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1篇
  5篇
综合类   33篇
畜牧兽医   2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41.
核受体辅激活蛋白基因(NCOA1)是类固醇激素受体超家族中的一员,在生殖细胞的生长和分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本研究利用PCR-SSCP技术对NCOA1基因外显子的多态性进行了分析,在第3和12外显子上分别发现了SNPs位点,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多态性位点处mRNA表达水平进行了研究,发现NCOA1基因随着生长发育其表达量呈波动性增加,14周龄前表达量很少,随着性成熟NCOA1基因表达量快速增加,28周龄时其表达量达到峰值,之后表达量下降。产蛋性能较好的母系鸡NCOA1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比产蛋性能较差的父系鸡较早地开始增加,并且在14周龄后表达量显著高于父系鸡(P<0.05)。同位点对产蛋性能有显著影响的优势基因型AA和CC个体的表达量在16周后也显著高于同位点的其他基因型个体(P<0.05)。研究提示NCOA1基因mRNA表达水平影响鸡的性成熟过程和产蛋性能。  相似文献   
42.
为了研究肌肉生长抑制素基因(MSTN)在优质鸡群体中的遗传变异及其对肌肉生长特性的影响,以优质鸡S3系为研究对象,采用PCR-SSCP及测序技术进行多态性检测。结果发现MSTN基因G195C和A234G 2个突变位点。公鸡群体在G195C处于Hardy-Weinberg不平衡状态(P0.05),各群体在G195C和A234G位点均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最小二乘方差分析显示,在G195C位点处,S3系优质母鸡的CC基因型个体胸肌重、腿肌重、肌纤维密度与GG基因型个体差异显著(P0.05),肌纤维面积CC基因型个体极显著高GG基因型个体(P0.01)。在A234G位点处,肌纤维密度GG型个体显著小于AA基因型个体(P0.05),肌纤维面积极显著高AA基因型个体(P0.01)。基因组合CCGG型个体屠体重、胸肌重、腿肌重显著高于GGAA型个体(P0.05),肌纤维面积和肌纤维密度间差异极显著(P0.01)。在G195C和A234G位点处,S3系优质公鸡突变型CC和GG基因型个体在屠体重、胸肌重和腿肌重间差异不显著(P0.05)。在A234G位点处肌纤维密度GG型个体显著小于AA基因型个体(P0.05),肌纤维面积极显著高于AA基因型个体(P0.01)。基因组合CCGG型个体屠体重、胸肌重、腿肌重显著高于GCAA型个体(P0.05),肌纤维面积和肌纤维密度间差异极显著(P0.01)。因此,MSTN是影响鸡肌肉生长的一个主效基因,基因突变显著影响优质鸡肌肉的生长,为优质鸡肌肉生长性状的选育提供遗传学依据,其肌肉生长性状的分子遗传学基础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3.
于300日龄始连续收集邵伯鸡母系42个家系1310个全同胞个体种蛋3批共21550个,分别测定种蛋合格率(PSE)、种蛋受精率(FER)、受精蛋孵化率(HFE)等孵化性状的表型数据,采用动物模型约束最大似然法(REML)估计各孵化性状的遗传力,并进行性状间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PSE、FER、HFE的遗传力分别为0.1445、0.1301和0.1320(P0.05),皆属低遗传力性状。PSE、FER、HFE两两间都呈较强正相关,PSE与FER相关系数为0.854(P0.01),PSE与HFE相关系数为0.917(P0.01),FER与HFE相关系数为0.942(P0.01)。PSE、FER、HEF两两间的遗传相关系数在0.217~0.502(P﹥0.05)。本试验结果为邵伯鸡母系孵化性状的选育提供了理论参数。  相似文献   
44.
