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9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79篇
林业   131篇
农学   118篇
基础科学   88篇
  106篇
综合类   740篇
农作物   130篇
水产渔业   92篇
畜牧兽医   603篇
园艺   177篇
植物保护   84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68篇
  2018年   60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123篇
  2013年   71篇
  2012年   81篇
  2011年   123篇
  2010年   121篇
  2009年   105篇
  2008年   92篇
  2007年   106篇
  2006年   78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80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58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45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47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43篇
  1989年   42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71.
为研究郑汴地区湿地景观变化,以遥感和GIS为技术依托,采用1992年、2002年、2013年3期Landsat影像数据结合郑汴地区湿地景观的区域特征,通过景观蔓延度指数、景观形状指数、香浓多样性指数、斑块连接度指数等空间格局指数的分析,系统研究了郑汴地区湿地景观的演变。结果表明:1992-2013年的近二十年间,郑汴地区河渠景观、滩地景观和库塘景观三大湿地景观面积总体上呈现出减小趋势,且减小幅度较大。景观格局动态变化表现为景观香浓多样性指数有小幅度增大。从景观形状指数上看,河渠景观和库塘景观下降,滩地景观略有上升,总体来看研究区景观形状指数呈上升趋势,景观几何形状趋向规则。蔓延度指数较小,景观呈多要素密集格局。自然变化特别是人类干扰对于郑汴地区湿地景观变化有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72.
文章通过总结前人对曲周县冬小麦的研究,总结曲周县冬小麦春季管理存在的问题,然后针对上述问题做出有相应的春季管理技术指导。发现曲周县冬小麦存在化肥过量施用,一次性追肥而不是按苗情分阶段追肥和追施磷肥不合理等现象。因此,根据以上问题提出相应的技术指导:避免过量施肥,降低成本;分苗情分阶段追肥灌溉,尽量避免一次性追肥;避免追施磷肥。  相似文献   
73.
为了了解fad基因在胡麻蒴果发育过程中对不饱和脂肪酸的调控,对高、中、低三个不同亚麻酸(C18:3)含量的胡麻品种(’CDC Gold’,‘内亚7号’,’Linola’)进行了不同时期的品质测定,以及脂肪酸去饱和酶2a基因(fad2a)、脂肪酸去饱和酶2b基因(fad2b)、脂肪酸去饱和酶2c基因(fad2c)、脂肪酸去饱和酶3a基因(fad3a)、脂肪酸去饱和酶3b基因(fad3b)的qRT-PCR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蒴果成熟,可溶性糖含量呈降低趋势,粗脂肪与粗蛋白不断积累,且差异显著(p<0.05)。fad2a基因、fad3a基因以及fad3b基因在各个时期中的表达符合正态分布。以0 d的蒴果为对照,在胡麻种子形成过程中,‘内亚7号’的三个基因在5 d和15 d的表达量迅速增加,到30 d时急剧减少,15 d的fad2a基因表达量为5.23倍,fad3a基因表达量是fad2a基因表达量的14.52倍,fad3b基因的表达量是fad2a基因表达量的16.14倍,表明这三个基因参与不饱和脂肪酸积累过程。在低亚麻酸含量品种‘Linola’30 d中,fad3a基因是fad2a基因表达量的52.71倍,fad3b呈下调趋势;在高亚麻酸含量品种‘CDCGold’30d中,fad3a基因与fad2a基因的表达量均呈下调趋势,fad3b的表达量为3.92倍;在中等亚麻酸含量品种‘内亚7号’中,fad2a基因表达量降低了0.31倍,fad3a基因是fad3b基因表达量的1.87倍。fad2b基因、fad2c基因熔解曲线不稳定,峰值低,可以在后续试验中继续探索。  相似文献   
74.
