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1篇
农学   11篇
  3篇
综合类   66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0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21.
本研究采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缓秧后对水稻进行茎叶处理,结果表明;喷施适当浓度2.4-D,可增产33.14公斤/亩,增产率为6.22%,同时加入NAA,亩成穗数则下降,会降低增产效果甚至增产。增产因素主要是增加了每穗实粒数。  相似文献   
22.
针对冀东稻区乳苗早期抛秧的气候特点,提出了栽培对策。主要包括利用1叶龄乳苗、用种量的确定、浸种催芽与炼苗、整地、化学除草、全层施底肥、及时抛秧、遇不良天气上水护苗和抛后正常灌溉等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3.
本文通过对水稻各蘖位各级分蘖生产力的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优势蘖位的出现与分蘖级数和主茎叶片数有关,并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依此提出了水稻优势蘖位利用原理。  相似文献   
24.
25.
以沧州粘质滨海盐土为研究对象,通过盆栽试验,分析微咸水浇灌结合6种改良剂对粘质滨海盐土全盐质量分数、pH、离子组成、棉花出苗、苗高及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改良剂后,不同处理0~20cm土层离子组成均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其中T1处理变化最大,与对照相比,土壤pH、全盐质量分数、Na+、K+、Cl-和总碱度(HCO3-+CO32-)分别降低0.43%、0.10%、14.02%、0.30%、22.26%和5.03%;Ca2+、Mg2+和SO42-质量分数分别增加4.40%、0.11%和36.43%;T1处理后的棉花出苗率、苗高及干质量均高于其他处理和对照,能够促进棉花生长。可见,适宜沧州滨海盐碱土改良最佳的改良剂组合为秸秆+磷石膏+猪粪+腐植酸+FeSO4。  相似文献   
26.
蒲公英具有高营养,高药用保健作用和无公害的特点,极具开发价值.本文综述了其在药用、食用、保健和绿化等方面的经济价值,并总结了其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7.
本文就直播条件下水稻主茎上不同部位的分蘖产生和成穗规律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水稻主茎留5-8蘖位的分蘖与留1-4蘖位的分蘖相比具有较大的增产优势,前者与后者相比,分蘖成穗率提高22.9%,穗粒数增加13.44粒,营养体增大,生产力提高,每公顷产量增加1132.5公斤,提高14.8%,水稻中位蘖的优势是水稻潜能增产的一种表现。  相似文献   
28.
唐山滨海地区农业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张国新  王秀萍  鲁雪林  王文成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8):4750-4751,4764
综合分析了唐山滨海盐碱地区土壤资源分布状况,提出该地区的盐碱地开发利用应遵循高产、高效、综合、生态的“盐碱农业”战略思想,并提出适宜该地区不同土壤状况的3种农业发展模式,即冀东冲积平原区的高产高效农业模式、冀东滨海交接平原的保护性农业综合开发模式和冀东近代滨海平原区生态保护模式。  相似文献   
29.
在旱作与水作条件下,对旱稻抗旱性评价的指标进行了研究,并借引了灰色关联分析法进行了评价指标的筛选。研究结果表明:旱稻抗旱性评价指标对旱作产量的关联顺序是:抗旱指数>抗旱系数>相对株高>综合抗旱力指数>相对结实率>相对出穗日数。利用产量的抗旱指数作为评价旱稻抗旱性是科学的、可行的、实用的。  相似文献   
30.
自然盐分胁迫下棉花耐盐性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田间中度盐分自然胁迫下,对14个棉花品种进行耐盐性鉴定评价,分析了籽棉产量、株高、果枝数、成铃数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在盐胁迫下,各指标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其中籽棉产量下降34.3%,下降幅度最大;株高、成铃数、果枝数分别下降26.1%、25.3%、21.7%.棉花综合耐盐性以冀3268、冀杂1号最好,鲁棉6号最差.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