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33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77篇
园艺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本试验旨在研究水合硅铝酸钠钙(HSCAS)对生长育肥猪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选择(48.0±10.0)kg的健康"杜×长×大"生长猪45头,随机分为3个处理,每个处理5个重复,每个重复3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25%和2.50%HSCAS的饲粮。试验期为70d,分为48~80kg(前期)和81~110kg(后期)2阶段进行。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添加0.25%HSCAS对猪生长性能、血清尿素氮(UN)含量和抗氧化能力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显著降低了后期粗蛋白质(CP)和能量的表观消化率(P<0.05);2)与对照组相比,添加2.50%HSCAS显著提高了后期和全期的料重比(P<0.05),显著提高了血清UN含量(P<0.05),显著降低了后期生长育肥猪CP、粗灰分和能量的表观消化率、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及总抗氧化能力(P<0.05)。由此可知,饲粮中添加0.25%HSCAS对生长育肥猪的生长和健康无明显影响,但添加量达到2.50%可显著降低其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和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62.
采用胰岛素、地塞米松和3-异丁基-1-甲基黄嘌呤联合诱导C2C12细胞分化为脂肪细胞,诱导分化后加入100 mmol/L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DHA).DHA处理8d后,收集细胞,提取总R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脂肪分化相关基因PPARγ、C/EBPα和ADD1转录表达水平.结果表明,C2C12细胞成脂分化时添加DHA能显著上调PPARγ、C/EBPα和ADD1基因的表达,并且联合添加维生素E后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63.
64.
65.
脂肪细胞定向和分化因子1(ADD1)是脂肪细胞分化的一种重要核转录因子,与脂肪分化相关基因共同调控脂肪代谢相关酶基因的表达,并可作为动物肉质性状的候选基因。综述了ADD1基因的结构和功能、ADD1与脂肪分化相关基因的关系及营养对ADD1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66.
本试验旨在研究在小麦基础饲粮中添加木聚糖酶对生长猪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血清生化指标及肠道微生物菌群的影响,探讨适宜的木聚糖酶添加水平。选择80头健康、平均体重40 kg的"杜×长×大"生长猪,随机分为5个处理,每个处理4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猪。正对照组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负对照组饲喂小麦-豆粕型基础饲粮,木聚糖酶组分别饲喂在负对照基础饲粮上添加500、1 000和2 000 U/kg木聚糖酶的试验饲粮。试验期28 d。结果表明:1)小麦基础饲粮中添加木聚糖酶可极显著提高生长猪平均日增重(P<0.01),显著或极显著提高平均日采食量和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P<0.05或P<0.01),其中2 000 U/kg木聚糖酶组效果最好,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分别提高了26.0%和16.5%(P<0.01);2)小麦基础饲粮中添加木聚糖酶显著或极显著提高了生长猪血清葡萄糖、三碘甲腺原氨酸、四碘甲腺原氨酸和D-木糖含量(P<0.05或P<0.01),极显著降低血清尿素氮含量(P<0.01);3)饲粮组成和木聚糖酶可显著影响猪肠道微生物菌群,添加木聚糖酶可维持动物肠道微生物菌群的平衡,2 000 U/kg木聚糖酶组肠道菌群结构和玉米-豆粕饲粮饲喂条件下接近。由此可见,添加2 000 U/kg的木聚糖酶可显著改善饲喂小麦基础饲粮生长猪的生长性能和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维持肠道微生物菌群的平衡。在木聚糖含量为11.2%的生长猪小麦基础饲粮中,木聚糖酶的适宜添加水平为2 000 U/kg。  相似文献   
67.
目的:观察狼疮性肾炎(L N)患者血脂及血清脂蛋白(а) [L p(а) ]水平的变化。方法:检测狼疮性肾炎组(L N组,n=4 9)、正常对照组(正常组,n=30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组(PNS组,n=30 )的血脂及L p(а)水平,同时对L N组不同病理类型及不同临床分型的血脂及L p(а)水平进行比较。结果:L N组血脂及L p(а)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P<0 .0 1) ,但血脂及L p(a)增高的水平低于PNS组(P<0 .0 1)。L N组不同病理类型间血脂及L p(a)水平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 .0 5 )。肾病综合征型的L N与其它类型的L N相比,胆固醇(TC)水平差异有显著性(P<0 .0 5 ) ,其它指标差异无显著性(P>0 .0 5 )。结论:L N患者血脂及L p(а)水平升高的程度虽低于PNS,但其危险性应予充分认识。  相似文献   
68.
