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5篇
基础科学   3篇
  9篇
综合类   72篇
畜牧兽医   52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为探讨多聚核苷酸(聚肌胞)对新城疫病毒(NDV)的抑制作用,本研究通过聚肌胞对感染NDV的鸡胚成纤维细胞、SPF鸡胚和肉鸡进行了病毒抑制试验.结果显示:125和250 靏穖L-1的聚肌胞溶液能明显抑制100倍 TCID50的NDV在鸡胚成纤维细胞上的繁殖;5 mg·mL-1的聚肌胞溶液(每个胚0.1 mL)能明显抑制NDV在SPF鸡胚中的繁殖,减轻NDV对鸡胚生长的抑制作用,降低病毒血凝效价和鸡胚死亡数.聚肌胞对肉鸡抵抗NDV感染试验结果显示,肌肉注射0.01 mg·kg-1的聚肌胞注射液能明显提高治愈率和显效率.但反映细胞活性状态的中性红染色(D570值)随着聚肌胞浓度的增大而变小的结果说明,聚肌胞对鸡胚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有一定程度的抑制.  相似文献   
72.
四氯化碳致鸡肝脏和肾脏损伤实验动物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给试验鸡人工灌服亲肝毒物四氯化碳(CCl4),检测血清中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的改变,观察肝脏和肾脏病理组织学变化,以建立肝脏和肾脏损伤的实验动物模型。试验结果显示,CCl4对鸡肝脏的损伤呈现出毒性累加效应,CCl4对鸡肝脏的损伤和致血清中转氨酶活性升高需要一定的作用时间和较高的攻毒剂量,而且随着投药剂量的增加,试验鸡血清中ALT的活性呈现出升高的趋势。试验鸡灌服CCl4后引起的肝细胞急性变性呈现出以典型的水泡变性为特征的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73.
【目的】研究长途运输应激对猪免疫器官的病理性损伤、HSPs mRNA的分布和转录水平,探讨其相关性。【方法】利用组织学、原位杂交和本实验室建立的猪HSPs mRNA一步法实时荧光定量RT-PCR技术平台等方法,研究长途运输应激对猪免疫器官的病理性损伤、HSPs mRNA的分布和转录水平的变化。【结果】在长途运输应激初期(1~2 h),淋巴结和脾脏出现急性病理性损伤变化,损伤程度较为严重;运输应激4 h时,组织的病理性损伤与应激初期相似,但血管的充血程度有所减轻;淋巴结和脾脏中HSP70 mRNA的转录水平随着运输应激时间的延长一直呈现出上升的趋势,运输应激持续到10 h时,HSP70 mRNA的转录水平升到最高,分别为对照组的9.59和11.46倍;HSP90 mRNA的转录水平在应激初期(1~2 h)急剧升高(P<0.01),运输应激2 h时,淋巴结和脾脏中HSP90 mRNA的转录水平分别为对照组的59.67和13.03倍,到运输应激持续到6 h后,升高不再显著。HSPs mRNA在淋巴结和脾脏细胞中的定位无肉眼可见的随着应激时间的延长而发生相应的变化,但HSP70和HSP90 mRNA之间的定位存在着差异。【结论】运输应激可以导致组织损伤和HSPs mRNA转录水平的变化,但对不同家族的HSPs mRNA转录水平的影响不同;HSP90 mRNA的转录水平与组织损伤有着良好的相关性,有望成为猪运输应激的判定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74.
热应激对SH-SY5Y细胞中PrP及HSP90 mRNA转录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神经细胞SH-SY 5Y常规法培养至长满细胞瓶(120 cm2)后均分为A~I 9个小细胞瓶(30 cm2),37℃培养15 h后,B~D组在42℃条件下分别进行0.5、1和2 h的持续热应激处理,而E~I组于42℃热应激处理0.5 h后,37℃分别恢复1、3、8、12、24 h。持续热应激阶段,朊蛋白(P rP)和热休克蛋白(HSP)90 mRNA水平显著提高(P<0.01),应激2 h时,P rP和HSP 90 mRNA水平分别约为对照组(A组)的2.5和5倍;在应激后恢复初期(1~3 h),P rP和HSP 90mRNA水平也显著升高(P<0.01),其中恢复到3 h时,P rP和HSP 90 mRNA水平分别为对照组的9和7倍;当恢复到12~24 h时,HSP 90和P rP mRNA的转录水平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结果表明热应激可以提高HSP 90和P rP mRNA的转录水平。应激时P rP mRNA转录水平的提高暗示着P rP在细胞应激中起着一定的生物作用。  相似文献   
75.