优质肉鸡矮小型母系品系(S2系)产蛋性状的通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4429只优质肉鸡矮小型母系品系(S2系)核心群个体产蛋数据为试验材料,运用通径分析法研究开产日龄(x1)、开产体重(x2)、开产蛋重(X3)、24周产蛋数(X4)、28周产蛋数(X5)5个产蛋性状因子与43周产蛋总数的关系.结果表明:各性状因子的通径系数分别为-0.17576、0.051788、-0.02997、0.259459、0.597501;28周产蛋数是影响43周产蛋数的主要决定因子.各性状(X1)对43产蛋数(Y)的最优回归方程为:Y=56.826-0.292X1+0.006X2-0.030X3+0.770X4>+3.106X5(P<0.01),总相关系数为0.8760,决定系数为0.7674.  相似文献   
45.
选用540只0日龄的优质肉鸡S3系母鸡放于3间封闭式鸡舍内,分别在育雏和育成期设计3组不同类型的光照模式,研究不同光照模式对优质肉鸡性成熟启动前生长和性器官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1) 3组光照模式在鸡育雏阶段并无显著影响(P0.05),从6周龄开始光照影响初现; 7周龄时,II组鸡的体重显著高于I和III组(P0.05); 8周龄时,3组鸡的体重增幅达到最大,生长速度达到顶峰,II组鸡的体重比I和III组分别提高32和21 g(P0.05); 10周龄时,II组鸡的体斜长显著高于I和III组(P0.05).(2) 3组鸡的输卵管和卵巢组织在早期发育缓慢,光照对其影响不大(P0.05); 14周龄时开始出现显著性差异,II组鸡的输卵管长度达到16.26 mm,显著大于I和III组(P0.05); 14周龄后3组鸡的卵巢表面陆续出现白色和黄色卵泡,到16周龄时小黄卵泡和卵巢重量出现差异显著性(P0.05),II组鸡的小黄卵泡和卵巢重量分别为6.65个和17.42 g,是3组之中最多的.12周龄时,II组鸡的冠高长显著大于I和III组(P0.05).(3)相比于I和III组,II组5%鸡群的开产日龄分别提前11和7 d(P0.05),开产体重分别提高55和22 g(P0.05),全群开产日龄分别提前12和4 d(P0.05),开产体重分别提高45和18 g(P0.05).综合比较,II组的光照模式最优.  相似文献   
46.
鹅MC4R基因RFLP及其与胴体和羽绒性状的关联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研究利用皖西白鹅为父本与四川白鹅(母本)进行杂交,屠宰测定了123只杂种鹅的胴体性状、羽绒性状和肉质性状,运用因子分析从这些性状中提取了12个公共因子;采用4种内切酶Hinf I、Ear I、PstⅠ和PvuⅡ检测了鹅黑素皮质素受体-4(MC4R)基因编码区的RFLP,并分析了RFLP与鹅重要经济性状之间的关联性。结果显示,试验鹅群中仅Hinf I酶切MC4R基因编码区存在RFLP,酶切得到HH和Hh 2种基因型,其1对等位基因H和h的频率分别为0.890 2和0.109 8。分析不同基因型与鹅胴体和羽绒性状之关联性表明,HH型与鹅屠体重、半(全)净膛重、肝脏重、心脏重、肌胃率、腹脂率、胸肌失水率以及绒比重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基因型效应对群体均数的贡献率在&#177;5%之间;当MC4R基因突变后,Hh型的这种效应未能达到显著水平,但却与产脂力(3.314%)和脂肪酸品质(1.218%)(P〈0.05)2个公共因子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47.
优质肉鸡S3系体重与体尺性状指标的主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地方优质肉鸡S3系体重和体尺性状之间的内在相关性,12周龄时选取同一饲养条件下的150只鸡(公母各半)进行体重和体尺性状等7个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S3系公鸡的体重、体斜长、龙骨长、胸角均显著高于母鸡(P0.05);公母鸡体重、体斜长、胸宽、胫围这4项指标变异系数较大,有较大选育空间;体重与体斜长、龙骨长、胸宽、胸角、胫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相关系数分别为0.57、0.52、0.51、0.49和0.47,与胸深、胫长呈显著相关(P0.05),相关系数分别为0.44和0.39;其他各体尺指标间也存在不同程度的正负相关性(P0.05或P0.01);体重和7个体尺性能指标综合成5个复合指标,累计贡献率达92.6355%,其中第l、2、3、4、5主成分分别解释总变异的36.5353%、22.8642%、13.3115%、10.4535%和8.4710%;各主成分的特征根分布较广,经统计计算入选的5个主成分所包含信息的侧重点各有相同,分别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S3鸡的体型特征和生长发育规律,为今后选育出更加符合市场需求的屠宰加工优质型肉鸡指明了的方向。  相似文献   
48.
