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94篇
水产渔业   1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从福尔马林保存的牙鲆和活体牙鲆肌肉组织中,利用基因拼接的方法首次克隆到1205bp和1295bp的长片段序列。福尔马林保存标本与活体标本DNA序列的同源率为82%;和活体标本的18S rDNA序列相比,标本DNA的碱基缺失率为7%,碱基替换比例为11%。利用福尔马林标本的18S rDNA同源性高的区域进行系统发育分析,表明其结果是可信的。  相似文献   
52.
筛选BAC基因组文库得到阳性克隆后,利用引物步移法测定斑点叉尾鮰SCYA107基因组序列。该基因由四个外显子和三个内含子组成;外显子拼接的序列与cDNA序列完全一致,编码96个氨基酸,在N端含有两个相邻的半胱氨酸(CC)和两个不相邻的半胱氨酸,为典型的CC趋化因子亚家族成员;其上游调控序列有一些与免疫相关的转录因子结合位点;斑点叉尾鲴SCYA107氨基酸的结构和功能与小鼠趋化因子CCL20比较接近,而蓝叉尾鲴则更接近人CCL8,它们氨基酸序列的差别是由于斑点叉尾鲴SCYA107基因序列中多了ACAAA这5个核苷酸,导致读码框移位提前出现终止子TGA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53.
东海区黄鳍东方鲀寄生异尖线虫的鉴定及河鲀毒素检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检查东海区283尾野生黄鳍东方鲀(Takifugu xanthopterus)样本,发现具有河鲀毒素的黄鳍东方鲀也受到线虫的感染。11月份黄鳍东方鲀体内异尖线虫感染情况最严重。通过形态学特征和线粒体DNA鉴定,黄鳍东方鲀组织内寄生的线虫为派氏异尖线虫(Anisakis pegreffii)。免疫组学分析发现异尖线虫体内含有河鲀毒素,进一步的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检测结果显示异尖线虫体内河鲀毒素含量为425 ng/g,这是首次发现寄生在东方鲀体内的线虫具有河鲀毒素。  相似文献   
54.
唇鱼骨肌间小骨的骨化过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整体骨骼染色的方法,对唇(Hemibarbuslabeo)早期发育阶段肌间小骨的形态发生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在受精后35 d(dpf)之前,除了肌间小骨,唇所有其它骨骼均已骨化完成。肌间小骨在35 dpf(相应的体长为23.67 cm)开始在尾部区域骨化,髓弓小骨首先出现在尾部的第37~41肌节之间,脉弓小骨首先出现在尾部的39~40肌节之间,然后依次往前;到62 dpf(相应的体长为30.03cm)肌间小骨骨化全部完成。骨化过程中,唇肌间小骨是从简单的I型,到卜型,再到Y型,再分化为各种复杂形态。唇肌间小骨出现的时机和形态形成规律与其它鲤科鱼类相似,提示鲤科各亚科鱼类肌间小骨的骨化过程可能受同样的遗传机制控制。研究亮点:目前关于鲤科鱼类肌间小骨骨化模式的研究仅限于鲢亚科的鲢和模式动物斑马鱼,通过比较其它亚科鱼类肌间小骨的骨化模式,有助于探讨鲤科鱼类肌间小骨骨化模式的保守性。本文发现亚科唇的肌间小骨骨化模式与鲢非常相似,提示鲤科肌间小骨的骨化过程可能受同样的遗传机制控制。  相似文献   
55.
比目鱼类的眼睛移位和不对称的进化起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比目鱼类外形不对称产生的机制引起人们兴趣已逾一个多世纪。从比目鱼类(鲽形目)的类群和分布、变态过程中眼睛移位机械力的来源、甲状腺激素调控眼睛移位的信号通路、比目鱼类外形左右不对称与内脏左右不对称两者调控机制之间的关系以及比目鱼类眼睛左右不对称的进化起源等5个方面,系统地介绍了比目鱼类变态发育过程中眼睛移位的研究历史。重点介绍了本实验室提出的关于眼睛移位的组织学模型,以及眼睛移位信号调控途径的最新研究进展。发现并证明眶下皮肤组织细胞分裂导致眼睛移动,而眼睛移动进一步导致额骨变形,纠正了以往假说的谬误。最后,对比目鱼类眼睛移位和不对称进化起源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解释比目鱼类不对称进化起源的新假说。  相似文献   
56.
