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2篇
林业   9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1篇
  11篇
综合类   21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45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本研究旨在克隆猪丁型冠状病毒(PDCoV)S1基因(1—1 566bp),体外表达S1基因抗原表位预测区Sa(106—1 290bp)蛋白并制备抗该蛋白质的多克隆抗体。运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S1核苷酸和编码氨基酸序列特征,将S1基因抗原表位预测区Sa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22b(+),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ET22b-Sa,转化Rosetta(DE3)菌株,IPTG诱导表达、超滤柱浓缩纯化重组蛋白、Ni柱亲和层析,Western blot检测Sa蛋白的活性,将Sa蛋白免疫新西兰兔制备多克隆抗体。结果表明,CHN-2015毒株S1基因开放型阅读框大小为1 566bp(GenBank No.KY398009),编码522个氨基酸,是具有亲水性的非跨膜蛋白,存在15个潜在的B细胞抗原表位;原核表达Sa重组蛋白,该蛋白质在37℃下用终浓度为0.8mmol·L~(-1)IPTG诱导5h后,蛋白质主要以可溶性形式存在,免疫印迹显示表达的Sa蛋白在上清与包涵体中都有良好的反应性;用纯化的Sa蛋白四次免疫家兔,获得的兔抗Sa蛋白抗体效价可达1∶10 240。本研究克隆了S1基因,原核表达了Sa蛋白和制备了高效价的兔抗Sa蛋白抗体,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为后续深入开展S蛋白的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2.
分子印迹技术是当今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介绍了分子印迹技术的原理以及沉淀聚合法、种子溶胀悬浮聚合法、表面模板聚合法等几种制备分子技术聚合物方法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3.
进行了胸膜肺炎放线杆菌血清1型荚膜多糖的提取制备实验,并以该抗原作为诊断抗原建立了检测胸膜肺炎放线杆菌血清1型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此抗原与猪巴氏杆菌病、猪布氏杆菌病、仔猪副伤寒等阳性血清无交叉反应;与胸膜肺炎放线杆菌血清2型、3型、4型、6型、7型、8型、9型、10型标准阳性血清也无交叉反应。可用于猪群感染血清1型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的诊断和监测。  相似文献   
64.
以马鹿花5种配置模式的调查资料为基础进行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院(1)5 种配置模式中,马鹿花-墨 西哥柏林总体丰富度指数、Simpson 指数、Shannon-wiener 指数以及Pielou 指数最高,马鹿花纯林(泸-2)总体丰富度 指数、Simpson、Shannon-wiener、Pielou 指数最小;(2)马鹿花-三年桐林与马鹿花纯林(泸-2)为同一环境条件下的不 同配置模式,马鹿花-三年桐林丰富度、Simpson、Shannon-wiener 指数指数均比马鹿花纯林(泸-2)高,说明同一环境 条件马鹿花与三年桐混交林比马鹿花纯林物种更丰富、多样性更高;(3)多样性指数在不同群落间的垂直变化幅度 均为草本层>乔灌层,说明草本层较发达,对马鹿花5 种配置模式物种多样性贡献较大。  相似文献   
65.
药用菌竹黄的药用价值及资源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小波  林海萍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8):13589-13590
阐述了药用菌竹黄的药用价值、民间应用及临床应用情况,表明了竹黄对人类的重要作用与利用价值。指出为了人类自身的健康及发展,同时也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需采取一定的措施以加强对竹黄菌资源的保护。  相似文献   
66.
使用异丙苯化过氧氢(Cumene hydroperoxide,CHP)模拟体内氧化应激环境,给予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ctinobacillμs pleuropneμmonia,APP)血清1型菌不同浓度CHP或相同浓度CHP不同时间的刺激,使细胞处于氧化应激状态,采用半定量RT-PCR方法,以看家基因recF为内参对照,观察ohr基因的转录活性,并进一步分析刺激强度、刺激时间与ohr基因转录活性的关系.结果表明,模拟的氧化应激环境明显增加了ohr基因的转录活性,该基因在转录水平上受到氧化应激调控.ohr mRNA的转录在一定范围内(CHP浓度不大于300 μmol/L时)与氧化物刺激的强度具有时间依赖和浓度依赖关系.模拟的氧化应激促进了ohr基因的转录活性,由此可推知ohr基因可能是APP潜在的毒力基因,在APP致病过程中具有潜在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7.
2008年9月,四川龙泉某猪场发生以高热、呼吸困难为主要特征的高热病,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诊断结合实验室病原学检查,确诊该疫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圆环病毒2型与猪巴氏杆菌病的混合感染引起。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巴氏杆菌对阿米卡星、阿奇霉素、环丙沙星等药物高度敏感。用敏感抗生素配合自家组织苗控制了本次疫情。  相似文献   
68.
采用RT-PCR扩增猪传染性肠胃炎病毒(TGEV)SC-H株S基因5′端主要抗原位点片段和N基因,插入pMD19-T载体,经酶切与测序鉴定后,构建重组质粒19T-N与19T-S.从T载体上将S、N基因切下,以亚克隆方法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VAX1,构建嵌合表达S、N基因的重组质粒pVAX-S-N.对重组质粒PCR与酶切鉴定后,以脂质体转染法转染COS7细胞,间接免疫荧光检测转染后细胞外源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重组质粒构建正确且在COS7细胞中得到表达,转染的细胞呈现特异性荧光.真核表达质粒pVAX-S-N的成功构建为进一步研究TGEV核酸疫苗奠定了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69.
不同密度麻疯树林地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科学评价不同密度麻疯树林地的土壤肥力变化,通过对土壤微生物的研究,结合水肥调控技术等措施,来改善不同密度麻疯树林生态系统的生态环境,维持其林地生产力水平,为科学营造和管理麻疯树林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依据,使之加快麻疯树的规模化发展,对云南省双柏县3种不同密度麻疯树林地的土壤微生物数量和类群进行对比研究,并对麻疯树林地微生物进行聚类分析及多样性指数分析。结果表明:3种林地土壤微生物的数量有明显差异,样地2最多,样地1和样地3相差不大;不同土层的微生物数量变化也有所不同,0~15 cm之间土壤细菌、真菌数量逐渐上升,11~15 cm处达到峰值;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细菌、真菌数量又呈现下降趋势;样地2物种多样性指数也显著高于其他2种林地,这可能是由于适度的密度有利于土壤微生物的生长。因此,在种植麻疯树时,适宜密度为2 m×3 m。  相似文献   
70.
施肥对麻疯树生长、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997年种植的麻疯树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对该林分所在的林地进行施肥试验,设置了15个施肥处理和1个不施肥为对照,运用施肥前后树高和胸径生长量、单株产量和土壤养分变化讨论了施肥对麻疯树生长、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对麻疯树树高、地径生长、产量有一定的影响,处理12、处理13和处理14与对照相比,树高分别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