个菌株,其中3个来自海南三亚,其余两个来自湖南省。根据菌株的分布情况来看,菌株的聚集与地理来源没有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2.
水稻种子活力和耐储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储藏时的陈化变质问题对水稻生产和育种造成严重的损失,因此,提高稻谷的耐储性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了种子活力与耐储性之间的关系,并从脂类代谢与氧化、氧化胁迫与抗氧化系统、植物自身修复系统等3方面总结了水稻种子活力和耐储性研究的最新进展,阐述了植物自身的保护和修复途径对于种子活力和耐储性研究的潜在意义,为研究水稻种子劣变机理和培育耐储藏的水稻优良品种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23.
不同防治措施对花椰菜地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明确不同防治措施对花椰菜地节肢动物群落特征的影响,为花椰菜地害虫防治和天敌保护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设置不施药对照区、生物农药防治区和化学农药防治区,按5点随机取样,记录植株和地面所有节肢动物的数量。在田间定点埋放盛有洗衣粉水溶液的玻璃瓶调查在地表活动的节肢动物种类及数量,根据调查结果分析不同防治措施下花椰菜地节肢动物群落特征的差异。【结果】在广州花椰菜地共调查到节肢动物87种,其中植食性害虫29种,捕食性天敌54种,中性昆虫4种。防治措施明显影响节肢动物群落的物种数及其数量。不施药对照区的捕食性天敌、植食性害虫和中性昆虫的数量均高于其他两种施药防治处理区,不同处理区节肢动物群落物种数及其个体数为不施药对照区生物农药防治区化学农药防治区。花椰菜地植食性昆虫功能类群的优势集中性以花椰菜苗期为最小,成熟期最大;捕食性天敌的优势集中性在不同防治区同样以苗期相对较小,而在不施药防治对照区花椰菜各生育期,其大小接近一致;在施药防治区,捕食性天敌的优势集中性表现出波动现象。在花椰菜不同生育期以及不同防治措施区节肢动物群落的优势种不同。整个生育期优势度指数0.1的有烟粉虱、桃蚜、小菜蛾、菜青虫、前凹狼蛛、拟环纹豹蛛和八斑鞘腹蛛。花椰菜地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指数(H′)在不同防治区和花椰菜各生育期之间均呈现不同程度的差异,各指数之间的变化趋势相似。群落整体多样性指数随花椰菜生长而增大,至中后期达到最大,此结果与田间群落的发展动态相吻合,在不同防治区之间的多样性指数为不施药对照区生物农药防治区化学农药防治区。均匀度指数在不同生育期和防治处理区的变化程度相似。害虫亚群落多样性与群落整体多样性变化趋势相似,其多样性指数在花椰菜生长中后期达到最大。不同防治措施区之间的多样性指数为不施药对照区生物农药防治区化学农药防治区,其中以化学农药防治区花椰菜苗期为最小。均匀度在花椰菜苗期为最大,而后随花椰菜生长而减小。捕食性天敌亚群落多样性在花椰菜各个生育期和防治处理之间变化相对平稳。地表节肢动物的调查表明,两种药剂处理区所施药剂对地表节肢动物的杀伤较大。同时,从地表节肢动物数量和捕食性天敌的数量动态来看,地表中性昆虫对捕食性天敌前期的定殖有一定的作用。蜘蛛与植食性昆虫、中性昆虫以及捕食性昆虫具有极显著的相关性,捕食性昆虫与中性昆虫之间也具极显著的相关性,表明这些功能团之间在数量上具有较好的跟随效应。捕食性昆虫与植食性昆虫之间相关未能达到显著水平。【结论】药剂防治措施虽然能有效降低害虫的种群数量,但也使天敌数量相应减少。地表中性昆虫对捕食性天敌前期的定殖有一定的作用,药剂防治能影响花椰菜地节肢动物群落特征,生物农药对花椰菜地节肢动物群落影响小于化学农药。  相似文献   
24.
一种改进的尖孢镰刀菌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实现荧光定量PCR对土壤病原真菌数量更为高效、灵敏的检测,本研究将液体培养的孢子悬浮液和长年耕作的水稻土制作成孢子浓度为4×10~1~4×10~6 spore/g的带菌土,采用MoBio PowerSoil@DNA Isolation Kit提取模拟带菌土壤总DNA,引入常规PCR预扩增包含qPCR目标序列的1 446bp片段,以预PCR产物为模板进行qPCR,构建荧光定量PCR标准曲线。研究结果表明:以试剂盒提取的带菌土壤总DNA为模板绘制的qPCR标准曲线相关系数r为0.985,检测下限为4×10~3 spore/g土;引入预PCR后,qPCR标准曲线相关系数r为0.974,检测下限为4×10~2 spore/g土,较未引入时提高了10倍,结合不同土壤病原真菌的特异性引物,该检测方法可为土壤病原真菌的有效定量检测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5.