本研究旨在考察饲粮中添加功能性复合添加剂对生长猪生长性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选取20头平均体重为(21.06±1.98)kg的健康"杜×长×大"三元杂交生长猪,按体重相近的原则,随机分为2个组,分别为基础饲粮组(对照组)和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1%功能性复合添加剂的试验饲粮组(添加剂组),每个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试验期14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功能性复合添加剂显著提高了生长猪的平均日增重(ADG)(P0.05),极显著提高了生长猪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含量(P0.01),显著或极显著降低了生长猪血清白细胞介素-1(IL-1)和尿素氮(UN)含量(P0.05或P0.01),并显著或极显著降低了生长猪血液白细胞内与Toll样受体(TLR)信号通路相关的核因子κB(NF-κB)、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TRAF6)和白细胞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1(IRAK1)mRNA的相对表达量(P0.05或P0.01)。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功能性复合添加剂可以改善生长猪的生长性能,而这可能与其可提高机体蛋白质利用和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69.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短期内单独及混合添加高水平燕麦β-葡聚糖和微晶纤维素(MCC)对小鼠生长性能、器官指数、粪便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选取36只健康的体重为(17.95±0.95)g的BALB/c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CON组),饲粮不含燕麦β-葡聚糖和微晶纤维素;葡聚糖组(G组),饲粮含28%燕麦β-葡聚糖;MCC组(M组),饲粮含20%M CC;混合组(GM组),饲粮含14%燕麦β-葡聚糖和10%M CC。试验期为21 d。结果显示:1)各组小鼠全期(第1~21天)平均日增重(ADG)差异不显著(P0.05),而全期平均日采食量(ADFI)则差异显著(P0.05),表现为G组M组GM组CON组。2)各组小鼠脾脏指数差异不显著(P0.05),各纤维添加组(G组、M组、GM组)与CON组小鼠附睾脂肪垫指数差异不显著(P0.05),但G组和M组小鼠附睾脂肪垫指数均显著低于GM组(P0.05)。3)试验第4天和第7天,G组小鼠粪便细菌香农-威纳指数显著低于CON组(P0.05)。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图谱聚类分析显示,试验第13天、第17天时,各组小鼠粪便细菌群落结构差异明显,各组样品在进化树上各自聚类。由此可见,在小鼠饲粮中短期单独或混合添加高水平燕麦β-葡聚糖和MCC均可降低小鼠的ADFI,但不影响小鼠的ADG和脾脏指数;燕麦β-葡聚糖和MCC混合添加比单独添加更能促进小鼠附睾脂肪的沉积;高水平燕麦β-葡聚糖可降低小鼠粪便细菌的多样性;燕麦β-葡聚糖和MCC的添加均可改变小鼠粪便微生物区系,暗示小鼠后肠可能存在特异性利用这2种纤维的核心菌群。  相似文献   
70.
【目的】研究不同纤维源替代部分基础日粮对猪生长性能、胴体和肉品质、养分消化率及肠道生理的影响。【方法】选用24头杜洛克×长白×约克夏(DLY)生长猪(32.46±0.35 kg),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按体重无差异原则随机分为4个组:对照组(CON)、15%小麦麸组(WB)、15%豌豆纤维组(PF)、混合纤维源组(7.5%小麦麸+7.5%豌豆纤维,MIX),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试验为期56天。【结果】①与CON组相比,PF组猪的ADG、ADFI,及MIX组猪的ADFI显著降低(P0.05)。②与CON组相比,PF、MIX组猪胴体重、屠宰率、眼肌面积,及WB组猪眼肌面积显著降低(P0.05);与CON、WB组相比,PF组猪背最长肌宰后p H_(45min)和pH_(24h)显著提高(P0.05)。③与CON组相比,WB组猪能量、DM、CP、NDF消化率显著降低(P0.05);PF组猪能量、CP、NDF消化率显著降低(P0.05),且EE、CF养分消化率显著提高(P0.05);MIX组猪EE、CF消化率显著提高(P0.05)。④与CON组相比,PF组猪结肠食糜p H值显著降低(P0.05),MIX组则有降低趋势(P=0.068),WB、MIX组猪结肠内丙酸百分比显著提高(P0.05)。【结论】本试验条件下,15%豌豆纤维日粮虽然对猪的生长性能无改善,但可通过提高肌肉宰后pH值改善肉品质,并通过改变后肠发酵方式,降低结肠pH值,改善猪后肠微环境;15%小麦麸日粮不影响猪的生长性能但能改善料肉比;而日粮中添加15%由上述两种纤维组成的混合纤维源,则可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单一纤维源日粮对猪的消化率和肠道生理等方面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