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44篇
水产渔业   2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51.
于2013年4月对宿松龙湖地区河蟹养殖模式进行调查,对其经济效益进行分析,并与传统家鱼养殖模式的经济效益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宿松地区主要以成蟹养殖为主,主要是池塘精养,河蟹平均产量为1 200 kg/hm2,平均利润为87 675元/hm2。考虑到河蟹需求量大、价格稳定,河蟹池塘养殖的经济效益较好,养殖利润比传统家鱼养殖高,可以在安徽省沿江地区大范围推广。  相似文献   
52.
鲤疱疹病毒2型(Cyprinid herpesvirus 2,CyHV-2)引起的鲫造血器官坏死病是近年来对鲫(Carassius carassius)养殖业危害最大的疾病之一。通过PCR扩增得到ORF144基因全长,将其与pET-32a原核表达载体连接构建重组载体pET-ORF144,转化到大肠杆菌中,经IPTG诱导表达得到大小约 46 kDa的重组蛋白,该蛋白主要以不可溶的包涵体形式存在。将重组融合蛋白纯化后免疫BALB/c小鼠获得多克隆抗体,间接ELISA检测显示抗体效价大于1∶51 200。经Western Blot验证该抗体可特异性识别感染CyHV-2的细胞中的蛋白质和纯化的融合蛋白。间接免疫荧光结果显示该蛋白定位于细胞质,呈点状分布。结果表明构建的ORF144多克隆抗体可为病毒的基因功能和致病机制研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明泥鳅皮肤出血病的病原,并筛选有效的外用和内服药物。[方法]进行了细菌分离鉴定、毒力基因检测、人工感染、药物筛选和治疗试验。[结果]分离的N-1、N-2和N-3株均为凡隆气单胞菌,且携带气溶素aer A、细胞毒性肠毒素Act、热不稳定性肠毒素Alt、丝氨酸蛋白酶Ser等毒力基因。N-1株注射泥鳅的半数致死浓度为2.2×106CFU/尾,并复制出体表点状出血症状。外用和内服药分别优先选择优力克和氟苯尼考。[结论]凡隆气单胞菌可引起泥鳅皮肤出血病,优力克泼洒和氟苯尼考内服可治疗该病。  相似文献   
54.
流行性肉芽肿性丝囊霉菌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流行性肉芽肿性丝囊霉菌病(epizootic granulomatous aphanomycosis,EGA),俗称流行性溃疡综合征(epizootic ulcerative syndrome,EUS),是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水生动物卫生法典》所列的疫病,也是我国法定的二类动物疫病,目前危及4大洲20多个国家的94种咸水或淡水鱼类,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近年国内EGA疑似病例日益增加,但由于该病原分离纯化困难,导致各界对国内是否存在该病有很大争议。通过从病原学、流行病学、病理生物学、诊断和防控等角度对EGA进行综述,期望有利于该病的研究和控制。  相似文献   
55.
鸡白痢发生的微生态学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微生态学原理和方法,通过对不同生理状态的7日龄雏鸡肠道中大肠杆菌、葡萄球菌、肠球菌、乳酸杆菌、拟杆菌、双歧杆菌、鸡白痢沙门氏杆菌进行了定量检测,从而阐明了雏鸡白痢病原菌与肠道常在优势菌的量变关系及其鸡白痢发生的微生态学机制。另外,还对鸡白痢的生态疗法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6.
董铺水库水生维管束植物现状及其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董铺水库水生维管束植物资源的调查结果表明:该库水生植物丰富,尤其是沉水植物数量较多,但由于利用不当造成水生植物每年大量死亡,导致水体中腐殖质增加。提出了保护水生植物资源,合理利用水生植物,发展渔业生产,净化水质的措施  相似文献   
57.
太湖新银鱼的食物组成及与主要鱼类间关系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定量分析太湖新银鱼和鲚鱼间的食物关系,用个体数量百分比为指标,对太湖5个采样点的110尾太湖新银鱼样本进行了食物组成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在4月份太湖新银鱼的食物中主要是桡足类,占食物总个数的70.11%±10.57%;其次是枝角类,占29.84%±10.62%;轮虫很少,仅占0.05%±0.11%;其中食物中的哲水蚤数量组成比例最高,平均占食物总个数的48.46%±8.58%,其次是剑水蚤和裸腹蚤,分别为18.97%±3.61%和15.63%±2.64%,轮虫和其它水蚤数量很少,共占14.26%±8.33%;在秋、冬季,根据仅能采集到的少数样本,估计桡足类约占食物总个数的80%。;而鲚鱼的主要食物是枝角类,占4月份食物总个数的79.35%±11.42%,占秋、冬季食物总个数的89.77%±13.69%。初步结论认为:太湖新银鱼和鲚鱼的食物组成差别很大;太湖新银鱼的主要食物是桡足类,而鲚鱼的主要食物是枝角类。  相似文献   
58.
太湖鲢、鳙的食物组成及渔获量变化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食物组成分析,并结合多年渔获量统计和环境监测资料,就太湖鲢、鳙鱼渔获量变化的原因及对环境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9~12月份期间,微囊藻约占鲢、鳙食物体积比的90%以上;鲢、鳙渔获量在1983~2004年期间波动在(1305.4±380.0)t,占鱼类总产量的(7.18±3.32)%,其中仅1984、1985年接近2000 t。在富营养化条件下,太湖鲢、鳙鱼主要摄食微囊藻。影响其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苗种放养量不足、捕捞强度过高和富营养化提供了充足饵料。提高鲢、鳙放养量,不仅可以利用富营养化条件下的微囊藻饵料资源,而且可以抑制太湖蓝藻暴发。  相似文献   
59.
水产养殖学专业在深化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规划实验模块和建立实验教学体系与学科发展及人才培养需求相适应的基础上,通过实验教学、实验室与教学基地建设、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开设综合性大实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综合判断能力,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培育学生创造能力为根本点,提高学生创新技能;以实验教学改革为基础,推动水产养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发展,对全面培养水产养殖学的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起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0.
由池塘、长江口和安庆江段三个不同水体采集河鱼屯雌性亲本,通过测量体长和解剖称重, 计算河鱼屯丰满度、性腺指数和肝脏指数, 分析了河鱼屯雌性亲本在繁殖季节体长体重的关系和卵巢肝脏的变化特点。结果表明, 池塘人工养殖的河鱼屯丰满度最大; 性腺指数与肝脏指数呈负相关;养殖河鱼屯卵巢成熟度明显高于长江口水域的野生亲本,但又低于安庆江段的野生亲本, 建议亲鱼采集点应选在安庆以上江段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