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2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66篇
林业   168篇
农学   76篇
基础科学   84篇
  77篇
综合类   499篇
农作物   45篇
水产渔业   83篇
畜牧兽医   343篇
园艺   133篇
植物保护   30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75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73篇
  2000年   79篇
  1999年   56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58篇
  1993年   39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41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6篇
  1960年   3篇
  1959年   4篇
  1958年   4篇
  195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6 毫秒
61.
为探讨不同绿肥对猕猴桃园土壤养分、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在江西猕猴桃园间作冬季绿肥,设置自然生草(CK)、箭筈豌豆(VS)、肥田萝卜(RS)、油菜(BN)、毛叶苕子(VV)和黑麦草(LP)6个处理,盛花期前测产并翻压,连续两年测定果实成熟期各处理土壤养分,翻压次年测定猕猴桃产量和果实品质。结果表明:(1)各绿肥处理均可显著提高土壤养分和pH,随时间推移呈下降趋势,0~20 cm土层土壤以LP、VS、VV培肥效果较全面,20~40 cm土层土壤以BN、VV、VS培肥效果较好;(2)各绿肥处理可显著提高果实单果重6.65%~10.75%,降低果实可滴定酸含量5.94%~18.81%,VS、VV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和抗坏血酸含量最高,分别为16.67%、16.23%和181.55、176.99 mg/g,较CK分别提高了24.40%、21.12%和13.77%、10.91%,果实干物质、可溶性糖含量以VS(19.31%、17.75%)和LP(19.01%、14.90%)最高,较CK分别提高了26.62%、66.04%和24.66%、39.38%;(3)综合各绿肥处理对土壤养分、产量和果实品质等方面的因素,江西‘红阳’猕猴桃园间作并翻压以VS最佳,VV和LP次之,且二者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62.
[目的]研究双位加热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双位加热消解—ICP-MS)的前处理和检测方法,并测定树仔菜中7种元素含量,建立一种测定树仔菜元素的简便、高效、准确方法,为科学开发树仔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比较分析双位加热消解—ICP-MS和微波消解—ICP-MS的空白背景值、检出限、准确度和精密度,考察消解条件(消解温度、赶酸温度和消解时间)对测定树仔菜中铜含量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消解条件,建立双位加热消解—ICP-MS测定树仔菜中铅、镉、铬、砷、镍、铜和锌7种微量元素含量的方法.[结果]双位加热消解—ICP-MS和微波消解—ICP-MS的空白值与检出限均较低,但双位加热消解—ICP-MS测定的元素铬、镍、铜和锌检出限均低于微波消解—ICP-MS,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下同).微波消解—ICP-MS测定标准物质GSB-26芹菜、GSB-12豆角和GSB-13蒜粉的准确度及精密度的相对标准偏差(RSD)≤5.0%;双位加热消解—ICP-MS准确度和精密度的RSD≤2.6%,低于微波消解—ICP-MS,差异达极显著水平,且测定结果更接近标准值.消解温度130℃下消解2.0 h后赶酸温度200℃为双位加热消解树仔菜的最佳消解条件,在此消解条件下ICP-MS测得树仔菜中铅、镉、铬、砷、镍、铜和锌7种元素含量分别为0.0790、0.0404、0.0350、0.00560、1.16、1.18和7.88 mg/kg.[结论]双位加热消解—ICP-MS具有操作简便、快速、检出限低、准确度和精密度高等优点,适用于树仔菜中铅、镉、铬、砷、镍、铜和锌含量的同时测定.  相似文献   
63.
河西走廊水资源特征及其循环转化规律   总被引:19,自引:9,他引:10  
河西走廊水资源主要以雪冰水资源、地表水资源与地下水资源的形式存在,分布于石羊河、黑河、疏勒河3大相对独立的流域水系.南部祁连山区发育大小河流共计57条,多年平均出山径流量71.29×108 m3,总体而言,近50 a出山径流变化比较稳定.走廊平原主要由8个大型的构造地貌盆地组成,盆地地下水主要接受出山河水及引灌河水的入渗补给,是地表水资源的重复表现形式,多年平均地下水补给量为42.42×108 m3.近50 a来,地下水补给量减少了17.19×108 m3,由此引起泉水资源23 a来衰减了24.6%.受构造地貌的制约,自南部山区至北部盆地,地下水与河水之间经过5个不同地带有规律的、大数量的、重复的转化过程,形成完整统一的"山区地下水-地表水-南盆地地下水-地表水(泉水)-北盆地地下水"水资源循环系统.  相似文献   
64.
为探究不同自然通风方式下日光温室室内环境因子的变化规律,提高日光温室自然通风效率,设计2种不同自然通风方式:后坡整体开窗式和后坡间隔开窗式。将分别采用后坡整体开窗式和后坡间隔开窗式通风方式的温室,依次记为G1、G2,并以传统顶通风式日光温室(G3)为对照,对上述3座采用不同自然通风方式的温室内部环境和作物生长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晴天白天,G1、G2的室内光照强度分别比G3提高了26.34%和10.16%,G1、G2、G3平均气温分别为33.7、33.8、34.8℃,平均相对湿度分别为47.15%、47.21%、44.03%,风速折减率分别为0.80、0.74、0.90;晴天13:00,G1、G2的植物冠层气温分布呈现南高北低,而G3的呈南低北高分布。G1、G2内的番茄产量分别比G3提高了19.54%、6.90%。综上,后坡整体开窗式表现最优。  相似文献   
65.