甘蔗产量和品质性状的相关遗传力及其通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甘蔗20个杂交组合的实生苗群体为材料,分析了9个产量和品质性状的相关遗传力及其通径系数。结果表明,丛重对丛含糖量的相关遗传力明显大于蔗糖分,高含糖量基因型的选择更多地依赖于产量组分,株高对丛重的相关遗传力大于其他的产量组分,对丛重的直接作用也大,而茎径对4个品质性状有正的相关遗传力。说明实生苗世代,以株高和茎径为选择方向并适当兼顾丛有效茎数,能达到高产高糖基因型的选择目的。  相似文献   
75.
大熊猫野化培训圈森林植物群落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应用植物群落学理论分析了卧龙大熊猫野化培训圈的植物种类组成、区系地理成分、优势树种以及生活型谱等特征。结果表明:大熊猫野化培训圈主要为野核桃、红肤杨、华西枫杨、连香树、扇叶槭、五裂槭、大翅色木槭、长序稠李、槐树等树种组成的落叶阔叶林。栖息地群落中分布的常见种子植物有71种,分属39科,58属,其中裸子植物3种,双子叶植物63种,单子叶植物5种;且以槭树科、杜鹃花科、忍冬科、蔷薇科、竹亚科、虎耳草科、菊科、百合科、禾本科等科植物构成优势组分。占组成植物总数的40.8%以上。从植物地理成分分析来看,无论是科分布型,还是属分布型,大熊猫栖息地植物都以温带分布类型为主,分别占57.5%和46.55%。植物群落生活型谱中以高位茅植物占优势,达56.34%,反映出大熊猫野化培训圈的植物群落具有温带落叶阔叶林特点,这与卧龙大熊猫栖息地的植物群落的生态特征相似。根据植物群落分类原则,将野化培训圈的植物群落共划分为连香树-拐棍竹-黑鳞耳蕨群落、野核桃-短锥玉山竹群落、野核桃-拐棍竹-艾蒿群落和野核桃-薄叶鼠李-小鳞苔草群落等4个类型。  相似文献   
76.
严重水分失衡状态下四照花蒸腾表面的削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斐  山本晴彦 《林业研究》2009,20(4):337-342
应用RGB图像分析的方法,研究了日本山口市街区生长的四照花(Comus kousa Buerg.)对2007年夏季干热多风的环境的响应。结果表明,许多四照花叶尖叶缘出现焦枯,清晰的暗棕色防护带显示在焦枯的叶片上。这些防护带逐渐从叶尖向叶基退缩直到成功控制焦枯为止,且留下许多不成功的防卫痕迹。焦枯的叶片呈现鲜明的逻辑斯蒂函数式变化趋势。依据气象数据分析,四照花叶片退缩型焦枯几乎与干燥峰值期同步。这表明在干燥度突然升高期间,极端的水分亏缺诱发了四照花的防卫反应,从而保护其余部分免于进一步的失水。像素分析结果表明,截止到2007年8月底四照花样树通过局部叶片退缩型焦枯减少了40.2%的叶面积。相比之下,鉴于上半年雨量充足,2008年,相同的样树只有13.2%叶面积减少。不管怎样,四照花的确削减了蒸腾表面积,并且表现出一种独特的蒸腾表面减少方式。既不同于落叶也不同于地上部枯死。依据脱水过程的分析,四照花在突然的干热胁迫下叶尖始发的干缩和叶片防卫反应的共同作用被认为是其蒸腾表面削减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77.
高超男  赵鹏飞  张宏彦  黄成东  李晓林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5):12457-12458,12497
[目的]研究早春麦田划锄对麦田土壤水分状况及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inn.)生长发育的影响,为相关研究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在2010~2011年华北地区麦区遭受多年不遇冬春气象干旱条件下,依托曲周县—中国农业大学万亩小麦玉米(Zea mays L.)高产高效技术研究基地,研究了早春麦田划锄技术对麦田土壤水分含量和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划锄可显著增加返青期麦田0~5和5~10 cm土层土壤的含水量,提高氮肥和水分的利用效率,增加小麦地上部生物量、成穗数和穗粒数,起到明显增产作用,平均增产12.6%,增收1 014元/hm2。[结论]划锄是一项被生产实践证明的行之有效的农田保墒节水技术措施,是一项有效的抗旱增产技术。  相似文献   
78.
