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1篇
林业   1篇
农学   17篇
基础科学   6篇
  6篇
综合类   45篇
农作物   6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23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51.
通过分期播种,调查分析了9个水稻核不育系的不育性表现与其实用性。结果表明,9301S、9302S、9303S和LS2S4份材料在沈阳自然光温条件下,表现不育期较长,不育性相对稳定,具有较好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52.
原花色素是葡萄中一类重要的多酚类次生代谢化合物,是影响葡萄酒品质的重要因子之一.该文从原花色素的结构、性质、生理功能、葡萄果实中的分布及存在形式等几个方面对近年来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并讨论了葡萄酒中原花色素的来源、对葡萄酒品质的影响及提高葡萄酒中原花色素含量的工艺措施,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3.
基于MBD技术的三维装配工艺系统构建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面考虑产品的各种制造信息,以MBD技术作为装配工艺建模过程的技术支撑,研究了基于MBD技术的零件工艺信息模型、工序模型、装配工艺模型的构建方法.借助HOOPS软件,利用C#语言实现基于XML Schema模式的零件工艺信息模型的结构化记录,利用PMI信息的添加技术,实现了零件工艺信息的可视化,利用Protégé本体构建工具构建装配工艺本体.最后基于HOOPS图形内核,采用C#语言,在Net Framework下,采用装配工艺仿真、工艺参数数据库、图形用户环境开发等技术,将三维模型、多媒体的装配动画、工艺参数数据库等融合起来,建立基于MBD三维装配工艺建模系统平台,并以复合材料舱段中的桁条装配工序的仿真为例说明了MBD技术在三维装配工艺系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4.
开粳2号是从旱72的天然变异株经6a选育而成。株高95-100cm,穗长18~20cm,穗粒90-110粒,千粒重26g,平均产量600-650kg/667m^2。提出了稀播育壮秧,科学施肥,浅水间歇灌溉,综合防治病虫害等栽培措施。  相似文献   
55.
以‘京玉'葡萄幼苗为试材,利用石蜡切片和透射电镜技术,研究了弱光环境(遮阳率分别为65%和85%左右)对葡萄幼苗叶片解剖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弱光环境下生长的‘京玉'葡萄幼苗,表明叶片变薄,输导组织减少,栅栏组织排列疏松.表明叶片解剖结构对弱光环境产生适应性变化.  相似文献   
56.
葡萄叶片饲喂的~(14)C-水杨酸对高温胁迫的应激反应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具 8片功能叶的葡萄幼苗 ,摘除第 1、2、8片叶 ,在中部第 5片叶 (L 5 )上饲喂14 C SA ,分别对L 5对侧上方叶 (L 4 )和下方叶 (L 6 )进行 4 0± 0 .5℃高温处理。结果发现 ,高温处理增加了饲喂叶14 C SA的向外运转量 ,改变了14 C SA在各器官的分配比例。高温处理L 4或L 6叶后 ,处理叶片中的14 C SA积累量至少为对照的 3倍以上 ,植株其余叶片 (L 3或L 7)中的14 C SA积累量则低于对照 ;14 C SA向茎段的分配量与高温处理叶的位置相关。另外 ,高温改变了14 C SA向饲喂叶上侧和下侧的分配比例 ,最终均表现为向高温处理部位一侧的运输量增加。直接用仪器测得的14 C比放射强度至少有 70 %以上是14 C SA ,表明SA在运转中的代谢不多。  相似文献   
57.
弱光环境下葡萄叶片的生长及其在强光下的光合特性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以 1年生京玉葡萄 (Vitisvinefera L.cv.Jingyu)幼苗为材料 ,用遮阳网营造弱光环境 ,研究了弱光环境对葡萄叶片生长及其在强光下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弱光环境下长成的葡萄叶片比叶面积、单位重量的叶绿素含量明显高于自然光照下长成的葡萄叶片 ,叶绿素 a与叶绿素 b的比值则比对照低。上述变化有利于葡萄在弱光环境下对光能的利用 ;1 80 0μmol.m-2 .s-1 光照条件下测定的弱光环境下长成的葡萄叶片的净光合速率 (Pn)和光系统 (PS )光化学效率 (Fv/ Fm)明显低于对照。通过对强光下不同处理的葡萄叶片气孔导度 (Gs)、细胞间隙 CO2 浓度及气孔限制值的测算可以排除气孔限制的因素存在。光抑制可能是弱光环境下长成的葡萄叶片在强光下光合速率较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8.
研究了重金属Cd2+、Hg2+和Pb2+对膨胀肾形虫(Colpoda inflata)的毒性效应.在3种重金属离子作用下,膨胀肾形虫的生长受到明显的抑制,对膨胀肾形虫的毒性从大到小依次为Hg2+、Pb2+、Cd2+.联合毒性实验结果表明,3种重金属离子的不同配比下,联合作用类型和强度有一定的差异.Cd2+-Pb2+在浓度比1∶1和毒性比1∶1时均为拮抗作用;Pb2+-Hg2+在浓度比1∶1时为协调作用,毒性比1∶1时先表现为拮抗作用后表现为协同作用;Hg2+-Cd2+在浓度比1∶1时为协同作用,毒性比1∶1时为拮抗作用;Cd2+-Pb2+-Hg2+在浓度比1∶1∶1时均为协同作用,毒性比1∶1∶1时由拮抗作用逐渐转为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59.
己糖激酶调控‘赤霞珠’酿酒葡萄蔗糖分解代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酿酒葡萄(Vitis viniferaL.)‘赤霞珠’果实为试材,研究己糖激酶与蔗糖分解代谢关键酶[可溶性酸性转化酶和蔗糖合酶(分解方向)]在果实发育过程中的关系,以期为己糖激酶对蔗糖分解代谢的调控提供知识。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了发育期‘赤霞珠’葡萄果实中蔗糖、葡萄糖和果糖的含量,测定了其己糖激酶、酸性转化酶和蔗糖合酶活性变化趋势。研究表明,果实整个发育过程中,蔗糖含量极微,己糖激酶表现出与葡萄糖、果糖相反的梯度变化;葡萄糖和果糖含量低时,可溶性酸性转化酶和蔗糖合酶的活性开始上升;葡萄糖和果糖含量高时,可溶性酸性转化酶和蔗糖合酶的活性降低。相关性分析表明,蔗糖含量与葡萄糖含量、果糖含量显著相关,葡萄糖和果糖含量与可溶性酸性转化酶、蔗糖合酶活性负相关,己糖激酶活性与所有因子负相关,但无显著相关。讨论后得出己糖激酶可能通过其催化活性调控葡萄糖和果糖的积累并反馈调节可溶性酸性转化酶和蔗糖合酶。  相似文献   
60.
葡萄酒人工催陈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酿是高品质葡萄酒生产的重要环节。在传统的酿造工艺中,橡木桶陈酿是葡萄酒催陈熟化的主要方式,也称为自然陈酿。橡木桶对葡萄酒的香气、颜色、稳定性和澄清度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自然陈酿所需周期长,成本高,严重影响并制约了企业的生产能力和经济效应。因此,在稳步提高并保证葡萄酒品质的前提下,采用人工催陈技术来缩短葡萄酒的陈酿时间、改善葡萄酒品质、降低生产成本成为近些年的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国内外现有的葡萄酒人工催陈技术,如微氧催陈、橡木制品催陈、超高压催陈、电磁场催陈、辐射催陈等,分析了每种技术在葡萄酒陈化过程中对酒品质的影响,比较了不同催陈技术的优缺点并对未来葡萄酒人工催陈技术的前景做了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