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2篇
林业   30篇
农学   1篇
  3篇
综合类   40篇
农作物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本文对长江滩地这一特定立地条件下经过人为耕作与未耕作模式下的杨树木材解剖性质及其变异的关系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林下耕作纤维长度变化范围在792.67-1114.33μm,属中等长度纤维,林下耕作杨树的纤维长度明显比未耕作的要长,两者纤维长度、宽度差异显著,长宽比差异极显著;林下耕作木材导管比量为29%,木纤维比量为54%,木射线比量为17%,变异系数分别为13.8%、7.4%、23.5%;低于对照木材,提高了材质均匀性;两者导管与木纤维组织比量轴向变化趋势一致,分别呈波动上升与下降的趋势,但木射线组织比量变异趋势存在较大的差别。林下耕作杨木导管比量自髓心向外呈上升趋势,木射线组织比量随着年龄的增加逐渐下降,并呈现一定的波动性:未经耕作的杨树木材组织比量径向变异规律性不明显。  相似文献   
42.
本文利用在安徽省安庆市大观区海口镇南埂长江滩地不同时期所做的杨树解析木资料,较为系统地研究了滩地杨树人工林的生物量及生长量,并建立了其材积生长方程和生物量方程。结果表明:长江滩地杨树林分具有较高的生长量和森林生产力,并且能够维持较长时间的快生长,这有利于长期维持滩地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持续有效地发挥“抑螺防病林”的功能,同时也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长江滩地杨树的数量成熟迟于一般杨树林分,约在22年左右;长江滩地杨树树干生物量的分配比例在60%以上,树枝17%左右,树叶3%左右,树根大致在13%-19%之间,树干生物量分配比例随年龄增加而增加,枝叶则略有下降,而树根下降较多。  相似文献   
43.
【目的】集成多时期航片数据和由机载激光雷达数据获取的密集林区数字高程模型,估测多时期杉木人工林冠层高度,并对其生长情况进行定量监测,为多时期航片监测森林生长趋势和评价林地生产力提供可能。【方法】首先基于分类后的激光雷达点云数据获得林下高精度数字高程模型和森林数字表面模型,利用航片数据构建立体像对,通过自动立体匹配算法生成森林冠层的摄影测量数字表面模型,然后借助数字高程模型将2种数字表面模型进行高度归一化,提取研究区多时期森林冠层高度。利用1996、2004年历史航片和2014年数字航片以及激光雷达数据,构建18年内皖南杉木人工林3期森林冠层高度,并对其精度进行分析。【结果】1)由2014年数字航片和激光雷达数据获取的森林冠层高度的R^2为0. 52,RMSE为1. 79 m; 2)由2014年数字航片处理得到的森林冠层高度与对应样地实测上层木的平均高验证精度较高,平均绝对误差1. 59 m,平均相对误差15%,最大绝对误差3. 45 m,最大相对误差30. 80%,测量精度85. 00%; 3)由1996、2004、2014年航片得到3期杉木人工林冠层高度,其增长趋势与树高生长曲线预测趋势一致。【结论】在多山复杂地形条件下,利用航片可准确定量反映山脊向阳面的森林冠层高度变化,但对于山谷阴影处,则会出现冠层高度被低估情况,利用多期航片结合高精度DEM数据可定量反映上层木的冠层高度变化。  相似文献   
44.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GIS,数字化肖坑1:25 000地形图,生成研究区高程图、坡度图和坡向图,并同植被图叠加,分析各景观要素在空间的分布特征与景观结构特征.结果表明,由常绿与落叶混交的阔叶林、杉木纯林、毛竹纯林和茶园等7种森林景观的面积总和占全区总面积的89.12%,是景观的基质.肖坑位于皖南中亚热带向北亚热带过渡地带,森林景观的空间分布受到海拔、坡度、坡向一定程度的影响,但并不明显.各种森林景观要素的垂直分布都与安徽的天然分布相一致;茶园景观均匀分布在海拔900 m以下.坡度间接影响到森林在不同坡度的分布,阔叶林景观主要分布在5~45°,而杉木纯林、毛竹纯林和茶园等景观则主要分布在0~35°.由于研究区海拔不高,各种森林景观要素受坡向影响并不明显.肖坑小流域的生态环境已得到很好的改善,但为了区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应尽量减少各种对生态环境不利的干扰,加强区域生态景观建设和生态安全控制.  相似文献   
45.