2种忍冬致病镰刀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忍冬根腐病的发生规律,以从忍冬根腐病株病根分离到的2种致病镰刀菌菌株FQ3(Fusarium solani species complex)、FQ4(Fusarium incarnatum-equiseti species complex)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其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菌株FQ3最适生长温度为30℃,最适产孢温度为35℃,最适生长pH值为9,最适产孢pH值为7~10,全黑暗条件最有利于菌丝生长和产孢,生长最适碳、氮源分别为乳糖和甘氨酸,产孢最适碳、氮源分别为葡萄糖和硝酸钠;菌株FQ4最适生长温度为25~30℃,最适产孢温度为30℃,最适生长pH值为7~10,最适产孢pH值为9,半光照条件有利于其生长和产孢,生长最适碳、氮源分别为蔗糖和酵母,产孢最适碳氮源分别为果糖和酵母。除温度处理外,菌株FQ3在所有参试条件下,菌丝生长速度及产孢量均明显高于菌株FQ4。  相似文献   
79.
对侵染海南胡椒的3个黄瓜花叶病毒分离物(CMV-WN1,CMV-DA,CMV-FT)的全序进行克隆和分析。CMV-WN1,CMV-DA,CMV-FT分离物RNA1全长分别为3 361,3 360,3 359个核苷酸(nt),编码1a蛋白;RNA2全长分别为3 044,3 048,3 046 nt,编码2a和2b蛋白;RNA3全长分别为2 217,2 224,2 216 nt,编码3a和CP蛋白。序列一致性比较结果表明,CMV-WN1,CMV-DA,CMV-FT的RNA1,RNA2,RNA3均与CMV亚组IB CMV-SD序列一致性最高,编码的所有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一致性也均与CMV-SD序列一致性最高,其中除了2b氨基酸序列一致性低于90%外,其他蛋白的氨基酸序列的一致性均高于93.5%。RNA3的5'NTR结构分析以及RNA3 5'NTR核苷酸序列和CP氨基酸序列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CMV-WN1,CMV-DA及CMV-FT均属CMV IB亚组。CP系统进化树中CMV-WN1,CMV-FT与云南胡椒分离物CMV-YNP聚成一簇,而CMV-DA与海南胡椒分离物CMV-HNP独立形成另一个分支。  相似文献   
80.
在水温为(16.0±0.5)℃、pH为8.0~8.3、盐度为30.2的条件下,对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单倍体、三倍体和雌核发育二倍体胚胎发育的过程与普通二倍体牙鲆的发育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单倍体胚胎脊柱弯曲,器官分化不全,受精率低,畸形率高,出膜率低;三倍体和雌核发育二倍体胚胎与普通二倍体牙鲆的发育时序基本相同,受精卵经过卵裂、囊胚、原肠胚、神经胚、卵黄栓胚、克氏囊胚、尾芽胚、心跳胚、出膜期等阶段孵化出膜,各阶段除发育时间不同外,发育特征与发育分期没有明显差别;普通二倍体胚胎约61 h孵化出膜,而三倍体和雌核发育二倍体分别经66 h 30 min和67 h 50 min孵化出膜,孵化时间比普通二倍体牙鲆长约10%.其中,卵裂期三倍体和雌核发育二倍体在细胞分裂阶段发育特别缓慢,发育时间比普通二倍体长约25%.单倍体出膜率为(16.5±2.2)%,畸形率为(97.2±1.6)%;雌核发育二倍体出膜率为(85.6±3.0)%,畸形率为(13.2±2.3)%;三倍体出膜率为(82.3±3.1)%,畸形率为(16.3±2.5)%.与普通二倍体牙鲆相比,三倍体和雌核发育二倍体胚胎出膜率低,仔鱼畸形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