为了评价优化猪支原体肺炎灭活疫苗的免疫效果,本试验通过对比所选疫苗优化前后疫苗抗原浓度及总蛋白浓度,以及检测异种受试动物的存活率、增重情况、血常规及血生化指标等,对疫苗的纯度、安全性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相对于未纯化疫苗,使用25佐剂的优化疫苗(C5)的抗原纯度及抗原浓度均有显著的升高,其安全性得到了显著的改善。优化疫苗(C5)的抗原纯度、抗原浓度及安全性都与进口疫苗(J1)相当,优于进口疫苗(J2)。该产品的优化为未来单针疫苗及联苗的研发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76.
为建立饲料中磺胺氯吡嗪钠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饲料经乙腈提取,旋转蒸发浓缩,2 mL甲醇+8 mL 0.05mol.L-1KH2PO4溶解,固相萃取净化,0.2μm有机相滤器过滤后,回收液经Agilent 1100液相色谱仪进行检测。检测条件:在C18色谱柱上,流速为1.000 mL.min-1,柱温25℃,紫外检测波长为272 nm,流动相为乙腈和0.2%磷酸混合液(体积比为35∶65)。试验结果显示:磺胺氯吡嗪钠的色谱峰保留时间为7.5 min;在添加0.5、1和2μg.mL-1条件下,回收率为90.6%~97.1%;检测限为0.5 mg.kg-1,定量限为1.0 mg.kg-1,线性范围为0.50~10.00μg.mL-1,回归方程为Y=57.332X+2.972 9(R2=0.999 3);4种饲料样本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0%~2.9%。结论:本试验所建立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灵敏度高、准确性和重现性好,可以对饲料中的磺胺氯吡嗪钠进行定量检测。  相似文献   
77.
为了探求家兔特有淋巴组织蚓突和圆小囊的组织学特点及其免疫学基础,本实验对蚓突和圆小囊进行了组织学及组织化学观察。试验结果表明,不同于其它淋巴组织的是,家兔蚓突和圆小囊的淋巴滤泡内形成有一呈新月形的帽状结构,蚓突和圆小囊在机体的免疫反应中的主要参与体液免疫。  相似文献   
78.
为了给胰蛋白酶为主要成分的药物在奶牛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提供合适的研究方法,以体外添加胰蛋白酶的奶牛血清和牛奶为研究对象,优化商品化的胰蛋白酶活性检测试剂盒,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奶牛血清和牛奶中胰蛋白酶的活性。结果显示:0~0.4 nmol·m L-1范围内,胰蛋白酶的吸光度值与浓度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y=0.023x-0.003 8,r2=0.999 6;以信噪比S/N=3为标准,在牛奶中最低检测限浓度为25 ng·m L-1,平均回收率为84.3%,3 d中日内变异系数分别为13.9%、10.2%、11.8%,日间变异系数为11.0%;在血清中最低检测限浓度为15 ng·m L-1,平均回收率为85.6%,3 d中日内变异系数分别为13.7%、13.2%、8.1%,日间变异系数为13.8%。结果表明:该方法检测牛奶和血清中的酶活准确率高,在试剂盒可检测的浓度范围内受牛奶和血清中的蛋白成分影响很小,且回收率和精密度也都达到了兽用药物药代动力学试验指导原则的要求,具有良好的准确性和重现性。  相似文献   
79.
利用间接法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和RNA探针原位杂交技术,研究了HSP70 及HSP70 mRNA在热应激6 h处理肉鸡心脏、肝脏、肺脏、肾脏、脾脏、胸腺和法氏囊等组织中的分布。结果显示,热应激6 h时HSP70 mRNA主要分布在肉鸡肝脏和肺脏中的血管壁及其周围,心肌纤维也有少量阳性信号,而脾脏、法氏囊和胸腺等组织未检出现阳性信号;热应激6 h时HSP70主要分布在所检肉鸡各种组织的血管壁。提示HSP70与热应激肉鸡心血管系统具有相关性,可能与心血管系统的功能和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80.
SYBR Green Ⅰ模式荧光RT-PCR鉴别新城疫病毒毒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方法】根据NDV的F蛋白裂解位点附近的序列,设计分别对应于NDV强毒和弱毒的两对引物,然后用SYBR Green Ⅰ模式的荧光RT-PCR方法比较两对引物对同一NDV的RNA扩增效率以及扩增产物的Tm值,来区分NDV的毒力。【结果】对8株NDV进行检测并测定其鸡胚平均致死时间(MDT),荧光RT-PCR方法的检测结果和MDT测定的结果完全一致,说明此荧光RT-PCR法可用于NDV毒力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