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5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46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23篇
畜牧兽医   2篇
植物保护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以引进美国夏威夷海洋研究所SPF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群体建立自交系F1和F2,并与海南经过若干代养殖后选育的健康凡纳滨对虾建立杂交系(SPF♀×海南种♂),获得杂交代。通过大规模养殖发现,F1生长最快,杂交代居中,F2最慢。但F1存活率显著低于F2和杂交代。主要是因为F1适应力差,甚至不断有发病个体出现。从虾苗下塘至100日龄,杂交代、F2和F1整个养殖周期存活率分别为60%、54.8%和14.6%,说明杂交代和F2适应力均好于F1。杂交代与F1100日龄生长相近,方差分析表明两者差异并不显著(P>0.05)。在养殖后期杂交代生长和存活率优势明显,不但保持了引进种较好的生长性状,而且表现出海南选育的凡纳滨对虾存活率高的优良性状,杂交优势显著。  相似文献   
62.
从安徽省宣城市麻姑山林场采集到自然罹病的德国小蠊僵虫,通过分离纯化获得一株绿僵菌RCEF6416,采用显微形态和分子生物学相结合方法将该菌株鉴定为贵州绿僵菌。本试验研究了在不同培养基、盐浓度、pH以及高温胁迫等条件下,该菌株的培养特征及产孢能力,以期为世界性卫生害虫德国小蠊的生物防治提供种质资源和理论依据。结果表明:该菌株在PPDA培养基上的生长速度较快,菌落直径平均日增量为4.94 mm/d,但在PDA培养基上产孢量最大,为5.1×107孢子/cm2;在一定范围内,随着盐浓度增加菌落直径日增量增加,但是产孢量逐渐下降,且菌落逐渐产生白色菌丝圈;当pH为8时,菌株生长速度最快,产孢量最大;高温对菌株孢子萌发率影响很大,当水浴温度为45℃处理4 h后,其孢子萌发率仅为2.6%。  相似文献   
63.
[目的]对采自海南黎安港的3种水鳖科海草———海菖蒲(Enhalus acoroides)、泰来藻(Thalassia hemprichii)和小喜盐草(Halophilaminor)的染色体及其核型进行研究。[方法]采用海菖蒲和泰来藻的根尖及小喜盐草的腋芽为材料,采用常规压片法制备染色体玻片标本,并对其进行核型分析。[结果]海菖蒲和泰来藻的染色体数目为2n=18,小喜盐草的染色体数目为2n=28,两者均未发现B染色体和随体;海菖蒲、泰来藻和小喜盐草的核型公式分别为K(2n)=18=12m+6sm,K(2n)=18=12m+6sm,K(2n)=28=16m+8sm+4st;按Stebbins的核型分类标准,海菖蒲和泰来藻的染色体属2A类型,小喜盐草为2B型。[结论]通过对3种海草核型进行比较发现,海菖蒲与泰来藻的核型差距很小,而它们与小喜盐草的核型差距较大,说明海菖蒲与泰来藻的亲缘关系更近。  相似文献   
64.
大别山区三种白僵菌的分离和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采自大别山区3种白僵菌,它们分别是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布氏白僵菌(B.brongniartii)、多形白僵菌(B.amorpha),并简明概括3个种的区别。  相似文献   
65.
从市场采购或由野外采捕野生锈斑(虫寻)的成体,采用内分泌、营养和环境条件三个方面结合起来的方法进行亲蟹培育和人工催熟:摘除亲蟹的单侧眼柄;投喂双壳类增加营养;控制水温在25℃~28℃,盐度30~32,pH值8.0~8.4,DO 5mg/L以上,光照强度0~1500 lx。本试验亲蟹的培育成活率达93.3%,抱卵率85.7%,孵化率83.3%。试验结果表明,甲长6.3~7.9 cm的雌蟹,经过培育,性腺均可发育成熟,均可抱卵。锈斑歸属一次性产卵类型,可多次抱卵。水体中聚缩虫等原生动物的大量繁殖直接影响锈斑(虫寻)胚胎和幼体的正常发育和孵化,也是幼体培育成活率低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6.
虫生真菌在准格尔旗沙棘木蠹蛾上的流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了解沙棘木蠹蛾Holcocerus hippophaecolus幼虫的虫生真菌的物种多样性和流行情况,对内蒙古准格尔旗某沙棘林中的虫生真菌进行了调查,采集到11个虫生真菌标本。经实验室显微观察鉴定,其中1个为雷州被毛孢Hirsutella leizhouensis侵染,1个为一种被毛孢Hirsutella sp.侵染,9个为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侵染;分离纯化得到7株球孢白僵菌菌株。  相似文献   
67.
报道了采于安徽霍山的布氏虫草近似种 Cordycepsbrongniartii Shimazu aff.。通过子囊孢子的微循环产孢证实其无性型是多形白僵菌 Beauveria amorpha Samson,并成功诱发出有性型子实体  相似文献   
68.
玫烟色棒束孢作为一类可致昆虫死亡的虫生真菌,是生物防治中极具开发应用潜力的种类。运用PCR技术与DNA步移技术,从玫烟色棒束孢中克隆得到几丁质酶的结构基因及其上游序列。结构基因总长1 425 bp,扩出的结构基因DNA与其cDNA比较含有3个内含子,分别位于距离起始密码子的121碱基至176碱基处,277碱基至331碱基处和380碱基至431碱基处,大小分别为54 bp、53 bp和51 bp。在玫烟色棒束孢几丁质酶Ifuchit2结构基因的基础上,克隆得到了其上游序列。该基因上游序列大小为1 794 bp,其中有209 bp与该基因cDNA序列相互重叠。序列分析表明,玫烟色棒束孢几丁质酶Ifuchit2上游序列中,含有真核生物基因典型的TATA-盒,以及多个高度保守的潜在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如Oct1、GATA-1、GATA-2和CdxA等。另外,该上游序列还存在一些特异的应答元件,如热激应答元件(HSE)、胁迫应答元件(STRE)等。  相似文献   
69.
一、海南海参资源种群及其分布状况我国的海参分布于温带区和热带区。温带区经济价值高的食用海参在我国只有仿刺参一种,分布于黄渤海,质佳味美,品质最好。热带区海参资源不仅种类多而且资源量大,在我国主要分布在西沙、南沙群岛和海南岛。据统计目前世界海参产量86%来自热带区,可食用就有10多种,但海参的增殖放流、育苗养殖都未见报道。对于热带海参资源只有广东对梅花参、广西对绿刺参、糙海参进行了人工育苗的初步研究。下面将海南有较高经济价值的几种食用海参的种类及分布作一概述。1.梅花参别名凤梨参,栖息于水深3~1…  相似文献   
70.
南美白对虾高位池饲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进行了南美白对虾的高位池养殖,虾池面积0.433hm^2,虾苗规格1.2cm,放养量19.4万尾。饲养82d后,平均体长体11.6cm,成活率95.7%,饲料系数1.32,产量3193kg,产值14万元,盈利7.7万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