用傅积平改进法测定了张家界植烟土壤的有机无机复合状况,并分析了其与土壤养分的关系.结果表明:腐殖质的结合形态主要以松结态和紧结态为主,稳结态腐殖质含量最少;土壤复合量与松结态腐殖质、紧结态腐殖质和有机质均呈极显著正相关,有机无机复合度仅与有机质呈显著负相关.3种结合态腐殖质中,松结态与土壤养分(全氮、全磷和有机质)的相关性最高,土壤全钾与腐殖质没有明显的相关性.松结态腐殖质主要是铁、铝键结合的腐殖质,稳结态腐殖质则主要是钙键结合的腐殖质.腐殖质不同形态与土壤pH值、阳离子交换量(CEC)、交换性钙、交换性镁、有效硫和有效铁之间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相似文献   
66.
海南岛南部海域沉积物重金属污染及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通过对海南岛南部近岸海域49个表层沉积物的重金属元素含量的分析,结合沉积物的粒度组成特征,探讨了重金属可能的来源并评价了重金属的污染状况和潜在生态风险。结果表明,表层沉积物以砂和粉砂为主,砾石和黏土含量相对较少。重金属平均含量较低,最高是Zn元素,为38.98 mg/kg,大部分属于国家海洋沉积物一类标准。除As元素之外,Zn、Cu、Cd、Pb、Cr和Hg 6种重金属元素之间具有明显的正相关性,与粉砂和黏土等细颗粒沉积物也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潜在生态危害指数的评价结果显示,海南岛南部近岸表层沉积物中的重金属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危害非常轻微,不同重金属元素的潜在生态危害系数大小顺序为AsHgCdPbCuCrZn,其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平均值为14.55,属于轻微的潜在生态危害。  相似文献   
67.
不同品种绿肥翻压对烤烟产量与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小区试验,开展了苕子、紫云英、箭舌豌豆、燕麦等4种绿肥翻压处理对烤烟的生长发育及产、质量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4种绿肥翻压不同程度地促进了烟株生长发育,较明显地提高了烟叶上等烟的比例,促进烟叶产量、产值的增加;其中苕子翻压对改善烤烟农艺性状最明显,而箭舌豌豆翻压对提高上等烟比例最突出。这说明绿肥翻压能较明显地提高烟叶上等烟的比例,改善烟叶的内在品质,增加产值,从而提高烟叶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8.
为研究乳化植物甾醇对雄性日本鹌鹑(Coturnix coturnix japonica)生产性能、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和肾上腺皮质酮水平的影响,将100只体质量为(70±4)g的26日龄雄性日本鹌鹑分为4组,每组5个重复,每只鹌鹑每天灌喂含0、0.1、0.2和0.4 mg.mL-1植物甾醇的乳化液0.2 mL。21 d后,采食量、体质量增加和饲料转化率均无显著变化(P>0.05),但饲料转化率随植物甾醇灌喂量的提高呈下降趋势。植物甾醇乳化液均显著提高了鹌鹑血清中的IGF-1含量(P<0.05),但不影响皮质酮水平(P>0.05),血清丙二醛(MDA)含量也无显著变化(P>0.05)。0.04和0.08 mg.d-1植物甾醇显著降低了血清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P<0.05)。结果提示:植物甾醇能显著上调雄性日本鹌鹑IGF-1水平从而对其生产性能产生潜在影响。  相似文献   
69.
为研究施肥方式和施氮量对川西平原机插稻产量形成和氮肥利用的影响,本研究以‘天优华占’为材料,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主区因素为2种施肥方式(人工撒施和机械侧深施);副区因素为2种施氮量(180 kg/hm2和144 kg/hm2,分别记为N180和N144)。分析各处理水稻齐穗期和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结果表明:机械侧深施肥能够显著提高川西平原单季稻产量及氮肥利用率。与人工撒施处理相比,机械侧深施处理有效穗、每穗粒数、产量、氮肥偏生产力和氮肥农学利用率分别增加0.39%、6.60%、4.97%、4.79%和18.54%。侧深施肥条件下,N180处理干物质积累量、有效穗数和籽粒产量显著高于N144处理。180 kg/hm2氮肥撒施处理的产量比144 kg/hm2氮肥机械侧深施处理增加2.87%。可见,机械侧深施技术既能降低施肥成本,又能稳产,值得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0.
利用日光温室提供主动蓄热体参数研究所需的环境条件,测试了不同风速、空气温度以及空气-土壤温度差对主动蓄热体内空气-土壤热交换系统的管道内部温度、进出口温差以及蓄放热能力的影响规律,以期获得主动蓄热体内部管道通风系统的传热效率及优化调控参数。结果表明:同一风速条件下,进出口温差随室内空气温度增加而增加。放热阶段,当进风口以风速0.5~4.0m·s-1运行时,系统放热量随着风速增加而增加,平均放热流量为9.8~73.9 W;蓄热阶段,当进风口以风速0.5~2.0m·s-1运行时,系统蓄热量随风速增加而增加,平均蓄热流量为21.4~70.2 W,当进风口以风速2.0、4.0m·s-1运行时,平均蓄热流量仅相差2.7 W,性能系数COP相差不大。同一风速条件下,随着室内空气-土壤温度差值不断增大,进出风口温差也不断增加,同时建议白天风机开启蓄热时设定的室内空气温度最少应该比蓄热体内土壤温度高4.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