河鲀和河鲀毒素之间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从中国有毒河鲀的种类和分布、河鲀体内的河鲀毒素的来源、河鲀对河鲀毒素的耐受性、人工养殖河鲀的河鲀毒性等四个方面,介绍了当前国内外河鲀与河鲀毒素关系的研究进展情况,并提出了关于河鲀体内的河鲀毒素来源的新观点,认为河鲀体内的河鲀毒素可能是河鲀以细菌产生的河鲀毒素类似物为前体,生物合成而成的。养殖河鲑的毒性控制,需同时考虑食物链和河鲀本身的因素。  相似文献   
57.
位于长江口的青草沙水库是2010年末建成投入使用的、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河口江心避咸蓄淡型水库,为掌握青草沙水库建成后鱼类群落结构变动趋势,于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对青草沙水库按季度进行了为期5年的鱼类调查,结果表明:采集鱼类样本共5158尾,鉴定为51种鱼类,隶属于为9目、16科、41属;鲤形目鱼类占比最高,为87.1%;降海洄游型鱼类、溯河洄游型鱼类、河口型鱼类占比自2015到2019年逐年呈下降趋势,淡水定居型鱼类占比逐年上升;鲢、鳙、鲫3种鱼类在所有调查年份中均为优势种,鲫优势度在逐年增加;Cluster聚类分析结果表明2015、2016年群落结构相似,2017、2018、2019三年群落结构相似;结合Margalef、Pielou和Shannon-Wiener指数值的年际变化,目前群落结构比较稳定。青草沙水库目前淡水鱼类占优势,洄游型和河口型鱼类逐渐从水库中消失,鱼类组成越来越接近于淡水湖泊的鱼类特征,与其外围的长江口鱼类群落结构产生了差异。  相似文献   
58.
鲍宝龙 《水产学报》1998,22(1):33-38
试验结果表明:(1)2日龄真鲷,牙鲆仔鱼初次摄食,在6 ̄7日龄和5 ̄6日龄,不能建立外源性营养的仔鱼分别进入PNR期,而卵黄囊均在此前1 ̄2天已耗尽。混合营养期分别为3 ̄4天和1 ̄2天。(2)真鲷和牙鲆仔鱼在不同饥饰饿阶段初次摄食率的变化式型是:开始较低,此后逐步上升,高峰期出现在卵黄囊接近耗尽时,此后开始下降。记录到的最高初次摄食率分别为86.7%和35%。(3)牙鲆仔鱼体长的增长率随延迟投饵天  相似文献   
59.
为探究参与河鲀肝脏和皮肤累积河鲀毒素(Tetrodotoxin, TTX)的过程及相关调控基因,按每克体质量河鲀0.25μg TTX剂量尾部肌肉注射人工繁育的菊黄东方鲀(Takifugu flavidus),发现肝脏中TTX含量在注射后4 h时最高(19.12 ng/g),24 h下降到8.92 ng/g, TTX主要在肝实质细胞中累积;皮肤中TTX含量一直处于上升趋势,4 h为13.70 ng/g, 24 h为22.91 ng/g; TTX主要在皮肤表皮层、基底层细胞中累积。比较对照组和注射24 h后肝脏和皮肤转录组发现:TTX注射导致肝脏组织338个基因上调、350个基因下调;而皮肤组织有598个基因上调,同时有595个基因下调;RT-qPCR验证slc2a12、slc5a7、slc25a22、slc25a15、slc35a3、arap1、ugt2a2、ggt5、psbp2等膜转运蛋白相关基因在注射TTX后在肝脏和皮肤中的表达水平显著上调,可能与TTX累积过程有关。  相似文献   
60.
产河鲀毒素细菌水平转移相关基因的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多种进化关系并不密切的细菌均能合成河鲀毒素,揭示了产河鲀毒素细菌间可能存在水平基因转移现象,但通过何种途径并不清楚。为调查产河鲀毒素的气单胞菌(Aeromonas sp.)质粒中是否存在与水平基因转移相关的元件,通过PCR扩增分别发现该质粒中存在tra,rum及vird4基因,扩增出的906 bp的tra,681bp的rum及1 319 bp的vird4,分别与多种菌株的转座酶、松弛酶和Ⅳ型分泌系统中的ATP酶基因具有高度的序列同源性,并具有这些酶的保守结构域,结果表明产河鲀毒素的气单胞菌具有通过接合转移和转座方式转移基因的能力,同时具有转移河鲀毒素至宿主的能力。对于进一步了解产河鲀毒素细菌之间以及产河鲀毒素细菌与河鲀之间的关系有重要的帮助。研究亮点:本研究首次在产河鲀毒素的气单胞菌质粒中明确鉴定出与水平转移相关的基因,表明该细菌不但具有通过接合转移和转座方式转移基因的能力,而且具有转移河鲀毒素至宿主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