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农学   2篇
  1篇
综合类   10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12份不同来源地的白及属植物从观赏特性、适应性、栽培与管理三方面13个指标因子进行系统的资源评价,建立白及属植物资源综合评价模型。结果表明:根据AHP评价结果及聚类分析可将12份引种的白及属植物分为两个等级:Ⅰ级优异种源6份;Ⅱ级优良种源6份;筛选出观赏性优良且适应性良好的5个白及种源陕西白及、江西白及、重庆白及、湖北白及、安徽白及,优良的黄花白及种源湖北黄花白及。可见,层次分析法可有效地进行白及属植物综合评价,并快速筛选出观赏性好、适应性强的白及属植物;其次观赏特性是影响白及属植物资源评价的主要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12.
研究旨在为小白及野生资源的引种、保护和田间高产栽培技术提供理论参考依据。笔者应用Li-6400XT便携式光合仪对5 个不同来源地的小白及进行光响应曲线特性测定。结果显示:(1)屏边和台湾的小白及属于典型的耐阴性植物,光饱和点分别是(325.7±28.1622)、(259.6±20.2951) μmol/(m2 · s),光补偿点分别是(18.62±4.1350)、(3.70±1.3116) μmol/(m2 · s);(2)个旧、四川和蒙自的小白及是具有高光饱和点、低光补偿点且适应性强的植物,从生产的角度看有利于引种栽培及保护。(3)相关性分析显示,对小白及净光合速率(Pn)影响较大的因素是细胞间二氧化碳浓度、叶片温度及相对大气湿度。该试验明确了5 个不同来源地的小白及的生活类型及其相关因子关系,为小白及的引种栽培及保护提供了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屋顶绿化植物的选择--景天类植物在上海地区的应用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对景天类植物佛甲草、垂盆草、金叶景天、凹叶景天、德国景天进行了干旱胁迫、高温胁迫、低温胁迫实验,通过观察植物形态以及测定脯氨酸含量、SOD活性与光合速率,筛选出适合上海地区屋顶绿化的景天类植物为佛甲草、凹叶景天和垂盆草。  相似文献   
14.
对网架围护结构对植物展览温室日照环境的影响及不同朝向温室遮阳率变化规律做了研究。利用SketchUp软件,对夏至日、冬至日网架结构对温室日照环境的影响进行了全天候的模拟,并对不同朝向温室8:00至18:00的遮阳率变化规律进行了对比分析,指出了遮阳率与温室朝向、网架结构自身特性、温室位置区域、太阳高度角等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可为展馆的遮阳施工工程与空调负荷计算提供一定的参考,以改善温室内日照与光环境,促进植物生长。  相似文献   
15.
为更加科学和高效地对两种彗星兰进行繁育工作,开展了叶片厚度、稳定碳同位素分馏值(δ13C)、昼夜净CO2吸收动态和可滴定酸含量检测,探索该两物种应对干旱胁迫的光合碳同化途径响应。结果表明:长距彗星兰(Angraecum sesquipedale)的叶片厚度为1.07 mm、δ13C值为-17.24‰;拟长距彗星兰(A.sororium)的叶片厚度为0.58 mm、δ13C值为-27.74‰;长距彗星兰仅在暗期吸收CO2并随着干旱胁迫的加深其净CO2吸收速率也逐渐降低;拟长距彗星兰在未干旱条件下主要在昼期吸收CO2,但在干旱处理后的第2~5天暗期净CO2吸收速率转变为正值并逐渐增加;长距彗星兰的早晚可滴定酸含量差值由未干旱的47 mmol·g-1降低至干旱胁迫的22 mmol·g-1,而拟长距彗星兰的由39 mmol·g-1增加至60 mmol·g<...  相似文献   
16.
以宿根福禄考茎尖和茎节作外植体进行离体快速繁殖,结果显示:无菌芽诱导的适宜培养基为MS+1.0mg.L^-1BA+3%糖+6.5g·L^-1琼脂粉,茎节在该培养基上无菌芽的诱导率为87.9%;丛芽增殖适宜培养基为MS+0.5mg.L^-1BA+3%糖+6.5g·L^-1琼脂粉,增殖率为6.8;生根的适宜培养基为1/2MS+0.3mg·L^-1IBA+0.3mg·L^-1NAA+2%糖+6.5g·L^-1琼脂粉,试管苗能在该培养基上分化出良好的根系,生根率达91.7%。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不同林地类型对白及生长及其与内生真菌共生关系的影响,实现白及林下有效栽培和林地综合开发利用,选择红哺鸡竹(Phyllostachys iridescens)、落羽杉(Taxodium distichum)、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和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4种林地,分析不同林地白及生长指标、内生真菌多样性和群落组成的差异。结果表明,毛竹林地白及的株高、叶长、叶宽、分蘖芽数、根粗、根长、地上部和地下部鲜质量和根冠比均高于其他3种林地。其中,根长、地上部和地下部鲜质量、根冠比显著高于其他3种林地,具体表现为毛竹林地>落羽杉林地>水杉林地>红哺鸡竹林地。不同林地白及内生真菌优势种群均为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的梨形孢属(Serendipita),但优势真菌相对丰度在不同林地间存在较大差异。其中,毛竹林地白及梨形孢属相对丰度最高,水杉林地最低,分别为84.76%、43.11%。99.67%的内生真菌与白及生长指标具有相关性,同时白及内生真菌种类受土壤养分的影响,尤其是土壤pH值及全磷、碱解氮、...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鼠尾草属植物的耐湿热性,以马德雷鼠尾草、腺毛鼠尾草、紫红鼠尾草、总苞鼠尾草、‘山顶公园’药用鼠尾草为试验材料,分析5种鼠尾草在40 ℃/35 ℃(昼/夜)、空气湿度90%~95%、土壤湿度95%~100%模拟环境下的形态变化,以及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细胞质膜透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丙二醛(MDA)含量、游离脯氨酸(Pro)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高温高湿胁迫下,5种鼠尾草均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SPAD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而下降,相对电导率变化趋势则相反;SOD活性、MDA含量呈现先上升再下降的变化趋势,两者之间存在一定关联;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含量总体呈上升趋势,说明5种鼠尾草在湿热胁迫下产生了一定的适应性,但不同鼠尾草的调节机制侧重不同,其中马德雷鼠尾草、腺毛鼠尾草和‘山顶公园’药用鼠尾草以增加脯氨酸含量为主,而总苞鼠尾草以增加可溶性蛋白为主,紫红鼠尾草两者均不突出。使用隶属函数法对5种鼠尾草进行耐湿热性综合评定,结果为:‘山顶公园’药用鼠尾草>腺毛鼠尾草>紫红鼠尾草>马德雷鼠尾草>总苞鼠尾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