为研究饲粮纤维水平对优质肉种鸡苏禽3号血清免疫指标、盲肠生理结构变化及生长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试验选择10周龄体质量1.2 kg苏禽3号肉种鸡360羽,随机分成3组,每组4个重复。对照组饲喂纤维含量2%基础日粮,试验1组饲喂纤维含量4%试验饲粮,试验2组饲喂纤维含量6%试验饲粮,试验期10周。试验期末,每组随机采集30羽血样,分离血清,测定血清免疫指标;每组随机选取4羽,采集盲肠样品用于石蜡切片,观察盲肠结构变化,采集胸肌、心脏、肝脏、卵巢等组织,用于生长相关基因表达检测。结果显示,随着饲粮纤维水平的升高,IgY、IL-2和TNF-γ含量均呈现先下降后上升趋势,4%饲粮纤维水平组的血清中IgY、IL-2和TNF-γ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和试验2组;IL-6和TNF-α含量呈现出相反的变化趋势。添加饲粮纤维可改善肉种鸡的肠道结构形态,使绒毛形态更加完整。盲肠绒毛高度先下降后增加,隐窝深度变浅,绒毛高度/隐窝深度比值呈现上升趋势。4%、6%饲粮纤维水平组中MSTN基因、MyoD1基因和Pax7基因在肝脏和胸肌中表达量均较高,MSTN基因在胸肌组织中显著高于对照组。GH基因在胸肌中表达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49.
试验旨在研究酵母硒及维生素E单独或者联合添加对苏禽3号肉鸡生长性能、肌肉品质、抗氧化能力及基因表达的影响。试验选择体重相近的苏禽3号肉鸡24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60只。分别为对照组、350μg/kg酵母硒添加组(试验1组)、50 mg/kg维生素E添加组(试验2组)、350μg/kg酵母硒+50 mg/kg维生素E组(试验3组),试验期84 d。结果显示:添加维生素E和酵母硒可显著降低试验期死亡率,显著提高生长性能(P<0.05)和屠宰率(P<0.05);显著降低胸肌肉系水力(P<0.05)和肌肉剪切力(P<0.05);显著提高血液SOD、T-AOC活性,降低MDA含量(P<0.05);上调胸肌和腿肌中MyoD、MSTN、Pax7基因表达。研究表明:日粮中联合添加酵母硒和维生素E可以提高肉鸡生长性能,改善肌肉品质,增强肌肉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50.
本研究旨在探讨C型利钠肽(CNP)对鸡胸肌组织肌内前脂肪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分解的调控作用及机制,为进一步阐明肌内脂肪沉积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以黄羽肉鸡胸肌组织的肌内前脂肪细胞作为体外研究模型,利用10-7 mol/L CNP激素外源诱导前脂肪细胞,采用CCK8、Edu染色法观察肌内前脂肪细胞增殖的变化,油红O染色和异丙醇萃取法观察脂肪分化和沉积的变化;利用试剂盒检测细胞内cGMP及甘油浓度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利钠肽受体A、B、C(NPRA、NPRB和NPRC)的表达变化。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CNP诱导前脂肪细胞1和3 d后,细胞的增殖能力显著升高(P<0.05);CNP诱导3和6 d后,诱导组脂肪细胞的分化和脂滴沉积能力极显著降低(P<0.01),释放到培养基的甘油浓度及细胞中的cGMP的浓度极显著升高(P<0.01)。NPRBNPRC基因mRNA的表达极显著和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P<0.05),NPRA基因mRNA的表达无显著变化(P>0.05)。本试验结果表明,CNP通过NPRB/NPRC-cGMP通路调控肉鸡肌内脂肪细胞的脂代谢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