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7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4篇
林业   14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36篇
  13篇
综合类   113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45篇
园艺   15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麻丰年  苏伟 《森林工程》2000,16(1):28-29
本在介绍高炉炼铁工况的基础上。分析了高炉炉体砌层-炉衬的侵蚀机理,对高炉炉衬侵蚀的检测方法进行了探讨。在重点研究了国内外高炉炉衬侵蚀检测方法的前提下,对目前较先进的“触发脉冲响应法(FMT)”的原理和优缺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为揭示黄心梓木重要性状的变异水平,初选的无性系为速生优良无性系的选择提供物质基础。以种植在河南省南阳市252个黄心梓木无性系为材料,对其2年生树高、胸径、叶长、叶宽、叶长宽比、叶片质量、比叶质量与皮孔数量等8个性状进行测定分析。方差分析结果表明,除比叶质量在不同无性系间差异不显著外,其余性状均达极显著差异水平(P<0.01)。无性系间各性状表型变异系数变化范围为7.104%~40.818%;重复力变化范围为0.101~0.859。相关性分析表明:树高与胸径、叶长与叶宽、叶长和叶宽与叶片质量均达到极显著正相关水平;比叶质量与叶长宽比、叶片质量之间达(极)显著正相关水平,但与叶宽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生长性状和叶片性状相关性较弱。通过多性状综合评价法、隶属函数法和指数选择法分别对不同无性系进行评价选择,以15%的入选率分别筛选出37个优良无性系,其中,不同方法共同筛选出7个优良无性系,其树高、胸径的现实增益为10.44%和12.96%。利用综合评价法、隶属函数法和指数选择法联合选择出39、46、64、92、159、177和242共7个无性系,可以作为楸树遗传改良的首选材料。  相似文献   
13.
全基因组选择(GS)是利用覆盖全基因组的高密度遗传标记对复杂数量性状进行预测的育种方法。在林木种苗阶段根据基因组估计育种值(GEBV)可以利用GS进行个体选择,相比常规育种能增强遗传增益、加快选育进程。该方法无需定位与性状相关的数量性状位点(QTL),相比分子标记辅助育种能极大地提高对微效位点的捕获功效,是具有巨大潜力的林木育种策略。文中系统介绍了GS的概念和优势,及其在林木中的研究现状和应用。我国林木GS研究处于初期阶段,可优先在常规育种较成熟的树种中开展研究,建立林木GS程序为其他树种提供范式。该综述有助于系统了解全基因组选择育种策略和研究进展,并为全基因组选择在林木育种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和技术信息。  相似文献   
14.
研究香椿人工林在不同坡位的生长差异,为香椿人工林的培育生产提供参考。以32~39年生香椿人工林为对象,按照不同坡位(上、中、下)设置样地,测定样地内的香椿生长指标;使用Weibull函数对不同坡位林分直径分布结构进行分析;通过林木分级统计并分析各样地林分特征;解析不同坡位香椿人工林的生长过程。结果表明,试验区香椿人工林呈中高度郁闭,下坡位香椿平均树高为13.71 m,胸径为21.32 cm,南北冠幅为5.29 m,均显著最高,而上坡对应各生长指标显著最低。不同坡位香椿人工林径阶分布的Weibull模型拟合效果为下坡>上坡>中坡,拟合形状参数c均在1.0~3.6,为单峰左偏状分布,c下坡c上坡c中坡,下坡趋向于竞争期更稳定的自然稀疏后期。下坡林分林木分级集中在Ⅱ、Ⅲ级,占81.48%,而上坡Ⅰ、Ⅱ、Ⅲ、Ⅳ级林木占比分别为19.23%、21.79%、37.18%、20.51%,并存有少量Ⅴ级木,林木分级分布相对分散。解析香椿人工林生长过程显示,胸径、树高、材积总生长量均为下坡>中坡>下坡。试验区下坡的香椿人工林树高、胸径及冠幅均有生长优势。全试验区林分径阶分布呈单峰左偏状分布,下坡林分趋向于更稳定的自然稀疏后期,且林木分级多集中于Ⅱ、Ⅲ级,胸径、树高、材积总生长量最高。  相似文献   
15.
基于Zernike矩的马铃薯薯形检测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目前基于机器视觉的马铃薯薯形检测的形状特征单一,相关研究较少,为了进一步探索合适的形状特征参数及检测方法,该文将Zernike矩作为特征参数并利用支持向量机实现了马铃薯薯形的检测分类,准确度较高。首先用截取最佳图像的方法对马铃薯图像进行归一化,使得归一化后的图像具有平移和尺度不变性,然后从归一化的图像中计算具有旋转不变性的Zernike矩参数,通过特征筛选确定分类的19个Zernike特征参数,最后将这些特征输入到支持向量机中,用高斯径向基核函数(RBF)和Sigmoid核函数构建混合核函数,完成马铃薯薯形检测分类,对薯形良好和畸形的检测准确率达93%和100%,能够准确剔除畸形马铃薯并满足实际检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刘仲华 ,男 ,1 965年 3月生 ,湖南衡阳人 ,中共党员 ,1 985年 7月毕业于湖南农学院园艺系茶学专业 ,同年考取湖南农学院茶学专业制茶方向硕士研究生 ,1 988年 7月毕业获农学硕士学位 ,同年留校任教 .1 991年 7月晋升为讲师 ,1 992年 6月破格晋升为当时中国茶学界最年轻的副教授 ,1 999年晋升为教授 ,2 0 0 0年被聘为湖南农业大学茶学专业博士生导师 .曾担任湖南农学院茶学系副主任 ;湖南农业大学高技术速溶食品研究中心副主任 ;湖南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副院长 .现任湖南农业大学天然产物研究中心主任 ;湖南金农生物资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  相似文献   
17.
遂昌县地处山区,种植菜饲兼用的马铃薯已有悠久的历史.但由于播种时间迟,效益较低.试验结果表明,推广早熟品种东农303和双膜覆盖栽培技术,能明显提前收获,提高单产和种植效益.结合市场效益表明,马铃薯采用双膜覆盖的最佳播种期应以12月下旬至翌年1月上旬为最佳,适时播种,大薯比例高,商品性好,产量高,经济效益好.  相似文献   
18.
甘肃张家川阴湿地区紫花苜蓿品比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12个紫花苜蓿品种的产量、生长速度、越冬性、鲜干比、抗病虫害等方面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阿尔冈金鲜草产量最高达41.57 t/hm2,其次为THG-1,兼用型FD3,天水苜蓿鲜草产量最低,仅为30.37 t/hm2;生长速度,越冬率,鲜干比等指标,筛选出的品种表现较好,且与对照天水苜蓿差异显著(P<0.05),因此,适宜于在当地种植的紫花苜蓿品种依次为THG-1,兼用型FD3,阿尔冈金,金皇后,多叶。  相似文献   
19.
为利用计算机系统快捷和准确地进行测试和分析,开发了1种基于虚拟仪器软件LabVIEW的应变测试系统。利用本系统设计的自动调零和并联标定功能,测试者能即时计算出应变测试的系统误差并对测量值进行修正以消除系统误差。这种方法有效地提高了测试系统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爪式饲料粉碎机出料斗的吸声降噪原理作了分析,证实了其消声性能主要取决于出料斗大端口和小端口的面积,而从大端口到小端口的过渡锥形段对降噪有不利影响,且锥形段的长度越短,这种影响越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