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5篇
农学   23篇
基础科学   1篇
  3篇
综合类   52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目前世界上被专家公认的高梁细胞质雄性不育系有7种,7个不同细胞质核质互作雄性不育系统间育性反应各不同,其败育程度依次为A1→A5→A6→A2→9E→A4→A3逐渐减弱,育性恢复按A1→A6→A5→A2→A4→9E→A3的顺序愈来愈困难。研究认为,除目前利用的A1、A2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外,A5、A6、A3 3个细胞质可用于生产。中国高梁恢复系(A2恢复系)对A5、A6仍有较强的恢复力,可直接用于A5、A6系统杂交种选育;A5细胞质则可开发利用印度种质用于A5不育系、保持系选育;A3细胞质则可开发中国高梁资源用于A3不育系、保持系选育。A1、A2、A5、A3细胞质的利用,可最大限度地解除核质互作限制。极大地丰富杂交种选配范围及其遗传基础。  相似文献   
62.
蓖麻是一种重要的油料作物,种子中含有毒蛋白,蓖麻毒蛋白具有相当明显的抗肿瘤作用。以2129蓖麻品系不同发育时间的鲜种子为材料,利用磷酸盐提取法、BCA试剂盒法和UVwin5紫外V5.1.0、Band Scan蛋白定量分析、Excel、IBM SPSS Statistics软件,研究种子中毒蛋白的动态积累过程。结果表明:不同发育时间蓖麻鲜种子中,毒蛋白的含量随着发育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在发育完全成熟即60 d时达到最大;毒蛋白含量与粗蛋白含量、种仁质量、种子质量分别呈极显著正相关、显著正相关和正相关关系。基于种子中毒蛋白含量将蓖麻鲜种子的发育时间分为3类:第Ⅰ类包括30,40,50,60 d,这些发育时间蓖麻鲜种子中蓖麻毒蛋白含量较高;第Ⅱ类只包括10 d,毒蛋白含量较低;第Ⅲ类只包括20 d,毒蛋白含量中等。不同发育时间蓖麻鲜种子中毒蛋白的动态积累过程是,在种子发育10~20,20~30 d时迅速积累,30~60 d时积累速度较慢,完全成熟即60 d时毒蛋白含量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63.
北京地区5个欧李品种的果实形态及品质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比较分析北京地区5个欧李品种的果实形态及品质特征,对分别来源于北京地区的怀柔喇叭沟门、怀柔汤河口、怀柔官帽山、房山黄山店、延庆千山店等5个野生欧李品种的果实颜色、果沟、果顶、梗洼、果肉颜色等形态特征进行了观察,并对其果实的可食率、汁液含量、口感、风味、涩味及是否粘核等指标进行了测定,同时对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糖酸比、维生素C含量、钙含量等营养品质指标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房山黄山店欧李果实的综合性状优于与其它品种,适合在北京地区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64.
DNA甲基化是重要的表观遗传修饰之一,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文章主要对DNA甲基化的作用机理及特征、表观遗传作用、检测方法和在植物育种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65.
采用PCR方法克隆了蓖麻细胞色素P450基因的正反2个片段。正向片段长为525个碱基,反向片段长为421个碱基。经测序分析,得到的正向基因片段和反向基因片段与GenBank上的蓖麻细胞色素P450基因(XM002525863.1)的碱基同源性分别为98.85%和99.51%。利用载体pHANNIBAL和限制性内切酶将正反2个片段连接成具有发夹结构的中间载体pHAN-P450S-P450A,然后将中间载体和表达载体pBI-121连接,构建了P450基因的RNAi植物表达载体,为利用RNA干扰抑制P450基因表达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6.
褐化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蓖麻花药增殖培养研究,本研究通过改变蓖麻花药愈伤组织的培养基成分、添加防褐剂来建立高效增殖体系,最终确定蓖麻花药愈伤增殖最佳培养基为1/2MS+蔗糖30 g/L+琼脂7 g/L+NAA 0.3 mg/L+ZT 5.0 mg/L+脯氨酸750 mg/L+酸性水解酪蛋白750 mg/L+6-BA 2.0 mg/L+维生素C 400 mg/L+活性炭0.6 mg/L,pH值=5.8。  相似文献   
67.
“超级细菌”是具有多重耐药性细菌的总称。新型“超级细菌”是指获得newdelhimetallo—β—lactamase-1耐药基因的细菌。近来研究发现.携带编码NDM-1基因的耐药质粒不仅可以在细菌间转移.而且能使所在宿主茵成为可以抵御目前几乎所有抗生素的超级细菌,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文章就新型“超级细菌”的基本情况、耐药机制研究现状及防治措施,综述如下,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8.
印迹法对胡麻亚麻酸含量定性鉴定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印迹法对胡麻低亚麻酸变异系E1747与内亚三号正、反交大量后代种子无胚端中的亚麻酸含量进行定性鉴定。杂交后代种子无胚端油斑染色后颜色明显比亲本内亚三号浅,则说明该粒种子的亚麻酸含量比亲本内亚三号低,其对应的胚芽端可培育成植株。为大量、快速地鉴定胡麻亚麻酸含量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69.
磷脂酰肌醇特异性磷脂酶C(PI-PLC)能够水解植物细胞中的磷脂生成三磷酸肌醇(IP3),而IP3可以促进花粉管细胞中Ca~(2+)的释放,从而促进植物花粉管生长。深入了解PI-PLC调节植物生长的作用,从而为PI-PLC基因在植物生长中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从PI-PLC基因的定位与结构、PI-PLC与质膜的结合方式、IP3促进Ca~(2+)释放的途径以及PI-PLC调节植物花粉管极性生长的作用机制等方面进行综述,并对磷脂酶C的水解产物及其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分子机制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0.
空间环境诱发作物突变的筛选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综述了作物经过空间诱变后的突变分析鉴定技术及其应用。分析鉴定技术主要包括:形态学鉴定技术、细胞学鉴定技术、物理学鉴定技术、同工酶鉴定技术、生理指标鉴定技术、分子标记鉴定技术以及其他一些鉴定技术,同时综述了各种鉴定技术在水稻、玉米、小麦、番茄、辣椒、油菜等作物上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