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0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7篇
林业   22篇
农学   25篇
基础科学   5篇
  19篇
综合类   237篇
农作物   20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62篇
园艺   20篇
植物保护   2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84 毫秒
421.
通过对高氏瘤粉虱及其天敌时间生态位和空间生态位的调查,测定了生态位宽度、重叠和比例相似性,在此基础上,构建时空二维生态位,并分析了高氏瘤粉虱及其天敌空间上的同域性和时间上的同步性,即时间和空间上的“跟随”作用。结果表明:在自然环境中寄生性天敌对高氏瘤粉虱的控制作用强;捕食性天敌对高氏瘤粉虱控制作用不大;害生性天敌桨角蚜小蜂与高氏瘤粉虱在时间上的同步性和空间上的同域性均优于其它天敌,为优势天敌,应加以保护和利用。  相似文献   
422.
魔芋是一种耐阴多年生草本植物.陕西、四川、云南、贵州、湖北、湖南及南方诸省广泛分布,因其用途广泛,经济价值高而被称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为了合理开发利用这一宝贵资源,结台“八五”以来的试验研究成果,将魔芋栽培繁育技术简要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23.
松突圆蚧及其3种寄生性天敌的林间生态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3年6-9月调查研究松突圆蚧(Hemiberlesia pitysophilaTakagi)及其3种寄生性天敌花角蚜小蜂(Coccobius azumaiTachikawa)、友恩蚜小蜂(Encarsia amiculaViggiani et Ren)和长缨恩蚜小蜂[E.citrina(Craw)]的林间生态位,测定生态位宽度、重叠和比例相似性.在资源利用中,对寄生松突圆蚧雌蚧的2种寄生性天敌,花角蚜小蜂(引进种)优于友恩蚜小蜂(本地种);而对松突圆蚧的2种本地种天敌,长缨恩蚜小蜂(寄生雄蚧)优于友恩蚜小蜂(寄生雌蚧).  相似文献   
424.
淮北生土地区肥料运筹对水稻产量形成及氮素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淮北生土地区,以镇稻88为试验材料,设计不同氮、磷肥处理,研究其对该区水稻产量形成、群体动态及氮素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①适当增加施氮总量和生育前期的施氮比例以及生育中期施磷均有助于提高水稻产量。其中增加施氮总量,可增加单位面积穗数和每穗颖花数;增加生育前期的施氮比例,既增加粒数又增加粒重;相同施氮比例,生育中期施用磷肥,可提高粒重;通径分所表明,单位面积穗数是制约水稻产量的首要因子。②肥料运筹对水稻前期生育进程的影响较小;增加施氮总量和前期施氮比例,对技节后群体的扩大和技节至抽穗期氮家的吸收有明显促进作用;生育中期施用磷肥,主要促进出穗后群体的干物质积累和氮素吸收。  相似文献   
425.
本文记述中国短索蚜小蜂属Archenomus,Howard的13种,含2种中国新记录和4种新种,提出中国短索蚜小蜂属分种检索表.新种的模式标本分藏福建农学院生物防治研究所和植物保护系.  相似文献   
426.
常规籼稻与杂交籼稻氮素利用效率的差异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盆栽条件下 ,研究 1 9个常规籼稻和 1 6个杂交籼稻代表性品种 (组合 )的氮素利用效率的差异。结果表明 :1常规籼稻与杂交籼稻氮的干物质生产效率 (NUEp)及籽粒生产效率 (NUEg)在品种 (组合 )间的变化幅度均较大 ,两者的变异系数均较大 ,但杂交籼稻的变化幅度低于常规籼稻。2无论是常规籼稻还是杂交籼稻 ,NUEp在抽穗至成熟这段时间内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两类籼稻分别提高 2 8.2 %和 1 3 .3 %。 3杂交籼稻的 NUEp在抽穗期高于常规籼稻 ,成熟期则低于常规籼稻 ;而杂交籼稻的 NUEg则比常规籼稻高。4随品种 (组合 )产量水平的提高 ,杂交籼稻及常规籼稻的氮利用效率 (包括 NUEp及 NUEg)下降 ,且变化幅度减小 ,而氮收获指数 (NHI)则有所提高。 5杂交籼稻的产量、物质生产量与抽穗前的吸氮量的相关关系未达显著水平 ,与总吸氮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 ;而常规籼稻的产量及物质生产量与抽穗前的吸氮量及总吸氮量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427.
【目的】 研究盐环境下施氮水平对盐角草幼苗对氮催化和同化的能力,了解盐角草对氮素吸收转化的机制。【方法】 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不同施氮水平对盐环境下生长的盐角草幼苗氮同化关键酶活性的影响。【结果】 与不施氮处理相比,在重度盐环境条件下,施氮可现在提高盐角草幼苗根、茎、同化枝NR、GS、GOGAT、GLDH的活性;施N(1.2 g/kg)时,盐角草幼苗根、茎、同化枝活体NR活性、茎活体GS、GOGAT活性达到最大值;施N(2.4 g/kg)时,盐角草幼苗根、同化枝活体GS、GOGAT活性及根、茎、同化枝活体GLDH活性达到最大值。【结论】 盐环境下施氮能够显著增强盐角草幼苗氮同化关键酶活性,提高了盐角草对氮素胁迫能力,增强其对高氮环境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428.
水稻穗重构成因子与根系性状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有代表性的18个常规籼稻品种为材料,在水培条件下,研究不同穗型水稻品种的不同部位颖花数、结实率、千粒重的变化趋势及其与根系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大穗型品种二次枝梗数显著多于小穗型品种,大穗型品种二次枝梗颖花数占全穗颖花数的百分率大于小穗型品种,中下部表现更明显;每条不定根根粗与根重、单位长度根干重、每穗根干重、每穗不定根长、每穗根条数、每穗根系总吸收面积、每穗根系活力与单穗重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发达的根系和较高的根系活性是大穗型品种穗大穗重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429.
通过观察5个不同恒温条件(15℃±1.0℃,20℃±1.0℃,25℃±1.0℃,30℃±1.0℃,35℃±1.0℃)下桨角蚜小蜂生长发育情况,确定各个虫态的发育历期,计算桨角蚜小蜂各虫态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结果表明,卵、幼虫、蛹、全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分别为11.5℃和40.4日度、10.3℃和86.9日度、7.0℃和78.8日度、9.5℃和230.5日度,并建立历期预测式,得出理论上桨角蚜小蜂一年发生6.9代,与田间实际发生代数相吻合.  相似文献   
430.
晋枣品种变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晋枣的12个无性系的16个性状进行了调查研究,根据其中4个数量性状,进行了聚类分析,将12个无性系分为3类,其中G2与其他无性系有明显差异.同时,利用POD同工酶技术,根据酶谱类型也将12个无性系分为3类.综合两种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晋枣品种内部存在一定程度的变异,同时可以确定G2是一个变异单株或同名异物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