绿量作为绿化衡量指标具有重要的意义。焦作市作为资源型城市,绿地建设方面存在着绿地压力过大、绿地生态系统脆弱、绿量季节波动性过大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从增加焦作市绿量的角度,提出挖掘绿化空间、开展立体绿化、改善绿地中乔灌草比例、加强防护绿地建设、选择生态效益高的植被等措施。  相似文献   
26.
不同密度梭梭林对风速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梭梭是干旱沙区主要的防风固沙树种,在民勤青土湖湖区选取具有不同密度分布的人工梭梭林,对照测定林带内外的风速变化.结果表明:林带宽度约为200 m,沿主风向由疏至密组合成非均匀林带,林带最大密度为276.8株/hm2.当外界风速达到8.0~10.0 m/s时,林带内0~400 cm高度范围内风速降幅在41.44%~72.22%,风速变异系数为无林区的两倍以上,且林带内无流沙,从而达到较好的防风阻沙效果.单株梭梭的大株型及稠密结构降低风速的幅度小于冠幅大而枝条较疏的植株.合理疏密结构的梭梭林带可有效降低风速,达到防风固沙的目的.  相似文献   
27.
哈茨木霉T2-16发酵产物对豇豆种子胚根组织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应用改良后的GPF发酵培养基培养的哈茨木霉T2-16菌株发酵产物,对豇豆种子进行萌发实验。通过观察处理后种子幼根分生区、伸长区和根毛区的组织切片,初步探明了T2-16发酵产物提高豇豆种子发芽势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28.
干旱荒漠区4种一年生植物种子萌发期耐盐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对4种一年生草本植物雾冰藜(Bassia dasyphylla)、白茎盐生草(Halogeton arachnoideus)、沙米(Agriophyllum squarrosum)和画眉草(Eragrostis pilosa)种子进行处理,通过测定种子相对发芽率、相对发芽势、发芽指数等指标,分析了种子萌发期耐盐差异性。结果表明:1)随着NaCl溶液浓度的增大,种子发芽率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在蒸馏水中第3天达到了发芽高峰,发芽基本结束,在NaCl溶液中第7天结束发芽。2)随NaCl溶液浓度逐渐增大,4种植物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同一植物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在不同浓度NaCl溶液中存在显著差异(P<0.05)。NaCl溶液浓度对白茎盐生草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影响较大,画眉草次之,其余两种较小。3)随NaCl溶液浓度逐渐增大,4种植物种子发芽指数呈下降趋势,雾冰藜活力指数显著高于白茎盐生草、沙米和画眉草种子;盐胁迫对画眉草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影响较大,当NaCl溶液浓度达到2.1%时,幼苗活力指数降到最低。4)4种植物幼苗长度均随NaCl浓度增大表现出先增加后快速降低的趋势,0~0.3%NaCl浓度有促进幼苗生长的作用。0.6%及以上NaCl溶液浓度对画眉草幼苗长度产生了较大影响,而0.9%及以上NaCl溶液浓度对雾冰藜、白茎盐生草和沙米幼苗长度影响较大。综合各项指标分析表明,4种一年生植物种子萌发期耐盐性大小依次为沙米>雾冰藜>画眉草>白茎盐生草,根据发芽率、发芽势、幼苗长度等指标综合分析,最适宜萌发NaCl浓度分别为雾冰藜0~0.6%、白茎盐生草0~0.6%、沙米0~0.9%、画眉草0~0.6%。  相似文献   
29.
为研究棘孢木霉M45a在水稻体内的定殖规律及促生作用,利用其绿色荧光标记菌株M45a-GFP实时动态观测标记菌的定殖情况,并探究其对大田水稻的促生作用.结果 表明,M45a浸种处理对水稻苗期促生效果最好,其标记菌株M45a-GFP能有效定殖于水稻根系组织.大田促生试验表明,与清水对照相比,M45a浸种处理的水稻在生长50 d时其株高、地上部干重、根际土壤总氮和硝态氮含量显著增加,分别为8.1%、10.0%、14.92%和22.34%.因此,棘孢木霉M45a具有很好的开发潜力,为木霉菌肥部分替代化肥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0.
哈茨木霉在水稻体内的定殖及对水稻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用哈茨木霉孢子悬浮液分别对水稻种子浸种、组培苗蘸根后,于相对无菌条件栽培至2叶一心期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供试木霉菌可在水稻秧苗的根、茎、叶中稳定定殖和传导.有木霉菌在体内定殖的水稻秧苗,其生长势明显优于未定殖的秧苗,同时,秧苗对纹枯病的抗性也得以提高.表明木霉菌在水稻体内的定殖可能是促进水稻生长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