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4篇
综合类   15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39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1.
树莓繁殖技术概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树莓的主要繁殖技术,指出分株繁殖、根段扦插、成枝扦插、绿枝扦插、压条繁殖以及组织培养繁殖几种繁殖技术在树莓的繁殖中因品种、育苗条件及育苗数量的不同而各具应用特点,并概述了各种繁殖途径的技术关键。  相似文献   
12.
魏鑫  魏永祥  郭丹  孙斌  王兴东  刘成 《中国农业科学》2015,48(22):4517-4528
【目的】利用越橘品种‘密斯梯’叶片常绿、需冷量低的特点,研究设施条件下不同打破休眠方式处理对‘密斯梯’越橘功能叶片光合特性、保护酶活性、物候期及果实品质的影响机制,为设施越橘提早休眠、提早打破休眠、提早成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5年生‘密斯梯’越橘为试材,设2种打破休眠处理和1个对照:9月22日入冷库休眠、10月8日出库升温,低温持续时间384 h为处理1;11月4日棚内休眠、11月20日升温,低温持续时间384 h为处理2;不休眠、低温持续时间0 h为对照。在花序伸出期至果实成熟期测定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及抗坏血酸氧化酶(ASP)活性和光合生理参数、叶绿素荧光参数、可溶性总糖、可滴定总酸及维生素C含量等指标,并记录主要物候期。【结果】2个处理和对照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PSII实际光化学量子产量(ΦPSⅡ)、PSII最大光能转化效率(Fv/Fm)、光化学淬灭系数(q P)、POD、PPO和抗坏血酸氧化酶(ASP)均呈单峰变化趋势,胞间CO2浓度(Ci)和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呈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趋势,而CAT呈现逐渐上升的变化趋势,且处理2各指标的峰值和谷值均晚于处理1和对照;2014年3月20日,处理1和处理2的新生叶片均已取代上一季叶片成为功能叶片,维持植株正常的新陈代谢,而对照植株新生叶片光合能力较弱,植株的正常生长受到抑制;处理1可以使果实提早成熟上市,但升温后植株到达萌芽、开花和果实成熟等物候期的时间长于处理2,尤以叶芽萌芽期与展叶期最为突出。而对照植株升温后到达各物候期的时间均长于处理1和处理2;处理2植株的果实除维生素C和单株产量显著高于处理1外,其余各项经济性状指标差异不显著,且打破休眠处理果实各项经济性状指标均显著高于不休眠处理的。【结论】造成‘密斯梯’越橘叶片Pn在升温后期下降的原因可能是叶片衰老导致PSⅡ光系统受到限制和抗氧化酶活性下降共同引起的;光合参数、叶绿素荧光参数和保护酶活性的差异是不休眠处理中无论果实品质或平均单果重和平均株产均显著低于打破休眠处理的原因;果实发育中后期,叶片Pn的高低对果实品质的影响比重更大。处理2可作为大连地区越橘常规设施栽培的参考标准。  相似文献   
13.
14.
试验以辽宁省果树科学研究所大棚栽培的5年生‘北陆’蓝莓等为材料,研究强根素对蓝莓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强根素处理对蓝莓树体生长、产量提高和品质改善有促进作用。萌芽至现蕾期、果实膨大至转色期和果实采后施用3次的效果最好,其次为萌芽至现蕾期和果实膨大至转色期施用2次的,施用浓度为15 000倍液。  相似文献   
15.
“斯巴坦”蓝莓温室高效栽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蓝莓果实中富含鞣化酸、黄酮、SOD等保健物质,长期食用果实或其加工产品,可提高人体免疫力,增强体质,对防癌、健美、减肥、美容和抗衰老等都有极好的作用。另外,蓝莓果实还含有花青苷成分,具有保护眼晴,增强视力等特殊功效。果实鲜食口感好,风味独特,还可以加工成果酱、果酒、果冻、果汁饮料、果汁糖浆等系列食品。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果  相似文献   
16.
蓝莓是杜鹃花科(Ericaceae)越橘属(Vaccinium)多年生落叶或常绿灌木果树.因其果实中含有独特的功能物质,被国际粮农组织列为人类五大健康食品之一[1].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果品贸易一体化,我省发展蓝莓产业的势头强劲,尤其以设施栽培更为突出.但生产中逐渐暴露出品种单一(优良品种少)、栽培技术落后等问题.为此,辽宁省果树科学研究所于2011年在大连市金州区登沙河镇蔡家村进行了‘薄雾’蓝莓温室栽培示范,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以4~5年生斯巴坦、伯克利2个蓝莓品种为试材,在辽宁省营口市熊岳镇日光温室栽培条件下,对其进行果实采后树体修剪时期、修剪方式、夏剪等修剪量化指标试验。结果表明,采后修剪时期以6月5日和6月15日2个处理萌芽数、成枝数和结果枝数较多,结果枝长度和平均株产适中,且夏剪量少;修剪方式不同修剪反应各异,以综合方式修剪处理萌芽数、成枝数最多,平均结果枝长度适中,平均株产最高,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协调,修剪效果最佳;经夏剪后,斯巴坦、伯克利结果枝数分别比对照多22.9、31.3个,萌发枝数分别比对照提高64.4%、69.8%,花芽数显著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18.
蓝莓需冷量的准确估算是蓝莓温室促成栽培中的一个关键因素,直接关系到促成栽培的成败.综合有关文献,介绍了蓝莓需冷量估算方法、研究现状、生物学机制和存在问题.低温可以诱导休眠,休眠解除需要低温积累,从植物生理学和分子生物学角度阐述了蓝莓需冷量的机理.并对缩短蓝莓自然休眠期的可能途径从育种、施用外源化学药剂、环境调控3个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综述了几种脱除草莓病毒的方法及效果,包括热处理、茎尖培养、热处理结合茎尖培养、花药培养及病毒抑制剂结合茎尖培养。热处理与茎尖培养相结合可使草莓脱病毒率达72.7%~100%,效果稳定,是较理想的脱病毒方法。花药培养脱病毒率达94%~100%,若能控制其在脱病毒中很少发生的变异问题,将会成为应用前景很好的草莓脱病毒技术。  相似文献   
20.
新白梅是从实生果梅“火梅”中选育出的新品种.2008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登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