[目的]利用激光雷达手段大范围估算森林参数。[方法]以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岭南林场森林资源为研究对象,通过地面调查获取3种森林类型单木胸径和树高数据,并同步使用地基激光雷达获取点云数据,利用Hough变换检测算法提取每木胸径和树高,在Matlab2020a软件下构建基于地面调查数据和激光雷达提取值的估算模型。[结果]针叶林、阔叶林和毛竹林的胸径估测精度(R■)分别为0.921、0.921和0.996,RMSEc分别为2.080、2.460和0.291,模型表现显著;树高估测精度分别为0.908、0.846和0.500,RMSEc分别为1.120、1.620和1.210。[结论]该研究可为运用激光雷达手段大范围估算森林参数提供依据,也可为森林类型点云识别与分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6.
不同森林类型土壤肥力状况及水源涵养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27,自引:2,他引:27  
从不同森林类型土壤肥力状况及涵养水源的角度,对巢湖低丘3种森林类型和1个新造未成林地的土壤肥力和涵养水源功能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阔叶林、毛竹林能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养分状况;马尾松林能提高土壤有效P含量;各森林类型林地枯落物贮水量大小依次是:阔叶林(16.91 t·hm-2)>毛竹林(7.653 t·hm-2)>马尾松林(2.83 t·hm-2)>新造未成林地(2.721 t·hm-2);土壤持水量大小依次是:毛竹林>阔叶林>马尾松林>新造未成林地;阔叶林和毛竹林较马尾松针叶林有更好的涵养水源功能,是退耕还林的首选.  相似文献   
47.
巢湖低丘不同森林类型物种多样性数量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对巢湖低丘4种不同的森林类型林下植物种类进行调查,并用Shannon—Wiener指数、生态优势度指数、均匀度指数以及重要值4种描述物种多样性的数量指标,分析各森林类型林下植物多样性变化特征。结果表明:Shannon—Wiener指数和生态优势度指数由大到小依次是落叶阔叶林>采伐迹地>毛竹林>马尾松林;而均匀度指数呈与此相反的变化趋势。此外,文中还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角度,提出在巢湖低丘“退耕还林、恢复林草植被”的过程中,应尽量通过“封育”或人工更新的方式营造落叶阔叶混交林。  相似文献   
48.
以安装省休宁县人工杉木林为对象,研究在一定时点上能够从货币单位表用材林的价值。具体研究内容是对用材林的实物量和价值量进行测算和评估,提出一套用材林资产评估方法,并编制一套森林经营数表。  相似文献   
49.
马尾松立木干曲线方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25株马尾松解析木的相关资料建立马尾松立木干曲线方程并对各方程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4次多项式比3次多项式更适宜作为干曲线方程,其模拟树干基部形状较好,且在计算树干材积时有更高的精度;马尾松立木胸高形数为0.499。研究结果可以为马尾松经营数表的修订或更新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0.
以安徽省休宁县2009年SPOT5遥感影像为数据源,以ArcGIS10.0为数据加工与分析平台,建立不同林地类型遥感影像解析标志,进行林地小班界矢量化数据采集,生成Shp.格式小班图形数据,与小班属性数据链接,形成休宁县林地小班图形与属性数据库,并对林地结构、林地保护等级、林地功能分区及林地保护利用方向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休宁县林地面积177028.44 hm2,其中,有林地154457.32 hm2,疏林地1062.07 hm2,灌木林地14116.48 hm2,未成林地5759.55 hm2,苗圃地33.39 hm2,无立木林地587.09 hm2,宜林地1012.23 hm2,其他林业辅助生产用地0.31 hm2,以有林地和灌木林地居多,共占林地面积的95.2%;林地保护等级共有4级,各等级林地面积由大到小依次是Ⅱ级>Ⅲ级>Ⅰ级>Ⅳ级;全县林地分为4个主体功能区,包括北部风景林与水源涵养林发展区,中部休闲风景林与经济林发展区,西南部商品林发展区和东南部商品林与公益林发展区。本研究为制定休宁县林地一张图、实现林地资源数字化管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